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狄族

鎖定
先秦時期西北民族﹐又用以泛指北方民族。狄字或作“翟”。狄人部落眾多﹐春秋時以赤狄﹑白狄﹑ 長狄最著。
中文名
狄族
時    期
先秦時期
組    成
赤狄白狄長狄
亦    作
白翟

狄族簡介

赤狄隗姓﹐即殷及西周鬼方甲骨卜辭金文皆有記載﹐為西北大國﹐略當今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鄂爾多斯一帶。《周易》記載:“(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末其勢仍盛﹐周王季曾“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至周成王時﹐命盂率兵伐鬼方﹐“俘人萬三千八十一人”﹐可見其人徒之眾。春秋之初﹐赤狄東山秦﹑晉之北而入於晉﹐並據太行而建羣國﹐其勢力大盛﹐又東向滅掉邢國(都今河北邢台)﹑衞國(都今河南淇縣)。晉文公出兵勤王﹐大敗狄師﹐殺叔帶。後狄人發生分裂﹐力量削弱﹐晉遂攻滅潞子﹑甲氏﹑留籲﹑鐸辰等國﹐赤狄大衰。白狄原與秦同居雍州﹐在晉國西﹐後亦漸徙晉東﹐更東至魯西﹐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鮮虞三國最大。肥﹑鼓後為晉所滅﹐春秋末鮮虞改稱中山﹐戰國時成為與燕﹑趙﹑韓﹑魏同時稱王的千乘之國。春秋中葉活動在今山東﹑河南﹑河北間的長狄﹐又名鄋瞞﹐以其服屬於赤狄而蒙狄稱﹐因其族人體形高大故名長狄﹐其各部分別滅於晉﹑齊﹑宋﹑魯﹑衞。

狄族白狄

亦作" 白翟 "。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春秋前期主要分佈於古雍州北部(今陝北一帶)。前550年,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東遷至今河北石家莊一帶。東遷後的白狄主要由鮮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個氏族組成。後肥氏、鼓氏、仇由氏為晉所滅。公元前507年鮮虞建立中山國,是為早期鮮虞中山國,公元前406年為魏文侯所滅。前381年左右,“中山復國”,是為後期鮮虞中山國,都靈壽(今河北省平山縣),公元前296年為趙國所滅。

狄族赤狄

亦作"赤翟"。春秋時狄人的一支。或説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佈於今山西長治一帶,與晉人相雜居,是春秋時期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狄族部落。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晉國壓迫,東下太行“伐邢、滅衞”;齊桓公率領鄭、宋等華夏國抵禦狄人, “救邢安衞”。此後,赤狄還攻打過鄭、東周、齊等國。前594年晉滅潞氏,接着又滅其餘諸部。
主要有十五個氏族組成,即潞氏、皋落氏,留籲氏,甲氏鐸辰氏,廧咎如氏,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等等。

狄族長狄

亦作"長翟"。我國古代少數民族之一。 分佈於齊、魯、宋、衞之間;一説流動於西起山西平陽、潞安,東至山東邊境一帶。曾攻打過齊、魯、宋、衞等國,公元前607年為齊、衞所滅。曾從屬於赤狄,組成北狄國。《左傳》載有兄弟五人,為僑如,焚如,榮如,簡如,緣如。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內亂而分裂。

狄族發展歷程

狄族是遠古時代蒙古高原上的一個遊牧民族,分白狄、赤狄和長狄。他們從殷商時期開始南進。春秋末期,其中的白狄一支到達雍州(今陝西鳳翔一帶)。後來這支白狄因受秦國的壓迫和晉國和戎政策的誘惑,他們中有三個姓氏向東越過太行山,進入河北中部,這三個姓氏是鮮虞氏、肥氏和鼓氏。
這三個姓氏成功到達河北中部以後,鮮虞在今正定、肥在今藁城、鼓在今晉州分別建立了三個國家。公元前594年,晉國對狄族實施攻擊,於公元前541年,滅掉了狄族在藁城和晉州的肥、鼓兩國。
這期間由於正定的狄族鮮虞國未受攻擊,逐漸強盛起來,遂於公元前507年舉兵伐晉。第二年鮮虞始改國號為中山,由正定北遷國都於中人(今唐縣西南)。公元前489年,晉國復仇攻打中山。公元前459年,中山國第一次滅亡。
公元前425年,因晉國內亂。中山武公乘機即位,武公率領子民,同仇敵愾,一路所向披靡,同年,武公控制了以今定州為中心的大部分地區,並不失時機的恢復了自己的國家。《史記·趙世家》載:“趙獻侯十年(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居顧。”“顧”即“顧邑”,就是今天的定州。
中山武公復國後,大批狄族人聚集定州及周邊地區。稍微安定,即又遭到魏國攻擊。公元前409年,魏文侯發動了進攻中山的戰爭。是年,魏以吳起為大將率師伐中山。中山人在武公帶領下,以定州為中心,一路向南佈防,頑強抵抗,擊敗魏軍。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樂羊為將,率師再伐中山。經三年苦戰,攻下中山外圍城邑多座,殺中山人無數。公元前406年,中山國再滅,狄族鮮虞餘眾又散落各地。

狄族文獻記載

居住在北方、西方的人統被稱為“狄族”、“戎族”。其中“犬戎族”自稱祖先為二白犬,當是以犬為圖騰。薰鬻族(即秦漢匈奴的祖先)是北方強族,相傳與黃帝族曾發生過沖突。(摘錄於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