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介蕨

鎖定
介蕨(Deparia boryana (Willd.) M. Kato)是蹄蓋蕨科對囊蕨屬植物。先端漸尖,基部變狹,圓楔形,二回羽狀,小羽片深羽裂;羽片12-15對,互生,有柄,略斜展,長圓狀披針形,生常綠林下溪邊陰濕處,海拔560-3300米。
中文名
介蕨
拉丁學名
Deparia boryana (Willd.) M. Kato [3]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蹄蓋蕨科
對囊蕨屬
介蕨
分佈區域
陝西、浙江等地

介蕨形態特徵

線稿圖 線稿圖
根狀莖橫走,先端斜升;葉近簇生。能育葉長1.2-2;葉柄長40-95釐米,基部直徑達1釐米,疏被深褐色鑽狀披針形鱗片,向上淡褐禾稈色,近光滑;葉片闊卵形,長80-105釐米,中部寬60-8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變狹,圓楔形,二回羽狀,小羽片深羽裂;羽片12-15對,互生,有柄,略斜展,長圓狀披針形,基部一對長達40釐米,中部寬約15釐米,漸尖頭,基部對稱,截形,一回羽狀;小羽片14-16對,互生,有柄,平展,闊披針形,長6-10釐米,中部寬1.5-2釐米,漸尖頭,基部對稱,截形,邊緣深羽裂;裂片約12對,近長方形,長7-10毫米,寬2.5-3.5毫米,鈍圓頭,邊緣有鈍圓鋸齒。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側脈單一或二叉。葉幹後草質,黃綠色,上面疏被灰白色短毛,葉軸、羽軸和小羽軸上疏被褐色披針形小鱗片和2-3列細胞組成的蠕蟲狀毛。孢子囊羣小,圓形,背生於側脈中部或小脈分叉處,每裂片3-5對,在主脈兩側各排成1行;囊羣蓋圓腎形,褐色,膜質,近全緣,往往不發育或早落。孢子周壁表面有條狀紋飾 [1]  [4] 

介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60-3300米常綠林下溪邊陰濕處。

介蕨分佈範圍

分佈於陝西、浙江(臨安)、福建(南靖)、台灣(台北、新竹、台中、高雄)、湖南(新寧)、廣東(安定)、海南(五指山)、廣西(武鳴)、四川、貴州(獨山、印江、梵淨山、紫雲,猴山)、雲南(昆明、峨山、新平、廣南、馬關、元陽、綠春、孟連、西盟、景東無量山、景洪、勐海、滄源、瑞麗、盈江、貢山、漾濞、麗江)和西藏東南部(墨脱)。越南、緬甸、錫金、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非洲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印度 [1] 

介蕨介蕨屬

中型土生蕨類植物。根狀莖橫卧,內有網狀中柱,連同葉柄基部生鱗片;鱗片披針形或卵形,膜質,全緣,基部着生。葉近生;葉柄內有兩條維管束,向上匯合成V形;葉片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漸尖頭,向基部不變狹,二至三回羽狀深裂,羽片無柄,開展,羽狀深裂,裂片或小羽片基部通常以狹翅相連;葉軸和羽軸上面有闊淺溝,但在匯合處不互通;羽軸,主脈或小脈兩面多少有由1-2(3)列厚壁細胞組成六角或四角形粗篩孔的蠕蟲形短毛葉脈分離,側脈單一或分叉;葉為草質或厚紙質。孢子羣生小脈中部背上,形狀不一,有圓形、長形、新月形、彎鈎形或馬蹄形;囊羣蓋同形,全緣有睫毛;孢子兩側對稱表面有線狀或刺狀紋飾。
約有15種;分佈於舊大陸的温帶和亞熱帶,向南到熱帶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向東北日本、朝鮮及俄羅斯,,向西到喜馬拉雅西北部。中國約有12種。江西產1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