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亨利·帕克斯

鎖定
亨利·帕克斯(英語:Henry Parkes,1815年5月27日—1896年4月27日),澳大利亞政治家、澳大利亞國父。
亨利·帕克斯出生於英格蘭,1839年移居澳大利亞。曾發起運動反對英國將囚犯送往澳大利亞(1849~1852)。曾為澳大利亞各州的聯盟和推行強制義務教育作出了貢獻。1872~1891年間曾5次出任新南威爾士州總理,將新南威爾士建成自由貿易區,修建鐵路和公共設施,限制中國移民,1891年因拒絕接受八小時工作制而倒台 [1]  。著有自傳《澳大利亞歷史形成中的50年》、《澳大利亞人看英國》、《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等和六卷詩歌集。
1896年4月27日,亨利·帕克斯在家中病逝,享年80歲。
中文名
亨利·帕克斯
外文名
Henry Parkes
別    名
澳大利亞國父
國    籍
澳大利亞
出生日期
1815年5月27日
逝世日期
1896年4月27日
職    業
政治家
主要成就
澳大利亞各州推行強制義務教育作出了貢獻
出生地
英格蘭
代表作品
著有自傳《澳大利亞歷史形成中的50年》
《澳大利亞人看英國》

目錄

亨利·帕克斯生平

1890年左右的亨利·帕克斯與女兒 1890年左右的亨利·帕克斯與女兒
亨利·帕克斯的出生地 亨利·帕克斯的出生地
亨利·帕克斯(Henry Parkes,1815-1896),澳大利亞國父,在世之日,倫敦泰晤士報就形容他是澳大利亞政壇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一八一五年出生在英格蘭的帕克斯曾經是一名熟練的技工。一八三九年,他與全家移居澳大利亞。生意上的不順利並沒有妨礙他對政治的興趣,教育程度低也沒有阻止他成為一名新聞撰稿人。他積極倡導了實現普選權的運動,使每個成年男子都擁有選舉的權利。從一八五零年到一八五八年,他經營了“帝國新聞報”,並親自擔任編輯,宣揚自由派的主張。一八五四年,他首次當選為新南威爾士立法委員會委員。兩年之後,他成為新議會的議員。從此他成為新南威爾士政壇上的一位風雲人物,曾經連續五屆出任新南威爾士殖民地政府的總理。一八六六年,他提出了公立學校法規,給予政府部門訓練、任命和辭退教師的權力。同時他還提出了醫院管理法規,給予政府視察和監督醫院工作並僱傭經過訓練的護士的權力。所有這些法規順利獲得了議會的批准。有人評價説,他的演説有種演員般的激情,而他長長的白髮和連鬢鬍鬚又給人一種基督門徒般的感覺,使他擁有了眾多的追隨者。一八七七年,他被英帝國封為騎士
然而對政治的熱情也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連續兩次生意破產,債台高築,幾乎被控欺詐罪,並因此而被迫從議會中辭職。但是他不久之後就又捲土重來,在朋友和選民的支持之下重新當選議員。
亨利·帕克斯 亨利·帕克斯
一八八七年,他首次提出將新南威爾士更名為“澳大利亞”的構想,但他這一希望擺脱英國殖民地影響的努力沒有獲得成功。帕克斯並沒有氣餒,他繼續積極推動使各殖民地聯合組成一個國家的理想。一八八九年,他在滕特菲爾德藝術學校發表了歷史性的演説,呼籲各殖民地代表聚集一堂制定一部成立聯邦議會、建立一個統一國家的憲法。他也因此被譽為“澳大利亞聯邦之父”。
一八九零年,帕克斯在墨爾本召開了聯邦會議。這次會議成為第二年在悉尼舉行的“澳大利亞全國代表大會”的預備性會議。悉尼的會議通過了第一部憲法草案。帕克斯在會議上提出了“澳大利亞聯邦”這一國名,獲得了各地代表的一致支持。一八九七到一八九八年的澳大利亞聯邦會議正式採納了這一國名,可惜帕克斯那時已經不在人世,未能親眼看到這一天的到來。

亨利·帕克斯紀念

5澳元上的亨利·帕克斯 5澳元上的亨利·帕克斯
一八九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帕克斯病逝於悉尼的家中,享年八十歲。他一生結了三次婚,頭兩次婚姻中他的妻子都病逝。為了紀念他,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的聯邦議會所在地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帕克斯區。新南威爾士西部地區也有一座城鎮以他的名字命名。在他逝世一百週年時,澳大利亞皇家鑄幣廠發行了以他的肖像鑄造的一澳元硬幣,並正式將他稱為“聯邦之父”。澳大利亞又發行了印有他的肖像的五澳元紙幣,以紀念他對澳大利亞歷史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資料
  • 1.    《世界近代史辭典》編委會.《世界近代史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