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仔豬梭菌性腸炎

鎖定
仔豬梭菌性腸炎是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發生在1周齡仔豬的高度致死性的腸毒血癥。該病常在仔豬出生後數小時到1-2天發病,發病後數小時至2天可死亡。按病程經過,該病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1-2] 
仔豬梭菌性腸炎的主要特徵是血性下痢、腸壞死,病程短,死亡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豬整窩死亡,豬場一旦發病,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該病發病率最高可達100%,死亡率50%甚至90%以上 [1] 
由於仔豬梭菌性腸炎發病快、病程短,發病仔豬日齡又小,發病後用抗菌藥物或化學藥物治療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對該病的預防應重點做好平時的綜合防制工作。 [2] 
中文名
仔豬梭菌性腸炎
外文名
clostridial enteritis of piglets
別    名
仔豬紅痢、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
病    原
C型產氣莢膜梭菌
危害動物
侵害部位

仔豬梭菌性腸炎病原特徵

仔豬梭菌性腸炎的病原為C型產氣莢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也稱魏氏梭菌,革蘭染色為陽性,菌體短粗,兩端鈍圓,單個、成對或短鏈排列,能形成芽孢,芽孢大於菌體的寬度,位於菌體中央或偏端,呈橢圓形,似梭狀,故名梭菌。該菌無鞭毛,不能運動,在動物體內及含血清的培養基中能形成莢膜,是該菌特點之一。該菌為厭氧菌,最適温度為37℃,在馬丁血液瓊脂平皿上,菌落呈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隆起,菌落周圍有明顯的透明β溶血環,其外圍有不完全溶血區。在厭氣肉肝湯中生長較快,如在37℃條件下培養2-3小時即開始生長,肉湯呈均勻混濁,併產生大量氣體。能在石誑牛乳培養基中“爆裂發酵”,產生大量氣體使乳凝塊變成多孔海綿狀。該菌能產生強烈的致死性毒素。根據產生的毒素不同可分為A、B、C、D和E5個血清型。C型產氣莢膜梭菌主要產生α、β毒素,特別是β毒素,它可引起仔豬腸毒血癥和壞死性腸炎。梭菌繁殖體抵抗力並不強,一旦形成芽孢後,對熱、乾燥和消毒藥的抵抗力就顯著增強。 [3] 

仔豬梭菌性腸炎為害症狀

仔豬梭菌性腸炎 仔豬梭菌性腸炎
仔豬梭菌性腸炎常在仔豬出生後數小時到1-2天發病,發病後數小時至2天可死亡。按病程經過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1. 最急性型:仔豬初生當天就發病,可出現出血性腹瀉(血痢),後軀粘滿帶血稀糞。病豬精神不振,走路搖晃,隨即虛脱或昏迷、抽搐而死亡。部分仔豬無血痢而衰竭死亡。
  2. 急性型:急性的病例,可見病仔豬不吃奶,精神沉鬱,離羣獨處,怕冷,四肢無力,行走搖擺,腹瀉,排出灰黃或灰綠色稀糞,後變為紅褐色糊狀,故稱紅痢。糞便很臭,常混有壞死組織碎片及多量小氣泡。體温不高,很少升到41℃以上。大多數病仔豬死亡,甚至整窩仔豬全部死亡。此型病程多為2天,第3天可死亡。
  3. 亞急性型:發病仔豬一般在初生後5—7天死亡。病豬開始精神、食慾尚好,持續性的非出血性腹瀉,糞便開始為黃色軟便,後變為清水樣,並含有壞死組織碎片,似米粥樣。隨病程發展,病豬逐漸消瘦、脱水,於出生後5—7天死亡。
  4. 慢性型:病豬呈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瀉,病程在1~2周或以上。排出黃灰色、黏糊狀糞便。尾部及肛門周圍有糞污黏附。病仔豬逐漸消瘦,生長髮育停滯,最後死亡或被淘汰 [1]  [2] 

仔豬梭菌性腸炎分佈範圍

仔豬梭菌性腸炎自1955年在英國Field和Gibson首先報道以來,在美國、匈牙利、丹麥、德國、荷蘭和日本等國相繼發生,世界上大多數養豬地區都有該病報道。中國也有該病存在。 [4] 

仔豬梭菌性腸炎流行情況

該病病原菌在環境中廣泛存在,一些母豬的腸道中也有,仔豬出生後很快接觸被污染的環境,將該病病原菌吞人消化道而感染髮病。任何品種的豬對仔豬梭菌性腸炎均易感,但主要發生在1-3日齡的仔豬,1周齡以上的很少發病。該病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都可發生 [1] 
該病病原菌存在於人畜糞便、土壤、下水道及塵埃中,豬場一旦發病,不易清除。 [3] 

仔豬梭菌性腸炎病理變化

病理變化
病理變化(3張)
不同病程的死亡仔豬,其病理變化基本相似,只是病變的嚴重程度有差異。典型的病理變化在空腸,有的可波及到迴腸。剖開腹腔後,清楚地看到某一小腸段(多數在空腸)呈深紅至黑紫紅色,病變和正常腸段兩端界限明顯,剪開腸管可見腸腔內充有紅黃色或暗紅色內容物,其內混雜多量氣泡,腸黏膜潮紅、腫脹、出血,甚至出現灰黃色麩皮樣壞死。病程稍長的病例,腸管以壞死性變化為主,腸管壁變厚,腸黏膜上附有黃色或灰色壞死假膜。有些病例在腸漿膜下及腸繫膜內積有數量不等的小氣泡,腸繫膜淋巴結腫大或出血,腹腔內有多量紅黃色積液。有的病例可見到胸水及心包液增多,心外膜出血。肝淤血或出血,色澤深淺不均,質較脆,脾臟邊緣和腎皮質部有小出血點 [2] 

仔豬梭菌性腸炎診斷方法

  • 常規診斷
仔豬梭菌性腸炎的流行特點、症狀和病理變化都很典型,不難做出診斷。仔豬梭菌性腸炎主要發生在出生後3天內的仔豬,出血性下痢.發病急劇,病程短促,死亡率極高。剖檢可見空腸段有出血性炎症及壞死,腸漿膜下有小氣泡,腸腔內容物呈紅色並混雜小氣泡,這些都是仔豬梭菌性腸炎診斷特徵。 [2] 
  • 實驗室診斷
細菌學檢查是的可靠依據:①細菌形態檢查。用病變明顯的腸內容物塗片,革蘭氏染色後鏡檢,常見到大量的形態一致的革蘭氏陽性大桿菌,單個、兩個或短鏈,菌端整齊,其中一部分呈芽孢形態出現。②細菌的分離培養。主要從小腸內容物中分離細菌,內臟器官則不一定能分出細菌。少數病例能由肝、脾、心臟、血液、腸淋巴結、胸水、腹水及心包液等分離出細菌。 [2] 

仔豬梭菌性腸炎防治措施

仔豬梭菌性腸炎預防措施

  1. 加強飼養管理該病重在預防,加強豬舍及周邊環境的消毒工作,特別是產牀和母豬乳頭的消毒,可減少該病的發生和傳播。搞好豬舍和周圍環境的衞生工作,定期消毒,尤其是產房,接生前母豬奶頭要清洗和消毒,可以減少該病的發生和傳播。 [1] 
  2. 免疫接種對懷孕母豬注射疫苗,仔豬出生後吮食母乳初乳,可得到母源抗體的保護。母豬疫苗主要有仔豬紅痢氫氧化鋁菌苗和仔豬紅痢乾粉菌苗,兩種菌苗均可在母豬臨產前30天和15天,先後肌肉注射5-10毫升2次。經產母豬若前胎已接種過,則在產前半個月接種1次,劑量3-5毫升。仔豬出生後也可注射高價的抗毒素3-5毫升來預防。 [1] 

仔豬梭菌性腸炎治療方法

仔豬梭菌性腸炎發病急、病程短,往往來不及治療。在常發病豬場,可在仔豬出生後,用抗生素如青黴素鏈黴素土黴素痢特靈進行預防性口服。病仔豬用青黴素口服治療有一定效果。 [1] 
參考資料
  • 1.    舒相華;宋春蓮;尹革芬.規模化豬場疾病防控.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17.01:161-165
  • 2.    趙保生.動物疫病防控人員“三基”訓練手冊.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365-366
  • 3.    劉佩紅,王建.豬傳染病防治圖譜.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05:152-153
  • 4.    宣長和.豬病學.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0.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