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什玲鎮

鎖定
什玲鎮,隸屬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北部,北、東北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銜接,東與陵水黎族自治縣相鄰,西南與保城鎮連接,西與五指山市接壤, [4]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76.88平方千米。 [5] 
1961年,撤銷七峯公社,設什玲公社。1983年,改稱什玲區公所。1987年,置鎮。2002年,八村鄉併入什玲鎮。 [4]  截至2018年末,什玲鎮户籍人口14014人。 [5]  截至2020年6月,什玲鎮轄12個行政村, [2]  鎮政府駐椰村村。 [4] 
2011年,什玲鎮全鎮社會總產值6745.3萬元,比上年增長14.1%。2011年,什玲鎮全鎮農業生產總值達517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29元,比上年增長17.3%。地方一般財政收入230萬元。 [4]  截至2018年末,什玲鎮有1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4個。 [5] 
中文名
什玲鎮
行政區劃代碼
469029101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北部
面    積
176.88 km²
下轄地區
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椰村村
電話區號
0898
郵政區碼
572312
著名景點
大田影視基地,八村三紅美景
車牌代碼
瓊D
人    口
14014人(2018年)

什玲鎮歷史沿革

明代,屬陵水縣寶亭巡檢司管轄。
清代,乾隆年間始屬寶亭營管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保亭建縣,設七弓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鎮南鄉,後改稱七峯鄉。
1950年5月,撤銷七峯鄉建制,改稱管理區。
1958年,與保城、八村合併成立七峯公社,在什玲設什玲大隊。
1961年,撤銷七峯公社,設什玲公社。
1983年,改稱什玲區公所。
1987年,置鎮。
2002年,八村鄉併入什玲鎮。 [4] 

什玲鎮區劃沿革

1990年,設有10個管理區、69個村委會。
1995年,將管理區改為村委會,下設村小組。
2002年,全鎮轄12個村委會、80個村小組。
2011年末,轄什玲、界村、毛天、水尾、堅固、大田、排寮、椰村、巡親、毛定、八村、抄寨12個村民委員會,68個自然村,1個鎮辦農場,10個村委會辦農場;下設81個村民小組。 [4] 

什玲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什玲鎮轄12個行政村, [2]  鎮政府駐椰村村。 [4] 
什玲鎮區劃詳情
什玲村
椰村村
界村村
堅固村
水尾村
大田村
排寮村
巡親村
毛定村
毛天村
八村村
抄寨村

什玲鎮地理環境

什玲鎮位置境域

什玲鎮地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東北部,北、東北與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銜接,東與陵水黎族自治縣相鄰,西南與保城鎮連接,西與五指山市接壤, [4]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76.88平方千米。 [5] 
什玲鎮

什玲鎮地形地貌

什玲鎮整體地勢呈北高南低,北部山峯眾多,南部地勢平坦。 [3] 

什玲鎮水文

什玲鎮境內河流眾多,大小河流共71條,主要河流有什玲河、八村河和大田河。 [3] 

什玲鎮人口

2011年末,什玲鎮轄區總人口1563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64人,城鎮化率6.17%。另有流動人口813人。總人口中,男性8118人,佔51.9%;女性7514人,佔49.1%;18歲以下3568人,佔22.8%;19~61歲10587人,佔67.7%;61歲以上1477人,佔9.4%。總人口中,以黎族為主,達13801人,佔88.3%;漢族743人,佔4.8%;還有壯、苗等少數民族1075人,佔6.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8人。 [4] 
截至2017年末,什玲鎮常住人口14841人。 [1] 
截至2018年末,什玲鎮户籍人口14014人。 [5] 

什玲鎮經濟

什玲鎮綜述

2011年,什玲鎮全鎮社會總產值6745.3萬元,比上年增長14.1%。
2011年,什玲鎮全鎮農業生產總值達517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29元,比上年增長17.3%。地方一般財政收入230萬元。 [4] 
截至2018年末,什玲鎮有1個工業企業,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4個。 [5] 

什玲鎮農業

2011年,什玲鎮有耕地面積13325.45畝,人均1.17畝;林地面積40037.99畝。農村經濟總收入由2007年的4496.9萬元增加到2011年的6745.3萬元。
什玲鎮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6034畝,總產量4702.9噸。其中谷物播種面積14970畝,總產量4329噸;番薯種植面積1364畝,總產量373.5噸;雜糧作物種植面積615畝,總產量106噸;蔬菜種植面積5463畝,總產量7669噸。
什玲鎮的經濟作物以橡膠、檳榔為主導產業,木薯、甘蔗、玉米、香蕉、益智等中短期經濟作物為輔。2011年,橡膠種植面積15389更新135畝,收穫面積11098畝,幹膠產量796噸,按市場價每噸3萬元計算收入達2388萬元。檳榔種植面積6178畝,收穫面積4845畝,總產量1492噸,按市場價每噸1萬元計算產值達1492萬元。木薯種植面積1034畝,總產量321噸。甘蔗種植面積79畝,總產量126噸。玉米種植面積520畝,總產量124.8噸。香蕉種植面積330畝,總產量455噸。益智種植面積842畝,總產量135.2噸。
什玲鎮的畜牧業以飼養雞、生豬、牛為主。2011年,雞出欄30萬羽,產值310萬元。生豬出欄10055頭,產值1126萬元。牛出欄569頭,產值14.2萬元。
什玲鎮的漁業以淡水養殖為主,魚塘養殖面積650畝,產量233噸,漁業總產值237萬元。2011年末,大型農業機械17台(輛),中型239台(輛),小型377台(輛)。有3個名優特農產品“什玲雞”養殖基地。 [4] 

什玲鎮商業

2011年末,什玲鎮有商業網點78個,城鄉集貿市場1個。 [4] 

什玲鎮交通運輸

2011年,什玲鎮有305國道過境,境內長9千米。全鎮鄉村公路47條,總長73.05千米,通達12個行政村。鄉村硬化公路45條,總長62.05千米,硬化率達98%。
2011年末,什玲鎮有道路5條,總長度41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4.3米。
2011年末,什玲鎮開通汽車線路1條,運營總里程達50千米。有1路公交車,每隔40分鐘發車1班。 [4] 

什玲鎮社會事業

什玲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什玲鎮有綜合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個,農家書屋15個,藏書3.7萬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5人。 [4] 

什玲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什玲鎮有小學8所,在校生664人,專任教師1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1人,專任教師5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4] 

什玲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什玲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個,村衞生站12個,計劃生育服務站1個;專業衞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化驗師1人、註冊護士11人,其他人員9人,鄉村醫生1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0.2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0.70人。
2011年,什玲鎮全鎮共有農民12845人蔘加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3.9%。 [4] 

什玲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什玲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籃球場1個及公共健身器材場所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5%。 [4] 

什玲鎮社會保障

2011年,什玲鎮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6~59週歲符合參保人數5137人,實際參保5116人,參保率99%;60週歲以上符合領取待遇人數1139人,實際參保人數1139人,養老金髮放率100%。
2011年,什玲鎮有城鎮居民養老保險16~59週歲符合參保條件125人,應參保32人,實際參保32人,參保率100%;60週歲以上城鎮符合領取待遇人數19人,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9人,養老金髮放率100%。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數188人,已參保182人,參保率96.8%。
2011年,什玲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5户,人數115人,月支出22540元,人均196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60户,人數1062人,年支出148.1萬元,月人均116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人,支出2.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人,支出5.4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7人,撫卹事業費用支出23.7萬元。 [4] 
什玲鎮開展冬修水利工作

什玲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什玲鎮有郵政局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73千米,投遞點15個,鄉村通郵率100%。 [4] 
  • 能源
2011年末,什玲鎮有小水電發電站3座,發電530萬千瓦時。年售電量累計完成530千瓦時。 [4] 
  • 供電
2011年末,什玲鎮有35千伏變電站2座,從該變電站所出的中低壓線路均為架空線路,區內的10千伏、380/240伏變壓器均為杆上型變壓器。 [4] 

什玲鎮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什玲鎮境內有黎村名,黎語意為坡頂。連譯意為“在坡頂耕田的村莊”,用海南方言諧音記寫為“什玲”。因政府駐地靠近什玲村、什玲河而得名。 [4] 

什玲鎮所獲榮譽

2021年7月1日,什玲鎮黨委被海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海南省脱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6]  被海南省委授予“海南省脱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