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温鐘聲

鎖定
温鐘聲(1890-1951),字蒲香,廣東平遠仁居人,畢業於南京陸軍中學。曾任陸軍第十師營長、第十師師部參謀處長、第八路軍少將軍務處長、廣東省禁煙局局長等職。 [1] 
中文名
温鐘聲
籍    貫
廣東平遠縣
出生日期
1890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温鐘聲人物經歷

温鐘聲幼年有志,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 ,年僅18歲便赴廣州參加新軍。嗣後,考入設在廣州黃埔的廣東陸軍小學堂第四期。畢業後,升入南京陸軍中學,按清廷規定,兩年畢業,入伍一年。
1921年,温鐘聲任孫中山廣州非常大總統府憲兵營排長,後調陸軍第一師第三團連長,又調第十師營長,不久升該師師部參謀處長,復調第八路軍總指揮陳濟棠部任少將軍務處長。
1929年3月,陳濟棠掌握了廣東省黨政軍大權,對陸軍小學同學温鐘聲信任有加。
1930年5月14日至31日,紅四軍一縱隊在司令員林彪、政委彭祜、政治部主任謝唯俊帶領下,兵分兩路進入平遠縣城仁居,發動羣眾打土豪、籌款子、分田地,建立平遠縣革命委員會和模範赤衞隊。5月31日,紅軍奉命回師福建上杭。紅軍走後,國民黨對平遠實行白色恐怖,大肆捕殺革命黨人。仁居鄉農會財糧委員馮宗儀、井下村赤衞隊員丘天生,被國民黨逮捕,擬加殺害。温鐘聲得知後,為救此兩人,專函國民政府平遠縣長羅俊超,雲:此是軍事案件,不是民事案件,縣政府無權處理,須上級地方法院審理,於是,把馮宗儀、丘天生押至梅州監獄,被判三年徒刑,兩人坐牢半年後,被保釋出獄。
1930年至1934年,陳濟棠為加強廣州市政建設,着力整治內街街線。米市街平遠留學公所納入應拆之列。温鐘聲等旅省人士,發動改建倡議,把該所平房拆毀,改建成新式三層樓房,便利邑人赴省居留。此次出力最多、出錢最多者為温鐘聲。陳濟棠主粵初期,廣東人吸食鴉片相當嚴重,陳濟棠為了顧存面子,不得不頒佈禁煙賭令,並特設禁煙局,先後任命周景臻、温鐘聲為禁煙局長,每月撥4萬元為禁煙經費。温鐘聲在職期間,對廣州禁煙盡心盡職,雷厲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934年,温鐘聲先後兩次捐資銀毫3500元,建成長28米、寬11米的兩層樓房,作為平遠仁居完全小學校舍,命名為“鐘聲樓”。樓上左右各三間住房,中間為教室,樓下左右各三間住房,中間是禮堂。
1936年6月,兩廣歸政中央,陳濟棠被迫宣佈下野,廣東省禁煙局也被裁撤,温鐘聲退休回家。同年,温鐘聲購得仁居南門崗的泰和當鋪,並在當鋪後面建築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大院宅,名曰:素廬。該建築寬敞恢宏,陳設豪華,既有西式結構,又有中國傳統風格,是一座風格獨特的客家民居。
温鐘聲身為富甲一方的縣紳,不忘桑梓,熱心公益,凡修橋賜路,皆慷慨解囊。温鐘聲1951年在仁居去世,終年61歲。 [1] 

温鐘聲人物故居

素廬位於廣東省平遠縣仁居鎮仁居村,1936年由廣東禁煙局長温鐘聲所建,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客家圍屋建築,現為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