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以橋代路

鎖定
以橋代路是指建設長距離高架橋作為陸地交通路線的鋪設平台,而不直接佔用既有的地上路面,屬於現代土建工程的重要研究運用領域。以橋代路作為新型的修路模式,已廣泛運用於各大公路鐵路的施建工程中。
中文名
以橋代路
外文名
viaduct
其它名稱
橋路一體化
基本釋義
建設超長橋樑提供鋪路平台

以橋代路概念定義

世上最長橋-丹昆特大橋(164.851千米) 世上最長橋-丹昆特大橋(164.851千米)
以橋代路是現代交通工程術語中常見的新興詞彙,是指修建超長距離的橋樑作為陸地交通線的鋪設平台、從而代替直接在地面鋪路的傳統築路模式。橋上修路、路在橋上,全部或大部分取代地上的路面,故稱以橋代路。 [1] 

以橋代路發展歷程

在人類早期的交通活動中,橋樑大多隻是為了跨越山川河谷而修建。那時工業文明不發達,人口數量有限,村落城鎮主要沿着平面展開,路網隨着平地鋪設,只有面對跨不去的深淵水面才被迫修築橋樑工程。
隨着現代工業城市快速發展以及橋隧技術空前提高,以橋代路逐漸成為建設交通路網的重要形式。它能有效平衡解決道路施工建設與周邊環境的各種矛盾問題,減少多種不利條件的衝突,增強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施。 [2] 
以橋代路最突出的優點就是提高路線筆直平整度、隔離地面流動環境和其它交通線干擾以及減少路基下沉,因此它特別適用於當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還有城市快速路等快速通道的大規模建設。 [3-4] 

以橋代路功能作用

1、加強路線平整度:修路不再過分受地形限制,橋樑的平整度主要通過設計相應標準的橋墩即可自由調整;
2、提高空間利用率:興建橋樑充分利用立體空間,節約了大量地面土地資源,實現多層空間結構發展模式;
3、增加路線筆直度:因受地形地貌影響較小,以橋代路不僅縮短了路程,而且增強路面筆直度、提高車速;
4、降低混行風險:以橋代路使得橋面交通與地面交通產生相對隔離,降低人畜或其它交通工具干擾的風險;
5、減少天災危害:以橋代路能夠減少路基下沉,避免洪澇侵淹沒,減少坍方落石的堆積堵塞以及劣土影響;
6、節約資金成本:以橋代路能較少徵地拆遷、縮短穿山隧道、順勢封閉路線、壓縮施工週期等,省時省錢。 [5-7] 

以橋代路缺陷弊端

1、在平原微丘地形上,橋樑路面的修建成本和施工難度通常高於地上路面的,而且維護的技術和要求也高;
2、城市建築羣過密時,不宜採用建設大量高架橋路段,否則不僅要面臨高昂的拆遷成本,還可能給附近街區住宅的居民帶來噪音、尾氣、髒水、遮光、輻射(電氣化鐵路)以及破壞景觀等污染。 [8] 
3、當橋面上發生嚴重事故時會增大救援難度,受困人員可避險疏散的空間有限,甚至面臨橋樑垮塌風險; [9] 
4、車輛超速行駛時,在橋面行駛的危險程度遠高於在地面行駛的,一旦墜橋基本上車毀人亡;
5、雖然能直接減少佔地面積,但大型橋樑工程並不能根除土地資源的破壞和生態環境的污染;
以橋代路的典範-青藏鐵路清水河特大橋 以橋代路的典範-青藏鐵路清水河特大橋
6、橋樑交通對惡劣天氣的抗干擾能力差,雷雨風雪都會影響行車安全,而地下隧道擁有全天候通行優勢。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