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仁居村

鎖定
仁居村坐落在平遠縣仁居鎮,為仁居鎮政府所在地。地勢北高南低,面積4.62平方千米,村西南有南門河流經,村域內有磷石山和徑子背水庫。
仁居,古稱豪居。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為鎮壓強盜,在豪居林子營設通判府館,增派駐軍,並築土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擴建土城,始建平遠縣,置縣治於此,後改名仁居,意為“仁人之居”。明清時平遠縣總鋪設在縣前街,以仁居為中心,道路四通八達。現存灌水塘、咸寧街和老東門街等幾條古道。縣道X036線從該村經過。 [3] 
仁居村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至1952年的390年間為平遠縣治所在地。1929年11月和1930年5月,抗戰時紅四軍建立革命政權時在平遠駐紮時部隊所在地。為躲避戰亂,1945年,廣東省國民政府播遷到此。村落佔地150公頃,有耕地面積1918畝。 [1] 
中文名
仁居村
外文名
Renju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鄉村
所屬地區
廣東平遠仁居鎮
面    積
1.5 km²
政府駐地
仁居村委會
電話區號
0753
郵政編碼
514621
人口數量
2800 人
著名景點
仁居金庫,平遠縣紅軍紀念園,素廬
車牌代碼
粵M
方    言
客家話
特產小吃
紅菌豆腐頭,味酵粄

仁居村行政區劃

仁居村坐落於平遠縣仁居鎮,是原平遠縣的縣治所在地,包括興勝、興建、烏石崗等21個村民小組。

仁居村人口

仁居村現有人口已超過2800人,其姓氏較為複雜,計有李、吳、陳、羅、池、楊、馬、王、黎、林、潘、謝、馮、張、賴、卓、曾、温、劉、廖、丘、嚴、黃、魏、肖、鍾、蔡、朱、曹、韓、官、周、鄒、萬、塗、宋、盧、徐、沈、郭、俞等41種。 [1] 
平遠建縣400多年以來,該村彙集了各方商人,共有40多個姓,主要姓氏有李、黎、謝等,均是明萬曆年間從江西臨安遷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有户籍人口1941人,非户籍外來人口450人。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3] 

仁居村經濟

該村農業主產水稻、烤煙、玉米、黃豆等。由於近圩鎮,部分居民以製作和銷售水豆腐和紅菌豆腐頭等特色小吃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1995年仁居開始大規模種植臍橙,產品熱銷海內外。“平遠臍橙第一人”、全國勞動模範李金平便是該村人。 [3] 

仁居村特產小吃

紅菌豆腐頭是平遠縣仁居鎮的特產。它色紅肉白味美,質地甜、韌、嫩,是一種鮮美的佐餐食品。 [2] 
紅菌豆腐頭 紅菌豆腐頭
在仁居,鄉民多喜加上蒜仁、醬油等調味,並且非常喜歡吃的味酵粄。
味酵粄 味酵粄

仁居村地理位置

仁居村坐落在平遠縣仁居鎮,為仁居鎮政府所在地。地勢北高南低,面積4.62平方千米,村西南有南門河流經,村域內有磷石山和徑子背水庫。 [3] 

仁居村歷史沿革

仁居鳥瞰 仁居鳥瞰
仁居村是原平遠縣治所在地,老縣城的大多數建築建於此。仁居中學、仁居小學以及一些明清時期的古城牆殘留於此。仁居,古稱豪居。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為鎮壓強盜,在豪居林子營設通判府館,增派駐軍,並築土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擴建土城,始建平遠縣,置縣治於此,後改名仁居,意為“仁人之居”。 [3] 
仁居村坐落於平遠縣仁居鎮,建於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至1952年的390年間為平遠縣治所在地。1929年11月和1930年5月,抗戰時紅四軍建立革命政權時在平遠駐紮時部隊所在地。為躲避戰亂,1945年,廣東省國民政府播遷到此。 [1]  1968年興建“文勝”(南門)大橋,使老城與南面街道、市場等連成一系,全部道路實現水泥硬底化。建制於1958年設立大隊,1984年更為鄉人民,1987年為村委會,1989年管理區辦事處.

仁居村自然地理

仁居村海拔187米。村落取武夷山脈延至仁居村落陽,水繞三門,即水從西門經南門再到東門而走,如蟠龍卧虎,村落房屋坐北朝南,冬暖夏涼。 [1] 

仁居村歷史文化

仁居金庫 仁居金庫
村落現存建築多建於清代和民國初期,以客家圍龍屋為主,現存完整的客家圍龍屋21座,每座佔地面積1000-3000平方米。古村落文化生態保存較好,民居、祠堂、店鋪、古樹、古井、里巷、門樓等融合為一體,組成具有客家特色的文化景觀。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還有吳屋、抗戰時期廣東省四大銀行金庫舊址、真武橋、學宮狀元橋、古城牆遺址、韓家祠、李家祠、楊家祠、林家祠、謝屋、楊屋、塗屋等有較高歷史價值的古建築。 [1] 

仁居村文物古蹟

仁居村文物古蹟較多,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廣東四大銀行金庫、紅四軍第一縱隊軍需處舊址、紅四軍第一縱隊後勤處、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部舊址、仁居老東門街紅軍標語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萬五韓公祠、官塘唇李屋、素廬,縣級文保單位有紅四軍第一縱隊政委駐地舊址等。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曾於1929年10月和1930年5月兩次入駐該村,留下大量歷史遺物和紅軍標語。抗戰後期,廣東省四大銀行入駐該地,地址在仁居東門街。 [3]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3座。代表性民居素廬,1936年由廣東禁煙局長温鐘聲所建。坐北朝南,面闊24.9米,進深65.72米,佔地面積1505平方米,共33間13廳12井。主體建築為上、中、下三堂建築,上、中堂為兩層回樓,前院利用地勢建成西式混凝土曬樓,左右對稱,層層深入,步步高昇。青磚牆,梁構架,杉木頂架。屋前右側建水井一口,門廊廣泛採用捲棚頂,外大門為圓石拱門。素廬四周封閉,大門上鑲着鐵皮,門前裝有門槓,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客家圍屋建築,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官塘唇李屋,建於清代,坐東北向西南,為三堂一橫客家民居建築,面闊19.766米,進深26.583米,佔地面積527.97平方米。木質梁構架,柱間、廳門設雕花屏風,起分隔空間和裝飾作用。東南面天井橫屋位設大門,歇山頂,大門捲棚頂,主體外牆位設圓形拱門,圍龍位置為半圓形圍牆,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村中現存宗祠8座,分別是林家祠、曾家祠、韓家祠、吳家祠、塗家祠、楊家祠、黎家祠和張家祠。 [3] 
村內現存3座古橋。永昌橋,由知縣喻子賢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橋長30米,寬3米,高12米,為兩孔跨江,半圓形拱。因橋西有真武帝廟,故此橋又稱“真武橋”。青雲橋,始建於明崇禎末年,清康熙三年(1664年)知縣劉駿名重修時,在橋中間的欄杆上鑲嵌有“青雲橋”碑。橋長40米,寬6米,高7米,花崗石砌築,四孔跨江,橋兩邊豎有石欄杆。駕虹橋,建於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橋長35米,寬6米,高13米,橋墩呈筆尖狀,兩跨半圓拱。青雲橋和駕虹橋相距不遠,平行而立,彷彿兩道彩虹橫跨兩岸,故名“雙橋虹駕”,兩橋均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 
村內有城隍廟,始建於明末,重修於2005年,供奉城隍爺、三相公、觀世音等,大型祭祀活動有農曆正月祈福、十一月還福以及七月二十八日城隍爺生日。集善堂始建於清代,供奉觀世音。 [3] 

仁居村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梅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舞(香火龍)、平遠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紅菌豆腐頭製作技藝等。 [3] 

仁居村民俗活動

村中祭江民俗形成於清末,每兩年舉辦一次。祭拜活動由城隍廟牽頭,一路遊行,沿路村民放鞭炮迎接,最後至駕虹橋橋面進行總祭祀。祭祀當日,全村各家各户大搞衞生,把村落打掃得乾乾淨淨,然後備牲儀,設香案,放鞭炮,燒紙寶,共同祭祀。 [3] 

仁居村著名人物

仁居村也湧現出不少優秀人物。
嚴若寰,抗日名將,曾任廣東省第三區保安司令兼六十四軍江北支隊少將隊長。
謝義(1904—?),抗日戰爭時期曾任中國軍隊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第六十二軍少將參謀長。
温鐘聲(1890—1951),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少將軍務處長、民國時期廣東省禁煙局長。 [3] 

仁居村交通區位

明清時平遠縣總鋪設在縣前街,以仁居為中心,道路四通八達。現存灌水塘、咸寧街和老東門街等幾條古道。縣道X036線從該村經過。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