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仙芪扶陽固本丸

鎖定
仙芪扶陽固本丸是一種藥劑,成分有人蔘(白)、淫羊藿、蛤蚧、黃芪、白朮、茯苓等。
中文名
仙芪扶陽固本丸
分    為
實質性和間質性
肺實質
各級分支和大量肺泡等
肺間質
細胞成分、細胞外基質等

仙芪扶陽固本丸仙芪扶陽固本丸簡介

肺臟組織分為實質性和間質性兩部分,肺實質是指肺內的支氣管及各級分支和大量肺泡。肺間質是由細胞成分、細胞外基質及血管、淋巴、神經等構成。這樣臨牀的呼吸病就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引起肺實質病變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氣管炎、各型肺炎、哮喘、腫瘤、支擴、肺結核等等;一類就是肺間質性疾病,特發性肺纖維化是肺間質疾病或瀰漫性肺間質疾病中的代表。臨牀特發性肺纖維化可分為繼發性、特發性兩類。我國肺纖維化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04年中華醫學會統計,該病發病率為30/10萬,且平均生存時間為3.2~5年。特發性肺纖維化5年病死率超過40%。目前西醫對此病尚無較好治療方案。研發者董瑞醫生20餘年通過對上千例肺纖維化的辨證施治,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其一,現代醫學對肺纖維化的研究結果與傳統中醫對肺痿、肺痹的論述極為相近,對其病名中西醫是相吻合的;其二,肺纖維化惡化進程快,死亡率高,尤其是特發性肺纖維化,目前原因還不明確,但多數醫者認為與免疫系統有關,這與中醫提出的“虛症”學説,“正氣內存、邪不可幹”,“邪氣所湊,其氣必虛”極為一致;其三,筆者提出正虛、痰、瘀、毒損傷肺絡的新病機學説,是在前人幾千年治療肺痿經驗中總結提煉而成;其四,在正虛、痰、瘀、毒損傷肺絡學説病理學指導下,我院創立了養陰通絡益肺療法和補益肺、脾、腎三髒療法,並研製出國內治療肺纖維化中成藥製劑——仙芪扶陽固本丸。 [1] 

仙芪扶陽固本丸仙芪扶陽固本丸説明

仙芪扶陽固本丸藥品資質

2010年3月,“仙芪扶陽固本丸”由北京市藥監局批准為自主產權院內製劑。

仙芪扶陽固本丸成分

人蔘(白)、淫羊藿、蛤蚧、黃芪、白朮、茯苓等。

仙芪扶陽固本丸功效

補肺、健脾、温腎、扶陽固本。

仙芪扶陽固本丸主治

咳嗽、哮症、喘症、肺脹、肺痿、肺癆、肺痹。用於脾肺氣虛引起的咳嗽喘息,動則尤甚;咳聲低微,痰多稀白;短氣乏力,面色晄白;反覆感冒,易汗;納少,食後腹脹甚或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脈細弱等證。
藥理方義
本方所治肺、脾氣虛證。多由咳嗽、哮症、肺脹、肺癆、肺痿等病日久遷延不愈,而累及肺、脾、腎,病本在肺、脾、腎。肺主氣,司呼吸,肺氣不足則見:咳嗽喘息,動則尤甚,咳聲低微,痰多稀白。肺氣不足,不能充分化生“宗氣”,宗氣不足,氣血運行無力故見:短氣乏力,面色晄白。脾氣虛不能履行主運化功能,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足夠的“衞氣”,衞氣虛,營衞失和而致反覆感冒,易汗;脾氣虛不能履行運化水濕之職能,而聚濕生飲、生痰,濕邪留滯於脾胃而見,納少,食後腹脹或肢體浮腫。同時,脾濕生痰,痰貯於肺,又成為咳喘之宿痰。中醫講腎為先天之本,人的元陽、元陰之氣就由受稟於父母先天之腎精而化生,即“精化氣”。而“精化氣”是有條件的,其一是須得到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氣”的滋養補充;其二是須得到“宗氣”對先天腎精的資助作用;其三,温腎可助先天之“腎精化氣”。元陽統領人身諸陽之氣,元陰統領人身諸陰之氣。中醫認為“陰平陽秘”才能不發生疾病,疾病的發生就是陰陽失和,而陰陽失衡又以“陽”易損為先,所以本方一是通過補脾益氣,來提高“衞陽”功能,二是通過益火補土健脾來促使之腎“精”化生元陽、元陰之氣。元陽之氣充盛,脾陽、肺陽,得以温煦而達絕生痰之源。元陽、元陰平衡,營、衞平衡而達陰陽平衡之目的。
方中:人蔘為君藥;淫羊藿、生芪、白朮、防風為臣藥;蛤蚧、茯苓、白扁豆、陳皮為佐藥;甘草為使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