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類知識的默會維度

(202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人類知識的默會維度》是一本202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鬱振華。 [1] 
中文名
人類知識的默會維度
作    者
鬱振華
語    言
中文 [1] 
出版時間
2022年6月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頁    數
516 頁
字    數
404000
ISBN
9787301329559
原作品
The Tacit Dimension of Human Knowledge
定    價
15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精裝

人類知識的默會維度內容簡介

本書從應對“認識論的危機”這樣的問題意識出發,切入默會知識論的研究。相對於認識論的終結這樣的消極結論,作者更傾向從改造認識論的角度落實和深化一種更為積極的應對“認識論的危機”的進路,而重視默會知識論的研究則是一種有效的切入途徑。因為默會知識論既無意貶低語言對於人類知識的重要性,又不囿於僅從語言的層面來理解人類知識。因此以默會知識概念為核心的認識論的實踐轉向,有助於我們看清:在人類知識的結構中,存在着默會知識,明述知識以默會知識為基礎,明述的東西和默會的東西之間存在着複雜的互動關係。

人類知識的默會維度作者簡介

鬱振華,1966年生。1998年獲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挪威卑爾根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法國里昂高師等從事訪問研究。主要學術興趣:認識論、形上學。出版著、譯多種,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科研成果多次獲獎。其關於形上智慧和默會知識的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1] 

人類知識的默會維度圖書目錄

導論 認識論:終結還是改造
一 認識論的危機
二 概念框架
三 思想材料
第一部分 言述的和默會的
第一章 默會知識:一種維特根斯坦式的進路
一 矛頭所向:命題導向的知識觀
二 默會知識:強的解釋和弱的解釋
三 默會知識的三 類實例
四 對強的默會知識論的論證
五 走向認識論的實踐轉向
第二章 波蘭尼的默會知識論
一 默會能力及其運用
二 默會知識之為輔助項的不可確切指認性
三 兩個默會知識概念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能力之知
一 賴爾的兩大主張
二 關於無窮倒退論證
三 Knowing How和能力
四 Knowing How是Knowing That的一個種類
五 能力之知之為默會知識
第二部分 分離的和交接的
第四章 在世的認識論意藴
一 存在論意義上的Knowing How
二 用具的透明性
三 表徵主義之瓦解
四 分離導源於交接
第五章 具身性
一 默會知識論和現象學傳統
二 人類知識的身體根源
三 心靈和身體
第六章 親知
一 親知vs.摹狀知識
二 親知vs. 表徵性知識
三 親知之為默會知識
第三部分 普遍的和特殊的
第七章 實踐智慧
一 傳統的主導性觀點:理論知識優先於實踐智慧
二 挑戰知識的理論傳統
第八章 判斷力
一 規定性判斷力
二 反思性判斷力
三 第三批判的認識論意藴
第九章 應用的認識論分析
一 知識和應用的分離與統一
二 應用的兩種類型
三 應用中的普遍和特殊
第十章 範例、規則和默會能力
一 規則和範例
二 類比思維或範例推理
第四部分 批判的和非批判的
第十一章 懷疑和信念
一 普遍懷疑原則的悖謬本性
二 懷疑的信託品格
三 世界圖景的實踐品格、默會懷疑和“無涉批判的”
第十二章 傳統、權威和原創性
一 傳統
二 權威
三 原創性
四 順從和異見的動態關係
第五部分 其他概念關係
第十三章 “沒有認知主體的認識論”之批判
一 沒有認知主體的認識論
二 具有認知主體的認識論
三 默會的個人係數
四 知識三義:內容、狀態和能力
第十四章 認識論與心理和邏輯之辯
一 認識論是科學知識的邏輯學
二 心理學之於認識論的相關性
三 個人係數的邏輯品格
第十五章 “斯諾問題”的哲學反思
一 假想的鴻溝
二 對實證主義科學觀的修正
三 對脱離主義者的批評
四 連續性框架內的差異
五 第三條道路
第十六章 “習慣性道德”觀念之批判
一 非反思的習慣性道德
二 政治論證:説服性的還是證明性的
三 默會知識之體現智力的、反思的和批判的品格
結論走向 一種厚實的認識論
一 羅蒂—艾倫之爭
二 羅蒂知識觀批判:從默會知識論的視角看
三 單薄的認識論vs.厚實的認識論
附錄 默會知識:何種意謂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修訂版後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