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仁厚鎮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下轄鎮)

鎖定
仁厚鎮,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轄鎮,為唐縣人民政府駐地鎮,地處唐縣南部,東與望都縣接壤,南與長古城鎮相鄰,西與都亭鄉相鄰,北鄰北店頭鎮高昌鎮。東西最長距離為6.8千米,南北最長距離為14.2千米, [1]  總面積50平方千米。2018年末,仁厚鎮户籍總人口91112人。 [2] 
仁厚鎮城內村(唐縣古縣城),始建於春秋末期,為狄族分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白狄族鮮虞人所建。晉泰始元年(265年),唐縣治城內村。民國十二年(1923年),城內村始稱仁厚鎮。1953年,為城關鎮。1958年,建仁厚鎮公社。1984年,改稱仁厚鎮區。1987年,撤區,建仁厚鎮。 [1]  截至2020年6月,仁厚鎮轄20個居委會和33個村委會, [3]  鎮人民政府駐南環路。 [1]  仁厚鎮有文物古蹟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2011年,仁厚鎮農業總產值79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70元,工業總產值2.52億元。財政總收入956萬元,比上年增長17%。 [1]  2018年,仁厚鎮有工業企業53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2] 
中文名
仁厚鎮
行政區劃代碼
1306271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
地理位置
唐縣南部
面    積
50 km²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編碼
07235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車牌代碼
冀F
人    口
91112人(2018年末户籍總人口)

仁厚鎮歷史沿革

仁厚鎮城內村(唐縣古縣城),始建於春秋末期,為狄族分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白狄族鮮虞人所建。
晉泰始元年(265年),唐縣城始由古唐邑(今南固城村)遷往城內村開闢新縣城。
仁厚鎮城內村經東西晉、南北朝、五代十國、北宋、遼、金、元、明、清、民國,一直是唐縣治所。 [4] 
仁厚鎮
仁厚鎮(2張)
民國十二年(1923年),城內村始稱仁厚鎮。
1953年,為城關鎮。
1958年,建仁厚鎮公社。
1966年,改稱東風公社,屬東風區。
1984年,改稱仁厚鎮區。
1987年,撤區,建仁厚鎮。
1996年,壇下鄉併入。 [1] 

仁厚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仁厚鎮轄仁厚、西關、東關、南關、麻黃頭、曲莊、山南莊、縣北、北莊子、南莊子、大寺城澗、四城澗、南壇、園子、劉家莊、棗園、房莊、北野羊、南野羊、野牛、張盆、薛莊子、大馬莊、北馬辛、小馬莊、許王莊 [8]  、壇下屯、壇下史、徐王莊、壇下張、壇下辛、黃家莊、孔家佐33個村民委員會。 [1] 
截至2020年6月,仁厚鎮轄20個居委會和33個村委會, [3]  鎮人民政府駐南環路。 [1] 
仁厚鎮區劃詳情
中山南大街居委會
國防路居委會
中山北大街居委會
唐縣六一學校類似居委會
理想家園類似居委會
南環居委會
國防橋居委會
天鵝湖社區居委會
唐縣啓明學校類似居委會
御景西城類似居委會
唐堯東路居委會
向陽北街居委會
北城楓景類似居委會
唐縣第一中學類似居委會
中央公館類似居委會
唐堯西路居委會
光明路居委會
麗景花園類似居委會
唐縣第二中學類似居委會
盛世豪庭類似居委會
園子村村委會
北野羊村村委會
三曲莊村村委會
壇下辛村村委會
薛莊子村村委會
仁厚村村委會
南壇村村委會
縣北村村委會
壇下史村村委會
徐家莊村村委會
東關村村委會
南關村村委會
山南莊村村委會
壇下屯村村委會
大馬莊村村委會
劉家莊村村委會
西關村村委會
北莊子村村委會
壇下張村村委會
小馬莊村村委會
張盆村村委會
四城澗村村委會
南莊子村村委會
許王莊村村委會
北馬辛村村委會
野牛村村委會
大寺城澗村村委會
棗園村村委會
黃家莊村村委會
——
南野羊村村委會
麻黃頭村村委會
房莊村村委會
孔家佐村村委會
——

仁厚鎮地理環境

仁厚鎮位置境域

仁厚鎮地處唐縣南部,東與望都縣接壤,南與長古城鎮相鄰,西與都亭鄉相鄰,北鄰北店頭鎮高昌鎮。東西最長距離為6.8千米,南北最長距離為14.2千米, [1]  總面積50平方千米。 [2] 

仁厚鎮地形地貌

仁厚鎮地處海河流域平原西部,太行山東麓邊緣。地勢北高南低。境內大部分為平原。 [1] 
仁厚鎮地形圖 仁厚鎮地形圖

仁厚鎮氣候

仁厚鎮處於中緯度地區,主要受季風環境影響,屬暖温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徵是秋短冬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暑冬寒,温差較大。年平均氣温12.7℃,多年平均無霜期18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08.3小時。春冬季多西北風,夏季盛行偏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2.0米/秒。

仁厚鎮水文

仁厚鎮境內有城北河,長2千米;九龍河、唐河灌渠縱橫分佈;南水北調大渠從境內北部穿過。 [1] 

仁厚鎮自然災害

仁厚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風災、低温、霜凍、 雷擊、洪災等。1963年8月2日,唐縣連續5晝夜暴雨成災,降雨量達987.5毫米。1997年9月9日,降冰雹伴有暴雨,冰雹最大直徑20毫米,平均重量3克,雹粒稠密,覆蓋整個地面,24小時降水62.7毫米,受災面積10.5萬畝,成災&2萬畝,受災蔬菜5050畝、果樹2500畝,直接經濟損失2200萬元。 [1] 

仁厚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仁厚鎮轄區總人口4.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41萬人,城鎮化率為10.2%;另有流動人口2200人。總人口中,男性2.3萬人,佔54%;女性2萬人,佔46%;14歲以下1.3萬人,佔30.2%;15~64歲2.6萬人,佔60.5%;65歲以上0.4萬人,佔9.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末,仁厚鎮人口出生率11.02‰,人口死亡率6.04‰,人口自然增長率4.9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00人。 [1] 
截至2017年末,仁厚鎮常住總人口42039人。 [5] 
截至2018年末,仁厚鎮户籍總人口91112人。 [2] 

仁厚鎮經濟

仁厚鎮綜述

2004年,仁厚鎮生產總值1.911億元,財政收入236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0073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0.5692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301元。
2011年,仁厚鎮農業總產值79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70元,工業總產值2.52億元。財政總收入956萬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0萬元,比上年增長45%。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92萬元,增值税460萬元,企業所得税65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22元,比上年增長5.7%。 [1] 
2018年,仁厚鎮有工業企業53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2] 

仁厚鎮第一產業

仁厚鎮農田 仁厚鎮農田
2011年,仁厚鎮耕地面積3.31萬畝,人均0.77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仁厚鎮耕糧食總產量18492噸,蔬菜總產量24580噸,乾鮮果品4228噸。以張盆村為中心的無公害大棚蔬菜種植面積達500畝,温室大棚400個;外繁制種高效農田面積達到20000餘畝,大棚1077個。
2011年,仁厚鎮畜牧業以飼養羊、雞等為主,養殖户1000户;規模化養羊場135户,羊存欄6萬隻;養雞場22户,雞存欄10萬羽;肉羊年出欄10萬餘隻,年收入1000餘萬元。
截至2011年末,仁厚鎮植樹7.5萬株。 [1] 

仁厚鎮第二產業

2011年,仁厚鎮工業主要有板材、麪粉加工、畜禽飼料等,各類企業1676家。專業户1800餘家,户年收入20000元。 [1] 

仁厚鎮第三產業

2011年末,仁厚鎮有商業網點350餘個,職工4500人,共有村級商店150家,城鎮大型超市、商場27家。7處農貿集市,6處廟會。
截至2011年末,仁厚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5億元,比上年增長7%。
2011年,仁厚鎮有郵政局3個,代辦所15個,郵政業務總量350萬元,其中純收入120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2.5萬份(冊)。電信企業8家,服務網點4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0萬門,固定電話用户350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98%;移動電話用户3.8萬户,寬帶接入用户1.8萬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00萬元。 [1] 

仁厚鎮交通運輸

仁厚鎮境內有京昆高速公路、G234國道興陽線(原京贊公路)、S329省道保阜公路、望唐公路等穿境而過。 [1] 
仁厚鎮 仁厚鎮

仁厚鎮社會事業

仁厚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仁厚鎮有幼兒園21所,在園幼兒2100人,專任教師80人;小學15所,在校生2600人,專任教師16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800人,專任教師17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仁厚鎮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40萬元。 [1] 

仁厚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仁厚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33個,各類文化專業户25個,各類圖書室35個,藏書7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自由製作者100餘人。全鎮共有村級文藝隊11個,南關村為省級宣傳文化示範村,年組織文化娛樂活動120場次。文化活動主要有高蹺、跑驢、旱船、秧歌。有線電視用户大約9000户。入户率85%。 [1] 

仁厚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仁厚鎮有學校體育場5個;9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5%。 [1] 

仁厚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仁厚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5個,門診部(所)12個;病牀65張,X光機2台,B超機3台,心電圖儀3台;固定資產總值50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5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主治醫師3人。
2011年,仁厚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7萬人次。33個村村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仁厚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仁厚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75户,人數340人,月人均155元,比上年增長11%;城市醫療救助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0人次,共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5.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005户,人數1300人,支出7.8萬元,比上年增長4.5%。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72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0.9%。全鎮完成家電下鄉15328台,落實補貼資金496萬元;汽車下鄉774輛,補貼資金154萬元。 [1] 

仁厚鎮基礎設施

2011年末,仁厚鎮農田主要由機井灌溉。建有沼氣池900個。 [1] 

仁厚鎮歷史文化

仁厚鎮名字由來

仁厚鎮轄區內城內村民國十二年(1923年)改稱仁厚鎮。後因鎮政府駐仁厚鎮村而得名。 [1] 

仁厚鎮歷史傳説

仁厚鎮,名字由來傳説始於清末《保定地名志》。
清朝時期,有一個山西商人要到保定去做生意,途徑唐縣,在一老漢菜園討水喝,將裝有盤纏的包袱落在水井邊的大石頭上。3年後商人回山西經過唐縣城關時,憑記憶找到了那個菜園,便問老漢是否還記得3年前有一位商人在這裏喝水,將裝有錢的包袱丟在水井邊上的事。老漢打量了商人一番,然後拿起鐵鎬就往井邊刨,刨出了一個包袱遞給商人,裏面銀子分文不少。商人拿出一半銀子贈給老漢,老漢卻推辭道:“我們唐縣人向來仁義厚道,不會取不義之財。”
商人得知老漢沒有兒子後,便讓自己三兒子伺候老漢夫婦,並認了養父母。由於家風良好,教育有方,後來商人的三兒子中了狀元到京城任職。臨走時,想起父親臨來時對他講過:唐縣城關人實在、厚道。於是提筆寫下了“仁義厚道”四個大字,城關鎮也改名稱作“仁厚鎮”。

仁厚鎮文物古蹟

  •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3張)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坐落在唐縣以北兩千米鐘鳴山下。紀念館始建於1971年。1985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館址北遷,另建新館。1986年11月,新館落成。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佔地面積45950平方米,建築面積3250平方米。紀念館為琉璃瓦頂,斗拱飛檐,南低北高的花崗岩條石台階,雲脊碧瓦的迎門牌樓。主軸線上為落差22米高的主建築羣。整個建築為中國傳統的民族形式,現代結構。坐北朝南的紀念館正門是中國傳統建築,卧碑正上方刻有白求恩和柯棣華的浮雕頭像,下方鐫刻着用中、英文對照的生平簡介。紀念館主建築羣分為“兩館一堂”,北側中央八角形結構的是紀念堂,西側是白求恩紀念館,東側是柯棣華紀念館,在連接“兩館一堂”的長廊裏設計製作了4組大型銅浮雕,分為“率隊東征”、“魚水情深”、“戰地救護”、“自力更生”四個主題。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共展出珍貴歷史圖片370餘幅,實物310餘件(套)。有白求恩當年使用過的“子彈鉗”、“消毒鍋”、“毛油燈”,有柯棣華當年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生活用品等。
1995年8月,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1997年6月,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004年12月,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被國家發改委、中宣部等十四部委公佈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6]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發佈了《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入選中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仁厚鎮著名人物

白求恩(1890~1939年),加拿大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初,為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率加美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為中國的抗日軍民服務,併為八路軍培養了大批醫務人員。後因在醫治傷員時感染中毒,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1月12日在唐縣黃石口村逝世。
柯棣華(1910-1942年),印度人,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後因積勞成疾,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2月9日在唐縣葛公村病逝。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