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互文性

(文本理論)

鎖定
在文學研究領域,“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一般指不同文本之間的相互關係,通常也稱為“文本間性”。這一概念最早由法國符號學家茱莉亞·克利斯蒂娃( Julia Christeva)提出。 [1] 
中文名
互文性
外文名
Intertextuality
性    質
文本理論
源    自
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
基    礎
破壞邏各斯中心主義

目錄

互文性理論介紹

茱莉亞·克利斯蒂娃認為,一個文本總會同別的文本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關聯。任何一個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遺蹟或記憶的基礎上產生的,或是在對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換中形成的,因為任何一部文學作品總是浸潤在該民族的文學、哲學、宗教、傳統、習俗、傳説等構成的文化體系之中,同時又與世界上別的民族文化有着相互影響、借鑑、交融等千絲萬縷的聯繫。
總會與前人或同時代的人的思想或話語發生種種直接或間接的文字姻緣。由此可以認為,“互文性包含了某一文學作品對其他文本的引用、參考、暗示、抄襲等關係,以及所謂超文本的戲擬和仿作等手法。進一步而言,互文關係包含了對於特定意識形態文學傳統的繼承和回憶,以及對於文本作為素材所進行的改變與轉換方式”。羅蘭巴特( Roland barthes)後來提出,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每一篇文本都是在重新組織和引用已有的言辭”。
參考資料
  • 1.    邱大平著,當代翻譯理論與實踐新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05,第20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