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歷山卓燈塔

鎖定
亞歷山卓燈塔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由托勒密王朝第一代法老托勒密一世下令建造。此前托勒密一世鑑於亞歷山卓港晚上的昏暗,因此下令建造了這座燈塔,作為方向標為夜晚行駛的船隻導航。燈塔建成後,逐漸因戰爭和自然災害而嚴重毀壞,到了公元十五世紀,僅存的大理石制塔基也被拉走修建了城堡。
中文名
亞歷山卓燈塔
外文名
Alexandria Lighthouse
類    型
燈塔
含    義
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亞歷山卓燈塔亞歷山卓燈塔-建造背景

公元前332年,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埃及尼羅河口西面建立一個古城——亞歷山卓 。
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埃及托勒密 (Ptolemy) 王朝開始興起,亞歷山卓便成為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並因此而繁榮起來,再加上亞歷山卓位於亞洲、非洲及歐洲三個洲的接合位置,亦能通往尼羅河地中海的港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但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往來船隻常因迷航而觸礁沉沒,人們叫苦連天。在亞歷山大大帝死後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稱霸埃及,並建都於亞歷山卓。有鑑於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築師Sostratus及亞歷山大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在港口附近的法洛斯島上興建了這座燈塔。
因此亞歷山卓燈塔又稱為法洛斯燈塔。燈塔於公元前290年竣工。當建造燈塔時,人們都説:“我們以它為傲,以其充滿財富智能與學識為傲,這座燈塔將為上古世界放射新光芒。”歐洲人因見亞歷山卓燈塔的宏偉,以希臘神話的英雄“法洛斯”來稱呼它。

亞歷山卓燈塔亞歷山卓燈塔-建造位置

亞歷山卓燈塔位於埃及(Egypt)的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又稱亞歷山大港)約1公里的法洛斯島(island of Pharos)東邊約1.2公里遠的岩礁上。
亞歷山卓是埃及僅次於開羅的第二大城,也是埃及第一大港。這座港埠是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於公元前332年征服埃及時,下令建築師迪諾拉提茲在尼羅河下游三角洲地帶,包括北起瓦洛斯島,南至瑪裏特湖的廣大地區規劃的。

亞歷山卓燈塔亞歷山卓燈塔-外觀結構

一位阿拉伯旅行家在他的筆記中這樣記載着:“燈塔是建築在三層台階之上,在它的頂端,白天用一面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以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法洛斯燈塔共分三層。
尤福斯的《入門書》詳細記載了燈塔的形狀。燈塔分為三層,第一層為正方形的四角柱,高56米(183尺),四角準確地朝着東南西北,每角分別豎立着屈東(Triton)像。第二層為八角形,高18米(60尺),第三層是圓椎形,高7米(24尺),最上面為圓錐形屋頂,矗立着海神波賽頓(Poseidon)的雕像。
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燈塔的高度,傳説整座燈塔有140公尺高(一幢現代四十層高的建築物)。 燈塔依靠燃燒柴油,把光線集中於後方的青銅制的反射鏡,以旋轉360度反射出去照耀大海,據説其亮度可照耀56公里外,海上的人憑着光線,以確認亞力山卓的位置。

亞歷山卓燈塔亞歷山卓燈塔-主要功能

鑑於亞歷山大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興建了這座燈塔,為進出的船隻指引航道
除此以外,它更具防衞及偵察功能,塔內設有三百多間房間,可以駐紮相當的軍隊,一旦有敵人自海上來襲,燈塔內的軍隊便可在短時間內出海迎擊,避免城中的建設毀於戰火。
值得一提的是,燈塔儘管140公尺高,卻沒有階梯,燃油及補給品是依靠騾子沿着螺旋狀斜坡上去的。以古代航海技術的落後,能夠建造出如此規模的燈塔,實屬不易。

亞歷山卓燈塔亞歷山卓燈塔-消失因由

15世紀建造在燈塔遺址上的蓋特貝城堡
後來新的統治者遷都開羅(Cairo),燈塔開始失修。亞歷山卓燈塔建成後的1000多年中,燈塔“兢兢業業”指引着每一艘進出港口的船隻,但人類卻“恩將仇報”,毀壞了“勞苦功高”的亞歷山卓燈塔。
公元850年左右,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和回教徒發生戰爭,燈塔給予回教軍莫大幫助,因此羅馬派出間諜往亞歷山卓港的回教主阿爾華特的宮裏散佈謠言,説燈塔下有大量寶藏,令人們爭相拆毀燈塔尋寶,貪婪的人們給亞歷山卓燈塔帶來了難以修復的創傷。雖然回教徒曾嘗試修復,但因弄壞燈塔內的青銅反射鏡而作罷。
15世紀建造在燈塔遺址上的蓋特貝城堡隨着遷都開羅(Cairo),經濟地位轉移,燈塔在日久失修下寂寞地站立在原地;公元956、1303及1323年的三次大地震差不多將整座燈塔摧毀,公元1375年的大地震更是它的致命傷。
公元1480年,遺址的大理石塊被改用興建碉堡,亦步其已被摧毀的五個遺蹟後塵,成為除了現存的金字塔外,最後一個消失的奇觀。
自此以後,人們只有知有亞歷山卓燈塔之名,卻不知它座落何地,也不知它的形狀如何。現今矗立在燈塔地基上的是馬木路克王朝,基亞北蘇丹所建的中古碉堡,但高度只有燈塔的五分之一,四周觸目的,盡是上古石塊堆砌的中古城牆。

亞歷山卓燈塔亞歷山卓燈塔-考古研究

16世紀繪製的燈塔想象圖
亞歷山卓燈塔存在於世上一段頗長的時間,可能曾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凱撒、克麗奧派特拉、安東尼等人的船隻,發揮了引導的功能;同時它更是燈塔的始祖,現代燈塔的建造,或多或少也會受到它的影響,雖未有它的精雕細琢,巧奪天工,但形態上也會有幾分相似;甚至現代歐洲人也會稱燈塔為“法洛斯”。
16世紀繪製的燈塔想象圖科學家在亞歷山卓港進行過多次的挖掘工程,其中於1996年的一次挖掘中,法國的專家聲稱在亞歷山卓港的海底發現了大規模的古代遺蹟,調查隊亦發現了法老雕像的頭部,工作人員以金屬器具先固定法老的頭部,再運用汽球將雕像送上水面,而這次調查是在法洛斯燈塔的可能所在位置進行,只要將雕像的頭部與旁邊的工作人員相比,就可以想象到此雕像的巨大。
同時亦發現出古代的道路及鋪設道路的鋪石痕跡。調查人員發現於古代時沉入海中的雙耳長頸瓶 (Amphora),這是古希臘的一種壺, 壺上有兩個手把,用作運送葡萄酒等交易貨品。隨着這些發現外,多次的調查已經發掘出數以千計的遺蹟,而發掘出來的遺蹟大多有幾噸至幾十噸重,從這些遺蹟中,我們慢慢可以想象到神秘的法洛斯燈塔的外觀。
由於亞歷山卓的繁榮,以及古代行船定向技術的落後,可以想象到照耀着整個港口的法洛斯燈塔對於保護古代船員的生命佔了一個極重要的地位。後世的人類能否對亞歷山卓燈塔有更清楚的認識,在於政府及專家會否重視對亞歷山卓港的發掘。如果亞歷山卓港的發掘能有進一步的發展,就可以把更多的建築物特色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