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生一串

(bilibili、旗幟傳媒出品的燒烤類美食紀錄片)

鎖定
《人生一串》是由旗幟傳媒製作,並與bilibili共同出品的燒烤類美食紀錄片 [12] 
《人生一串》包括:《人生一串第一季》《人生一串第二季》《人生一串第三季》《人生一串第四季》 [25] 
該紀錄片以展現全中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燒烤文化為主題,涉及近30個城市的500多家燒烤攤 [15] 
該片於2018年6月20日起每週三20:00在bilibili播出 [3] 
2022年12月,第5家紀錄片《人生一串》官方體驗店在巴黎春天天山路店開業。 [24] 
中文名
人生一串
外文名
The Story Of Chuaner
製作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類    型
燒烤類美食紀錄片
製作公司
bilibili、旗幟傳媒
首播時間
2018年6月20日
播出頻道
廣東衞視(第一季)
播出時間
每週三20:00
導    演
陳英傑
每集時長
約 30 至 40 分鐘
播出狀態
第三季已完結
網絡播放平台
bilibili
每季期數
6集

人生一串劇情簡介

人生一串第一季

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1]  。從雲南昭通的牛肉小串,到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紅柳烤串,再從廣西百色的炭烤豬眼睛,燒烤攤遍佈祖國大江南北,且極具地域特色 [2]  。用鏡頭記錄街頭巷尾,講述平民美食和市井傳奇,以最獨特的視角真實展現燒烤美食背後的獨特情感。在展現每一串燒烤的魅力往事的同時,也表達出最真實的美味體驗 [3] 

人生一串第二季

風雪交加,獨食烤雞架,這是生活的成色;調料不夠,還要加點辣,這是放肆的癖好;菜單沒有,老闆心裏有,這是老饕的待遇;販夫走卒,湯麪才管夠,這是搭配的講究;酒過三巡,點啥能壓軸,這是闌珊的意興;老炮揮手,知是舊人來,這是時間的沉澱 [4] 

人生一串第三季

時隔兩年,人生一串回來了。投奔夜攤的日子裏,我們吃了誘人的肉,喝了醉人的酒,聽了動人的故事。一路上,我們爬過拔地通天的大山,走過歲月包漿的小巷,見識過滄桑精幹的老漢,遇到過異域風情的姑娘。街頭霓虹變幻,爐前炭火不熄,歸來的我們已經裝了一肚子故事。我們已備好酒菜,咱們,邊吃邊聊 [13] 

人生一串分集劇情

    第一季第1集 無肉不歡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四川西昌小二哥的涼山小豬肉,長竹籤串、大火盆烤,肥肉粘口不膩、瘦肉肉味濃郁。雲南昭通牛肉小串,大火快烤,穿熟即吃,肉嫩料足,滋味無窮。新疆尉犁烤全羊,入饢坑烤制,燜烤結合,受熱均勻,焦嫩適度,滋味鮮美。廣東湛江烤生蠔,活蠔開殼後稍加清洗,直接置於炭火上燒烤,以蠔肉中藴含水分為汁,滋味鮮美。匯聚天南海北,走獸潛“魚”,實乃一場實打實的饕餮盛宴,對於那些“無肉不歡”的夜食者來説,無異於視聽和慾望的雙重誘惑與刺激。


    第一季第2集 比夜更黑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吉林遼源小軍烤蠶,鮮活穿串,烤熟烤透,連皮帶肉,酥脆香口,另一種烤法錫紙烤制,更多的調料,更鮮重的口味。烤蛾子,拔掉翅膀穿串,大火外皮酥脆,文火煎熬內部,外酥裏嫩。烤青蠶,火力滲透,水分消散,酥到骨子裏的脆感。廣西百色萍姐烤豬眼,精準火候,不斷翻動,最後滋滋冒油,彈性十足。廣州活潑哥烤鮑魚,噴灑清酒,凸顯鮑魚的鮮味。重慶劉哥烤腦花,表皮微脆,裏面香嫩軟糯;江蘇徐州老王烤羊球,大火旺烤,火上切十字刀花,調料入味,軟糯彈嫩,香氣四溢;油腰子,嫩烤,捲上特色烙饃,獨特質感。燒烤重口味,能吃到一起的,都是難得的緣分,敢一起嘗試的,都是過命的交情。而充滿誘惑的那一口暗黑滋味,則是燒烤和夜晚,永恆的默契。


    第一季第3集 來點解藥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湖南長沙小攤位的烤韭根,過水浸泡,掌握火候,鮮辣和清香並存;遼寧錦州飈哥烤乾豆腐卷兒,將大辣椒,火腿腸,過水金針菇進行融合,最後辣椒的清香,火腿腸的肉香,金針菇的滑口,再配上濃濃的豆香,四種混合的口感讓人難忘;吉林長春郭老闆炭缸烤土豆,燜烤加燻蒸,配上秘製醬油,外酥裏嫩,細密沙口。雲南彝族自治州李碧烤濕豆腐,文火慢烤,表皮香脆不焦,內部軟嫩彈牙。湖北宜昌茄子妹烤茄子,秘製蒜蓉,溏心雞蛋,最後加上本地茄子,肥美嫩滑。也許你記不得,曾經吃過的燒烤攤;也許你所在的城市,也在發生鉅變。但多年以後,你仍記得的,還是那份熟悉的味道,和陪你吃燒烤的那個人。


    第一季第4集 牙的抗議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四川宜賓趙琳烤豬鼻筋,大火出香,小火入味,薄薄的膠質,“咯吱咯吱”的快感。遼寧海城三里橋烤心管,大火快烤,獨特的脆感。山東煙台老城區阿宋烤海腸,快火烤制,十足的嚼勁兒搭配上內部鮮美的湯汁,真叫一個爽。湖南嶽陽王陽曆烤牛油,小火慢烤,最後給食客油脂在牙縫間流竄的快感。西安楊姐烤板筋,有勁道,不粘牙。大江南北,牙的感受,至關重要。


    第一季第5集 骨頭骨頭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寧夏銀川寶子烤羊蹄,烤滷過的羊蹄,軟爛的表皮再次恢復彈性,在介於焦與糊的微妙瞬間,皮的滋味兒,筋的彈性,烤的焦香,滷的回甜。遼寧錦州五哥烤螃蟹和烤鳳爪,滷好的河蟹放涼,中火,翻轉六到七次,白色的蟹肉,粘着烤化的蟹黃,粗暴中帶着細膩;烤鳳爪,先滷後烤,有筋有皮有脆骨,口感豐富,嚼起來痛快。雲南昆明尹大姐生烤雞腳,火候掌握精準,水分和油脂不能過分流失,讓皮、肉、筋、骨,達到味道和口感的平衡。安徽滁州老孟烤龍蝦,烤制時間嚴格限制在2分鐘以內,鹹重提神的口味,猛火炙烤的炭香,融合了十三香口味的辣,大快人心。


    第一季第6集 朝聖之地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哈爾濱燒烤大哥級人物房久田,資深燒烤家,名震哈爾濱的燒烤店,就發跡於一條廁所都沒有的巷子裏。江蘇揚州商老三燒烤,肥大串,伴隨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福建福州萬能的阿龍,燒烤攤夾在高樓林立中。廣東的風筒輝,一把風筒成了最趁手的燒烤利器。天南地北的燒烤老炮,守護着製造歡樂的一串,加熱着拼命活着的人生,這裏有嬉笑怒罵,柴米油鹽,人間戲夢,滾滾紅塵。


    第二季第1集 您幾位啊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二旦家的烤鮎魚,加了好友家的棗花蜜;蘭州的羊肉串,一口肉一口蒜一口酒。走進福建泉州古宅吃燒烤,燒烤配蔬菜,吃出養生味道。古厝家的特色烤雞翅,刷的是偏甜的花生醬。真正的雞架食客都不是來吃肉的,而是來吃味的。西南交大峨眉校區的“月牙山燒烤”很特別,學校被峨眉山景區包圍,而店藏在更隱蔽的半山腰。除了學生,沒人知道這裏。小店開了20年,是學生們聚會打牙祭的重要場所,人稱“月牙山大飯店”。尤其到了大四,到了夜晚,打開“人間墮落指南”外賣,烤串就是畢業季的最佳拍檔。吃烤串,往往還得來點兒酒。這屆年輕人愛養生,“月牙山大飯店”專門配置了醪糟枸杞煮啤酒。人一喝酒,情緒就上來了,一句“以後就是工作上見了”,關於畢業的感慨就全湧上喉頭。


    第二季第2集 咱家特色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萬物皆可燒烤。有的燒烤店專攻羊的“下三路”,有的燒烤店竟然把老鼠擺上了燒烤架,蛇則出現在了湖南一家燒烤小店的燒烤架上。“社會你二哥,人狠話不多”,他家的奧秘全藏在二哥的撲克臉裏。“冷峻犀利”的二哥稱,關於羊身上全都是寶,二哥還昇華為“供應商解剖學”。但面對二嫂,二哥對羊的狠勁兒消失無影無蹤。這形成了奇妙的家庭組合,二哥收拾羊,二嫂收拾二哥,這很不商業。


    第二季第3集 吃不吃辣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在丹東,燒烤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素菜,是烤皮兒——烤豆皮。從小吃到大的烤皮兒,是喚醒丹東人燒烤記憶的不二法門。老肥是威震丹東的烤皮兒女王。她與搭檔小迪共同撐起了老肥烤皮兒十多年的生意。從最初青澀的小胖兒,成長到如今的“老肥”,十年過去了,稱呼在變,體型在變,但是對烤皮兒的追求一直沒變。對於一份烤皮兒來説,辣椒是它的靈魂。老肥的秘訣,就在於不同辣度辣椒的混合。重辣,中辣,微辣三種辣椒,均勻混合研磨成粉。既保證了辣度,又保證了辣椒粉的色彩鮮豔度。引火煉碳,烤皮上架。在老肥熟練的翻烤下,豆皮的美味在慢慢發酵。辣椒麪配合蒜蓉辣醬提鮮、高麗辣醬回甜和芝麻醬增加豆香的三重加持,賦予了烤皮兒先甜後辣的綿密口感,也是讓食客欲罷不能的原因。


    第二季第4集 來點主食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這裏是長春——東方底特律。光復路附近的民俗用品一條街,叫賣着彼岸的貨幣,呼吸着熱鬧的人氣。當商販們忙着擴張勢力,這裏卻有一絲靜謐。無名小店裏,顧客很擁擠,光復路的買賣大神是這裏的消費主力。工商社會,時間寶貴,吃啥又快又暖胃——一盤餃子,是快餐必備,風捲殘雲地吃喝才能緩解勞累。孫大爺的無名小店,從來沒有環境,偶爾沒有服務,需要食客自助。但餃子的蒸汽,烤串的煙氣,卻匯成了謎一樣的人氣。酸菜肉餡、芹菜肉餡、韭菜肉餡,十幾年來小店只賣這三樣,不會出現選擇困難,因為食客沒得選。跟餃子搭配的是孫大爺的牛肉大套:牛骨髓、牛筋、牛大腰。不同部位,同在一爐烤,分量實在、賣相可愛,一把最普通的粗鹽烤出的是十幾年不變的味道。


    第二季第5集 不夠再點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武漢的每個燒烤攤都有烤乾子,而好吃的烤乾子要鑽刁角。其實武漢的乾子並非人們印象中棕黑色的豆腐乾,而是軟嫩的豆腐經過煙火的燻烤後表面略微皺縮的形態。雖然被稱為乾子,但這家鐵四院旁邊的“騎行客燒烤”烤出來的乾子嫩而多汁,被食客稱為“武漢最好吃的烤乾子”。為了這一口忘不掉的滋味,他們從各個地方驅車前來,從白天等到黑夜。食客們認為,好吃的烤乾子要夾起來還會動,放入嘴裏要有將化不化的“曖昧”口感。要烤出這樣的乾子,劃刀是精髓所在,三分之一深、三分之一寬,兩面還不能劃斷。


    第二季第6集 回頭再來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西安的回民小吃街,有一家名為劉家幹棒烤肉的當地老字號,走的是傳統路線,只用孜然、辣椒這種來調味,沒有了花裏胡哨的調料,卻能找回小時候吃的那種烤串味。歲月讓幹棒變成了老頑童,幹了幾十年燒烤,就是滲選着炭火滋味的釺子,都不能替換。位於黃陂的湘西吉首燒烤,由一對年輕小夫妻經營。老闆小王發揮着十幾年酒吧駐場歌手的“餘熱”,活躍着店裏的氣氛。老闆娘小玲被顧客稱呼為“牛油西施”,店裏招牌的正是湘西燒烤代表——烤牛油。烤牛肉有肥而不膩的口感和讓人慾罷不能的奶香味。紅紅的辣椒麪一灑,食材也變得具有“侵略性”,鹹辣的湘西風味征服了不少原本口味清淡的武漢食客。


    第三季第1集 地不地道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版納人愛吃生豬血的“新活”讓人驚歎不已,這種本地人甘之如飴,外地人避之不及的“黑暗料理”,似乎已經讓“新活”顯露出冰山一角;對於山東人來説,大葱很重要。“高麗燒烤”的老闆,在徒弟面前是老師,但在老婆身旁又“心服口服”,是山東丈夫的優秀代表;雲南燒烤則“萬物皆可蘸水”。


    第三季第2集 吃個新鮮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伊犁的艾散江大叔擅長烤羊,但在羊肉羊排之外,他的隱藏烤品是當地人也説不清楚具體制作過程的“塞脾”和嫩兮兮的烤奶脬。浙江麗水烤“豬頭瓣”(豬頭)算是正常食物了,但豬頭分割後的牙齦、豬鼻筋和再次登場的豬眼球又開始挑動食客,貴州安順的烤小腸,讓內臟愛好者食慾大開的同時,算是安撫了大家緊繃的神經。雲南麗江的老洪家中有一羣高貴的雞,老洪把它們看作“戰友”,他也因為這羣鬥雞,獲得了臨滄市某個鬥雞大賽的一等獎。但是離家200米的燒烤店,卻是這羣雞最終的歸宿,也成就了老洪最為顧客推崇的烤品——烤雞腳。


    第三季第3集 透明包間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吉林燒烤擁有大東北的豪邁之氣,遠離城區,延吉小鎮裏的燒烤也毫不遜色。大興溝裏“老宋燒烤”的技術擔當小宋,曾獨自一人在中國國外打工數年,選擇回鄉賣燒烤不過是因為其“貼近自己的生活”;在新疆策勒,更普遍省事的是烤全羊。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技藝和調料,簡單的面泥抹抹,撒上芝麻,有那麼一瞬間還以為是在給羊搓美白澡,還得蓋上好幾層佈防止熱量散失才放進饢坑。


    第三季第4集 當心火候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有火沒?”“今天有火”這一問一答是想在長春吃上地道燒烤的必備暗號。老客的身份認證,就在於這句“有火沒”,足以彰顯自己的長春燒烤黑話十級水平。而得到老闆一句“今天有火”,則意味着今晚的燒烤盛宴即將抵達。燒烤的火候藝術提醒我們,在人生中要時時把握時機,處處掌握分寸。但在燒烤攤上,不如把這些都放下。


    第三季第5集 風情調味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讓人一口上癮的“重慶摺疊”是重慶特色3D版烤豆腐乾。不同於其他地方的吃法將豆乾平鋪直敍送入口中,重慶的烤豆乾會捲上滿滿的泡菜和葱。因此加滿料的烤豆乾形似為愛因斯坦製作的蟲洞模型,在重慶燒烤攤上獨樹一幟。而南寧燒烤中紫蘇和假簍的植物調味組合也會考驗陌生食客的味覺適應力。


    第三季第6集 攤上交情
    劇情圖片 劇情圖片

    在武漢,小龍蝦是頗具人氣的夜宵零嘴。而“靚靚蝦球”的老闆娘用驕傲的語氣,道出他們家烤蝦俘獲武漢人芳心的秘訣:我家老闆一心一意把蝦做得好吃。在烤蝦之外的生活裏,這對烤蝦夫妻每年都要做的事情是歇業出門旅行,用行動譜寫着專屬他們的那份浪漫。


分集劇情資料來源. [1]  [5-7]  [14]  [22-23] 

人生一串幕後製作

人生一串創作背景

2016年夏天,旗幟傳媒總經理王海龍和紀錄片導演陳英傑在路邊攤兒閒聊時提出想拍“燒烤”美食紀錄片,這讓陳英傑眼前一亮——燒烤很容易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美食,拍出來一定會有人看。燒烤攤是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每個人的共同記憶,它是這代人生活的共同主題,王海龍相信大部分觀眾對這個主題是很有感觸,做紀錄片容易產生共鳴。而且“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每年大量出品美食紀錄片,從地方小吃到廟堂佳餚幾乎所有的美食都被拍了個遍,而“燒烤”這個幾乎所有人都吃過的食物卻無人問津。陳英傑認為可能是拍燒烤有着無法迴避的一系列爭議問題:健康生活導向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對市容市貌是否有影響,可能還有大量抽煙喝酒鏡頭,然而這就是燒烤攤的原生態。這意味着它不適宜在傳統電視台播出,網絡平台給創作者較大的自由空間,王海龍便選擇了bilibili作為該紀錄片的首輪獨播平台 [1] 

人生一串前期規劃

確定了“拍什麼”,“怎麼拍”又是一個難題。因為天南海北那麼多燒烤攤,可是做起來都差不多,它裏面的差異性實在太微小,沒有那麼多門道。
陳英傑很快列好了六集大綱,並打算從地理、人文、食材源頭的方式架構拍攝思路,然而這種典型的電視台風格很快被否決了,因為不太符合互聯網輕鬆、有趣、小處着眼的調性。陳英傑和王海龍兩人討論許久,決定按照食客點菜的順序來拍。常要吃得過癮會點肉,接着點幾樣有嚼勁的東西比如脆骨,有的人剋制一點喜歡吃素,有的人要表現與眾不同,那就再來點腦花、大腰子。如此,看完六集,相當於吃掉葷素搭配的一整桌燒烤。特立獨行的風格也由此確立,王海龍表示,暗黑氣質的片頭曲、北方煙酒嗓的旁白、放飛自我的撰稿、直落靈活的剪輯,甚至是片尾彩蛋就一併出來了 [1] 
該片最早的名字原本是“起火圍爐”,意思是大家圍着炭火爐吃點燒烤。但陳英傑和主創團隊覺得還是不夠直白,便一邊考察拍攝對象,一邊思索更有趣一些的名字。就在這個過程中,陳英傑去了很多燒烤店,也聽説了不少燒烤師傅的故事,突然像靈光一閃,覺得“人生一串”更合適 [16] 
開播前,總導演陳英傑攬下了配音的活,河北廊坊出生的他雖然普通話不錯,但也沒有正經學過配音,大夥兒都覺得他飽經風霜的煙酒嗓特別符合紀錄片的調性 [1] 
如何選擇燒烤攤,是攝製組面臨的一大難題。陳英傑表示,在拍攝前,攝製組通常會通過當地論壇、公眾號以及當地人的推薦進行初篩,絕不用評分軟件找網紅店,而是着重尋找最具當地燒烤特色、有市井生活氣息,且真正被當地人認可的燒烤小攤。
該紀錄片有一期是以烤昆蟲、活生鮮、特殊部位等“暗黑系”燒烤為主題,陳英傑認為“暗黑”主題正是為了“獵奇”心理的吃貨專供,也意在豐富觀眾對中國多元燒烤文化的瞭解。然而令觀眾“接受無能”的,是攝製組用高清鏡頭,記錄了店主擠昆蟲內臟、串活昆蟲、挑揀豬眼等重口味過程。陳英傑解釋稱,處理食材最能展現燒烤人生活中的韌勁兒,因為觀眾一般很難看到他們真實生活的樣子,但他們做暗黑食材時的那種淡定,其實就是最能體現生活特色和市井氣質的時刻 [2] 

人生一串拍攝過程

該紀錄片拍攝內容的比重上嚴格控制——七成的食物,二成的人,一成的故事。大量的鏡頭瞄準爐火上滋滋冒着油的食物,各式各樣噴着熱辣香氣的佐料。首要目的是把觀眾看餓了,既然是拍“燒烤”,首先得讓人有食慾 [1]  。拍攝團隊更多聚焦於二、三線城市,甚至偏僻的鄉鎮、農村,儘量回到美食的原發地,因為原發地最有燒烤的地域特色。
雖然該紀錄片一集只有30分鐘,每一集都要講述3到4個燒烤攤的故事,但通常攝製組拍攝一個燒烤攤便需要四五天時間。第一天主要用於和攤主溝通,讓攤主習慣面對鏡頭。而剩下三天則全部用於拍攝食客以及燒烤的製作過程。陳英傑表示,燒烤與其他美食紀錄片的拍攝方式不同,很多燒烤攤環境十分狹小,大的機器、錄音話筒、燈光設備完全無法進入操作間,因此大部分拍攝必須要在自然光下完成。但由於燒烤又身處“夜生活”之中,拍攝都要在半夜開機,這也為拍攝徒增不少難度。拍攝團隊經常是上半夜拍人物、拍狀態、拍瞬間;等下半夜沒客人了,再重點拍食物。經常第一天拍的素材全是不能用的,第二天開始才能拍到幾個不錯的鏡頭。通常拍攝結束後,所有設備都會有很濃的燒烤味,換鏡頭時也難免有油煙躥進去,所以拍攝者經常要反覆擦拭鏡頭,因為油煙在視覺上並不容易被發現 [2] 

人生一串主創團隊

人生一串第一季

總導演/解説
陳英傑
出品人
李旎、蘇同
作曲
阿鯤、志偉
撰稿
陳英傑、張嶽明
統籌
彭源
錄音
張志宇
宣傳顧問
浦軍
後期監製
徐天淳
字幕
董娜、肖冰傲
調色
視翔映畫
包裝
邊昊澤
錄音組長
李明堯
宣傳主管
劉洋婕
後期混音
牛志勇、李明堯
聯合出品
Bilibili、旗幟傳媒
片尾製作
李伯男
注: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集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8] 

人生一串第二季

出品人
李旎、蘇同
總製片
王海龍、姜瑞娟
總導演
陳英傑
總策劃
王海龍、陳英傑、張嶽明
製片人
張嶽明、王志強
執行製片人
張默含、高雯佳
撰稿
陳英傑、張嶽明
解説
陳英傑
攝影組長
徐天淳、孫偉哲
錄音組長
李明堯
剪輯組長
秦文政
作曲
劉文揚
包裝
邊昊澤
宣傳主管
劉洋婕
分集導演
張嶽明、金穎、趙懷燕、郭瀚洋、谷壯、老馬、劉執戈
聯合出品
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旗幟(上海)數碼傳媒有限公司
注: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集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17] 

人生一串第三季

總導演/解説
陳英傑
項目管理
易丹、顧櫻
包裝
滕忠雲
剪輯
張嶽明、谷壯、劉執戈、劉曉、擺淏文
撰稿
陳英傑、張嶽明、谷壯、大蹦驢、嚴武、徐蕊
錄音
張志宇、菅浩棟、陳超鵬、許傑、李洋忠、彭嘉沐
宣傳顧問
浦軍
後期統籌/調色
徐天淳
策劃支持
田莉、仲夢瑤
DIT
董娜
作曲
劉文揚
宣傳總監
平馬
運營統籌
惠曉萌、沈天宇
編審
張鑫、李菁、蔣萌
注: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每集片尾字幕,參考資料 [18] 

人生一串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
詞曲
演唱者
形式
段汁
舊北樂隊
第一季主題曲
《框框少年時》
第二季主題曲
《美好王國》
第三季片尾曲
參考資料 [9]  [18-19] 

人生一串幕後花絮

  1. 《人生一串》在正式播出前,近一半記錄的燒烤攤因拆遷或更改門面而不復存在,而一些屬於夜晚的動人畫面被捕捉到,煙熏火燎的燒烤攤兒也隨着影像保留了下來 [1] 
  2. 擔任配音的陳英傑看到《人生一串第一季》第一集的時候,彈幕裏有不少反對他的聲音,後來這種聲音慢慢變少了,轉而開始習慣老大哥的絮叨:“一聽就是有故事的人,光聽他的聲音就餓了。”
  3. 陳英傑透露,很多燒烤店都會把拍攝團隊當成蹭吃蹭喝的騙子,燒烤店店主們根本不相信會有人拿拍電影的設備去拍他們。這時候陳英傑就會和他們喝酒,聊天,提前溝通感情。
  4. 該紀錄片中的很多店面都是攝製組誤打誤撞找到的。例如錦州的當地特色是烤豆角和烤乾豆腐,但入住酒店當晚,張嶽明與前台服務員聊天時無意得知,當地人經常光顧一家名為“老五燒烤”的老店,一聽這名字就很符合拍攝團隊的路數。去了之後他們發現那家店的烤螃蟹特別好吃,店主老大哥也非常有意思,所以拍攝團隊就臨時選擇了它 [2] 
  5. 製作團隊做後期時也是持續長胖的過程。因為他們在看翻來覆去看那些食材在火上烤,油滋滋的,好像很香,還有“滋啦”的聲音,又撒了很多辣椒,過一會兒他們就覺得餓了,這時候吃碗麪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他們集中剪輯的時候,便一齊光顧樓下的燒烤小店,他們認為沒有什麼事情是一頓燒烤解決不了的,不行就吃兩頓。
  6. 該紀錄片播出後,攤主們的生意一個個火了起來,陳英傑給他們建了一個羣,他關心攤主們看完後的感受 [1] 
  7. “您幾位啊”“咱家特色”“吃不吃辣”“不夠再點”等這些都是《人生一串第二季》中每一集的片名。有意思的是,若將片名串在一起,就像是走進燒烤店時,老闆招待客人的一套程序。這是主創團隊的一點小心思 [20] 
  8. 陳英傑在琢磨《人生一串第一季》文案時,他在短短的幾天內胖了十幾斤,到了《人生一串第二季》收工,他又瘦了回去,他覺得這是樓下健身房的功勞。因為他不能再胖了,再那麼幹下去,估計就要告別職業生涯了。
  9. 《人生一串第二季》的攝製組去鐵嶺取材,開始選出了9家,一路吃下來味道都不錯,但最後入選的只有第9家,因為前8家裝修都很時尚,只有第9家,鋪着大炕,食客進門上炕,喝着酒擼着串,才有地方特色。
  10. 《人生一串》改變了許多燒烤店的命運,第一季的店普遍生意好了,有的小攤變店面了,有的則是小店變大店了,茄子妹還有了孩子。《人生一串第二季》把這些變化剪進了片頭,給惦記他們的觀眾一個交代。
  11. 在《人生一串》兩季的拍攝中,攝製組和燒烤店老闆之間一直沒斷了聯繫。他們還各自組建了一個微信羣,陳英傑曾試圖讓兩個羣合併,結果誰都不答應 [21] 
  12. 因為疫情的反覆,給《人生一串第三季》的拍攝設下不少難題,也讓燒烤攤的營業也麻煩不斷。特別因取材輾轉全中國各地的導演張嶽明,幾次因為突然的疫情被困在高速之上。
  13. 陳英傑思索過作為一個時代的相冊,《人生一串第三季》是否也應該留下疫情的某些痕跡,表明這片土地的人們曾遭受過巨大的創傷。但思量之下,片中對其的描述也只是點到即止。因為這事兒,太容易去煽情了,拿捏不好,片中的煙火氣也沒有了 [22] 

人生一串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獲得獎項
獲獎方
獲獎情況
2018年
第26屆世界科學與紀實製作人大會特別推薦獎
《人生一串第一季》
獲獎 [10] 
中日韓電視製作人論壇中國代表作品獎
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電視節目展評展播的最佳作品獎
第24屆中國紀錄片最佳網絡人氣作品獎

人生一串發行信息

  • 播出平台
分季
播出平台
首播日期
播出時間
播出情況
第一季
2018年6月20日
每週三20:00
全網獨播
2019年7月3日
每週三21:10
衞視重播
第二季
bilibili
2019年7月10日
每週三20:00
全網獨播
第三季
2021年11月17日
參考資料 [3]  [14]  [20] 

人生一串作品評價

從西南小鎮到東北縣城,從西北邊疆到東南沿海,紀錄片《人生一串》以充滿“油煙”的鏡頭,接地氣的幽默解説,十分生動地展現了深夜路邊的那份愜意、熱辣也平凡的市井人生。《人生一串》所聚焦的燒烤主題,十分精準地挑動了觀眾舌尖的味蕾、喚醒了他們胃的記憶。對於一部走心的文化作品而言,內裏所含的“煙火氣”,絕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還有藉由食物所串起的生活滋味。的確,深夜食堂不僅僅是果腹,更重要的是品嚐美食和交往。而燒烤,正是其中的集大成者。紀錄片的宣傳詞,所謂“敬我們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其實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去吃燒烤,更深層的含義是在向觀眾們平凡的生活致敬——這裏有“最長情的告白”,也有“最脱俗的情調”,更有“關於時間的味道”。該片既有真誠的創作態度,亦不乏對真實的表現力、對生活的洞察力 [11] (《人民日報》評)
生活化的表達、高質量的視聽語言是《人生一串》的亮點。它以平易近人的視角聚焦在燒烤這類平民美食上,同時又用電影級的手法呈現了燒烤的煙火氣,以及製作和食用燒烤的人 [10] (財報網評)
《人生一串第一季》在題材上就比一味模仿《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類紀錄片佔得了先機。捨棄精心設計的鏡頭美感,真實還原燒烤攤上的市井風貌,這樣寫實的畫面更易使觀眾產生心理的共鳴。無論是拒絕擺拍的態度還是對小攤和食客進食的真實還原,以及保留具有燒烤氣質的粗糲畫面,都表現出了創作者對燒烤中煙火氣和市井氣的充分理解。而通過該紀錄片,我們可以看到市井氣和煙火味不僅僅停留在創作理念中,更在創作內容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該片利用説書般的調侃語調,不僅使得該片整體顯得更加接地氣,同時給該片增加了一種詼諧幽默的味道。無論是調侃式的解説詞還是與之搭配的説書般的配音,都充分展現出市井生活中的詼諧幽默。《人生一串第一季》也是藉助細節的魅力為觀眾呈現出一種別樣的視覺感受。通過表現嘴部細節,更加全面地調動起了觀眾的口腹之慾,使得觀眾的口水為它流了一地。無論是從視角選取還是人物設置,以及對於細節方面的處理,《人生一串第一季》都緊密圍繞着“煙火氣”和“市井味”展開,在展現原生態的同時又以調侃式的解説詞將美食、“市井英雄”串聯在一起,再加上嘴部特寫的反覆運用,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特色 [12] (《視聽》評)
《人生一串第二季》雖着力刻畫食物,但並不意味着它刻意排斥食物背後的故事,只是它努力做到了不煽情、不刻奇、不喧賓奪主。很多觀眾一開始只是接受味蕾的誘惑,可一不留神就發現,走腎走着走着,就走了心。就比如第一集《您幾位啊》最後講到西南交大峨眉校區月牙山燒烤,食客主要是大學生,很自然地從燒烤攤的聚餐過渡到大學的友情、困惑與別離,令人心有慼慼。《人生一串第二季》不僅對於美食有更豐富的呈現,它還善於從老闆與老闆娘的互動發現真正妙趣橫生的市井氣。《人生一串第二季》好看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美食背後的市井煙火氣,和“油滋滋的生命力” [7] (《新京報》評)
《人生一串第三季》延續了前兩季節目“市井”的定位,整部作品仍然“煙火氣”十足,節目內容也依舊聚焦於天南海北的燒烤寶藏,以及寶藏燒烤背後,人們平凡卻動人的故事。觀眾們能在這部作品中,感受到來自街頭巷尾的饕餮盛宴,也能觸摸到美食背後的人間真情。該節目主創團隊全員結集,仍然聚焦於天南地北的特色烤串,以及烤串背後的人生故事,不禁讓不少觀眾驚呼“爺青回”。從南方的彩雲之南到北方的齊魯大地,《人生一串第三季》展示出縱越3000多公里,來自祖國南北兩地不同的燒烤特色,也展現出燒烤背後的人生故事。美食足以在夜晚讓食客感受到足夠的温暖,而美食背後的故事,則會讓聽眾燃起對生活的信心 [14] (北青網評)

人生一串作品爭議

錢鋒炭缸燒烤總店 錢鋒炭缸燒烤總店
位於吉林長春的錢鋒炭缸燒烤總店是《人生一串》中眾多燒烤店之一。在《人生一串》拍攝後的第二天,燒烤店經營人郭萬強申請註冊了“人生一串”商標。郭萬強在拍攝完成後,於2017年1月24日,在43類申請了“人生一串”商標,後2019年再次申請多個“人生一串”文字及圖形商標,並擴大商標註冊類別至16類、20類、25類等,共申請28個。並於2019年4月開設了以“人生一串郭萬強吊爐燒烤店”為店名的新店,“人生一串”四個字被廣泛用於店裏招牌、菜單等處。同時,該店還通過大眾點評網等線上平台發佈廣告,自稱“人生一串住邦廣場店”、“人生一串全國總店”“人生一串燒烤線下體驗店”,發展加盟。
2020年4月,紀錄片《人生一串》的出品方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旗幟(上海)數字傳媒有限公司以擅自使用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為由,將郭萬強的燒烤店和大眾點評網的經營方上海漢濤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訴至上海浦東新區法院,並向燒烤店索賠500萬元。
2020年9月份,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以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系以不正當手段註冊為由,對郭萬強所持有的“人生一串”商標作出無效宣告。對此,郭萬強針對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決定已提起行政訴訟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