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解構主義

鎖定
解構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以法國哲學家德里達為代表提出的一個哲學術語,基於對語言學中的結構主義的批判,德里達在《論語法學》一書中正式提出了“解構主義”的理論,是對早期“結構主義”和“符號學”等哲學理念的一種修正和新的發展。 [2] 
中文名
解構主義
外文名
Deconstructivism
概    述
60年代緣起於法國
簡    介
一種設計風格的探索興起
背    景
重估一切價值
建築理論
運用相貫、偏心、反轉、迴轉等
解構策略
可重複性和不考慮講話人之意圖性

解構主義簡介

解構主義作為一種設計風格的探索興起於20世紀80年代,但它的哲學淵源則可以追溯到1967年。當時一位哲學家德里達(Jacque Derrida,1930——2004)基於對語言學中的結構主義的批判,提出了“解構主義”的理論。他的核心理論是對於結構本身的反感,認為符號本身已能夠反映真實,對於單獨個體的研究比對於整體結構的研究更重要。在海德格爾看來,西方的哲學歷史即是形而上學的歷史,它的原型是將“存在”定為“在場”,藉助於海德格爾的概念,德里達將此稱作“在場的形而上學”。“在場的形而上學”意味着在萬物背後都有一個根本原則,一箇中心語詞,一個支配性的力,一個潛在的神或上帝,這種終極的、真理的、第一性的東西構成了一系列的邏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邏各斯門下,遵循邏各斯的運轉邏輯,而邏各斯則是永恆不變,它近似於“神的法律”,背離邏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謬誤。
雅克·德里達 雅克·德里達
而德里達及其他解構主義者攻擊的主要目標正好是這種稱之為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思想傳統。簡言之,解構主義及解構主義者就是打破現有的單元化的秩序。當然這秩序並不僅僅指社會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會道德秩序、婚姻秩序、倫理道德規範之外,而且還包括個人意識上的秩序,比如創作習慣、接受習慣、思維習慣和人的內心較抽象的文化底藴積澱形成的無意識的民族性格。反正是打破秩序然後再創造更為合理的秩序。
解構主義是對現代主義正統原則和標準批判地加以繼承,運用現代主義的語彙,卻顛倒、重構各種既有語彙之間的關係,從邏輯上否定傳統的基本設計原則(美學、力學、功能),由此產生新的意義。用分解的觀念,強調打碎,疊加,重組,重視個體,部件本身,反對總體統一而創造出支離破碎和不確定感。

解構主義背景

19世紀末,尼采宣稱“上帝死了”,並要求“重估一切價值”。他的叛逆思想從此對西方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一股質疑理性、顛覆傳統的思潮尼采哲學成為解構主義的思想淵源之一。另外兩股啓迪和滋養了解構主義的重要思想運動,分別是海德格爾的現象學以及歐洲左派批判理論。1968年,一場激進學生運動席捲整個歐美資本主義世界。在法國,抗議運動被稱作“五月風暴”。可悲的是,這場轟轟烈烈的革命曇花一現,轉眼即逝。在隨之而來的鬱悶年代裏,激進學者難以壓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轉向學術思想深層的拆解工作。不妨説,他們明知資本主義根深蒂固、難以搖撼,卻偏要去破壞瓦解它所依賴的強大發達的各種基礎,從它的語言、信仰、機構、制度,直到學術規範與權力網絡。
解構主義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為了反對形而上學、邏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閉僵硬的體系,解構運動大力宣揚主體消散、意義延異、能指自由。換言之,它強調語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戲,哪怕這種自由僅僅是一曲“帶着鐐銬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構主義又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理論。用德里達的話説,解構主義並非一種在場,而是一種跡蹤。它難以限定,無形無蹤,卻又無時無處不在。換言之,解構主義一旦被定義,或被確定為是什麼,它本身隨之就會被解構掉。解構的兩大基本特徵分別是開放性和無終止性。解構一句話、一個命題、或一種傳統信念,就是通過對其中修辭方法的分析,來破壞它所聲稱的哲學基礎和它所依賴的等級對立。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看到,解構主義所運用的邏輯、方法與理論,大多是從形而上學傳統中借用的。如此看來,解構主義不過是一種典型的權宜之計,或是一種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對抗策略。
1968 年“五月風暴”之後 [3]  , 西方馬克思主義和存在主義、結構主義等原先流行的思潮突然在知識界失去影響力。福柯、巴爾特、德里達等人發展起了被人稱為“後結構主義”的哲學。後結構主義既是結構主義的延續 , 又是對結構主義的否定。後結構主義者仍然堅持了結構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 , 如個體服從整體、結構的社會性和非意識性等 ; 他們也接受了結構主義反人道主義的立場。但他們對傳統進行了更徹底的批判 , 認為結構主義仍屬於追求統一性和單一本質的傳統。他們從對結構的認可轉向否定、消解結構的態度。後結構主義之“後”的意義是超越 , 因此又自稱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思潮蔓延於西方文化界 , 與文學、藝術、歷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領域的後現代主義思潮合流。後現代主義原來並不是一種哲學思潮 , 它的主要成分是後現代的文學藝術 ( 包括建築的藝術風格 ) 和後工業社會的社會科學。只是在解構主義的哲學加入了後現代主義的行列之後 , 它才成為廣泛的社會思潮和文化氛圍。

解構主義建築理論

希利斯·米勒 希利斯·米勒
也許耶魯批評學派中的激進分子希利斯·米勒在這一問題上闡述得更為形象一點,他説:“解構一詞使人覺得這種批評是把某種整體的東西分解為互不相干的碎片或零件的活動,使人聯想到孩子拆卸他父親的手錶,將它還原為一堆無法重新組合的零件。一個解構主義者不是寄生蟲,而是叛逆者,他是破壞西方形而上學機制,使之不能再修復的孩子。”德里達以《文字語言學》《聲音與現象》《書寫與差異》三部書出版宣告解構主義的確立,形成以德里達、羅蘭·巴爾特福科、保爾·德·曼等理論家為核心並互相呼應的解構主義思潮。解構主義直接對人類文化傳播載體--語言提出了挑戰。德里達以人的永恆參與為理由,認為寫作和閲讀中的偏差永遠存在。他把解除“在場”作為理論的思維起點,以符號的同一性的破裂,能指與所指的永難彌合,結構中心性顛覆為"差異性"的意義鏈為自己理論的推演展開。
歐陸哲學與文學批評中,解構主義是一個由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德希達所創立的批評學派。德希達提出了一種他稱之為解構閲讀西方哲學的方法。大體來説,解構閲讀是一種揭露文本結構與其西方形上本質(Western metaphysical essence)之間差異的文本分析方法。解構閲讀呈現出文本不能只是被閲讀成單一作者在傳達一個明顯的訊息,而應該被閲讀成在某個文化或世界觀中各種衝突的體現。一個被解構的文本會顯示出許多同時存在的各種觀點,而這些觀點通常會彼此衝突。將一個文本的解構閲讀與其傳統閲讀來相比較的話,也會顯示出這當中的許多觀點是被壓抑與忽視的。
解構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個文本中的二元對立(比如説,男性與女性、同性戀與異性戀),並且呈現出這兩個對立的面向事實上是流動與不可能完全分離的,而非兩個嚴格劃分開來的類別。而這個的通常結論就是,這些分類實際上不是以任何固定或絕對的形式存在着的。
解構主義在學術界與大眾刊物中都極具爭議性。在學術界中,它被指控為虛無主義、寄生性太重以及根本就很瘋狂。而在大眾刊物中,它被當作是學術界已經完全與現實脱離的一個象徵。儘管有這些爭議的存在,解構主義仍舊是一個當代哲學與文學批評理論裏的一股主要力量。
解構在建築上:解構主義建築師設計的共同點是賦予建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而且與現代主義建築顯著的水平、垂直或這種簡單集合形體的設計傾向相比,解構主義的建築卻運用相貫、偏心、反轉、迴轉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運動感的形態的傾向。
解構主義最大的特點是反中心,反權威,反二元對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論。德里達本人對建築非常感興趣,他視建築的目的是控制社會的溝通,交流,從廣義來看,建築的目的是要控制經濟,因此,他認為新的建築,後現代的建築應該是要反對現代主義的壟斷控制,反對現代主義的權威地位,反對把現代建築和傳統建築對立起來的二元對抗方式。
建築理論家伯納德-屈米的看法與德里達非常相似,他也反對二元對抗論,屈米把德里達的解構主義理論引入建築理論,他認為應該把許多存在的現代和傳統的建築因素重新構建利用,以更加寬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來建構新的建築理論構架。他是建築理論上解構主義理論最重要的人物,起到把德里達,巴休斯的語言學理論,哲學理論引申到後現代時期的建築理論中的作用。
另外一個重要的發展了建築的解構主義理論的人是埃森曼。他認為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在建築設計實踐上,建築僅僅是“文章本體”(TEXT),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語法,語義,語音這些因素使之具有意義。他是解構主義建築理論的重要奠定基礎的人物。他與德里達保持長期的通訊聯繫,大量的書信往來,加深瞭解構主義在建築中的發展,應用的理論探討水平,奠定了重要的應用基礎。他們所研究的中心意義是如何通過建築構件之間的關係,通過符號來傳達的。他們認為,通過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的理論,意義是根本沒有可能完全充分地表達的。因此他們對於理論研究,對於評論在建築發展中的作用表示懷疑。
解構主義建築理論的中心內容之一就是建築的主要問題是意義的表達,而表達意義的建築有時候是不可信賴的,有時候是會誤解誤譯的。因此,建築傳達的意義並不可靠,一個符號有時候會傳達不同的好幾個意義,這樣,建築家如何能夠使他所希望傳達的意義表現出來,如何能夠代表社會社區表達意義呢?根據後結構主義語言學的研究,語言是不可靠的,那麼如何建立所謂的“建築語言”呢?對於歷史的態度,對於歷史建築的立場,由於語言的不可靠性,也出現了問題,那麼在建築中有什麼是真正可靠,可以傳達意義的呢?這一系列問題,都是解構主義建築家經常考慮的。
解構主義是在現代主義面臨危機,而後現代主義一方面被某些設計家所厭惡,另一方面被商業主義濫用,因而沒有辦法對控制設計三、四十年之久的現代主義-國際主義起到取而代之的作用時,作為一個後現代時期的設計探索形式之一而產生的。在建築上最先開始,重要的代表人物有FrankGehry,BernardTschumi,PeterEisenman,ZahaHadid,DanielLiberskind,CoopHimmelblau等人。其中影響最大的是FrankGehry,他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解構主義的建築設計家。

解構主義解構策略

埃森曼 埃森曼
身為海德格爾在法國的思想傳人,德里達一方面深受海德格爾反形而上學、反邏各斯主義的理論影響,另一方面,他又廣納新學,另闢蹊徑,大膽從語言學、符號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了針對邏各斯中心論的一整套消蝕瓦解的策略。這就有了他20世紀60年代中期名揚天下的解構主義。德里達的解構理論內容冗雜,前後矛盾,難有明確公認的統一解釋。然而,其中最為關鍵的一些概念與方法,諸如反邏各斯中心論、延異、替補等,需要一一細加説明。批判邏各斯中心 根據上述海德格爾的邏各斯批判,我們已經大概瞭解,西方形而上學思想傳統發端於柏拉圖對於古希臘邏各斯問題的強行曲解。在柏拉圖及其弟子看來,真理源於邏各斯(Logos),即真理的聲音,或上帝之言。這種邏各斯主義認為,世上萬物的存在都與它的在場緊密相聯。為此,最理想的方式應當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儘量避免語言的媒介。但這偏偏又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要求語言應該儘量透明,以便人類能夠通過自身的言語(speech),自然而然地成為真理的代言人。換言之,邏各斯主義認為,言語與意義(即真理,上帝的話)之間有一種自然、內在的直接關係。言語是講話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號。據此,邏各斯主義也被後人稱為“語音中心論”(phonocentrism)。與此同時,書面文字(writing)則傳統地被認為是第二位的,是一種對於聲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緒爾(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種“聲音的意像”。書面文字作為能指,則是由聲音轉化而來的。
言語優於文字的另一體現,是講話人的“在場”。講話人在現場,可以準確地解釋其“意圖”,避免歧義。與之相對,文字只是一系列的符號,由於講話人的不在場,它們很容易引起誤解。
德里達的重要性,就在於他在海德格爾批判基礎上,針對上述邏各斯中心論的種種戒律提出了積極有效的顛覆解構方法。他聲稱書寫文字並不見得天生就低劣於語言發音,為了打破傳統的“語音中心”偏見,他力圖建立一種”文字學”,以便突出並確認書寫文字的優越性。這種文字優越性,首先表現在它在符號學意義上的“可重複性”(iterability)。
德里達 德里達
德里達認為,可重複性乃是符號存在的前提條件。只有當一個符號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都被認作為“相同”時,符號才能夠成其為符號。符號的另一必備條件是:當聽話人對最初講話人的意圖一無所獲時,同樣也能借助於符號系統瞭解其意圖。換言之,符號應該在不考慮講話人的意圖的情況下,依然能被人們正常地加以理解和接受。
符號上述的兩個必備特徵,即“可重複性”和“不考慮講話人之意圖性”,驗證了德里達所説的文字優越。在更大的範圍説,總體文字包括了整個語言學的符號系統,因而它也是狹義上的言語和文字賴以存在的基本條件。這便是德里達所謂的“元書寫”(arch-writing)。元書寫概念一經確立,必然打破邏各斯主義的語音中心説。

解構主義思想評述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
德里達是二十世紀後半期解構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也是哲學史上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支持者認為他的理論有助於反對人類對理性的近乎偏執的崇拜,有助於打破形而上傳統對真理、本體的僵化認識,有助於打破形形色色的壓制差異和活力的權威和中心。反對者認為,既然德里達相信語言沒有確定的意義,真理只是人的臆造,勢必導致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德里達的理論確實充滿了矛盾,也提供了多種解讀的可能性,但要更充分地把握它的要義,就必須把它置於二十世紀的歷史語境乃至整個西方哲學傳統來考察。
解構主義的出現與二十世紀人類在哲學、科學和社會領域發生的深刻變動密不可分。從哲學內部的發展看,從康德等人開始,就有從本體論轉向的趨勢。哲學家們越來越對人類把握宇宙本體的能力感到懷疑。康德雖然試圖用先驗的思維形式來彌合人的經驗與物自身之間的鴻溝,但仍然充滿了疑惑。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對形而上問題更缺乏興趣,佔統治地位的是實證主義、實用主義和意志哲學。尼采重估一切價值和超善惡的姿態對傳統哲學的衝擊尤其劇烈。到了二十世紀,形而上問題幾乎從哲學中消失。現象學將本體問題懸置起來,更多的哲學流派則受語言學轉向的影響,探討的領域已經轉到語言本身。當發軔於索緒爾的現代語言觀通過結構主義運動滲透到人文科學的方方面面,對結構的痴迷就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對真理的追尋。
解構主義脱胎於結構主義,它認為後者仍未擺脱傳統的形而上學,因而有必要對後者進行揚棄。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突破也對人類思維產生了深刻影響。傳統哲學是建立在一種“客觀觀察者”的假定前提基礎上的,也即是假定有一個觀察者(人的理性或者神)能夠從世界外部“客觀”地觀察,這種觀察活動不會對世界施加任何影響。哲學家們相信存在客觀的、超時空的、確定的真理,正是由此而來的。量子力學的出現粉碎了這種虛擬的客觀性。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表明,作為觀測者的人或者儀器在觀測對象的同時已經干預並改變了對象的存在狀態,客觀的測量是不存在的,主觀和客觀其實是不可分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概念上的區別。傳統哲學還認為,宇宙是遵循拉普拉斯決定論的,因而從理論上講可以一勞永逸地找到支配世界的原則或真理。量子力學和混沌理論否定了這一觀念。在微觀粒子領域,發揮作用的是概率決定論,每一次具體的結果都是不可預測的。混沌理論指出,很多系統對具有對初始條件的極端敏感性,初始條件的細微差異都將導致天壤之別的結果。另外,傳統哲學把物質、時間和空間看成實體,但相對論卻指出,時間和空間只是物質的屬性,物質又等價於能量,所以,作為實體的物質不存在,相對論用“事件”代替了“物質”。總之,二十世紀物理學的基本走向就是關係取代了實體。德里達用無形的“蹤跡”取代有形的“符號”,用“文本間性”打破了封閉的文本,與物理學的走向是一致的。
德里達曾指出,解構主義並不是要取代結構主義或者形而上傳統,也取代不了。因此,對待解構主義的最好態度不是把它當作教條,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反觀傳統和人類文明的意識。解構主義反對權威,反對對理性的崇拜,反對二元對抗的狹隘思維,認為既然差異無處不在,就應該以多元的開放心態去容納。在對待傳統的問題上,解構主義也並非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是一種砸爛一切的學説。恰恰相反,解構主義相信傳統是無法砸爛的,後人應該不斷地用新的眼光去解讀。而且,即使承認世界上沒有真理,也並不妨礙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闡釋確定自己的理想。解構主義是一種“道”,一種世界觀層次的認識,而不是一種“器”,一種操作的原則。所以,把解構主義作為文本分析策略的耶魯學派最終走入了一條死衚衕,而解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卻滲透到了很多自認為繞過了解構主義的思潮和流派裏面,比如女權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等。岳飛説:“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們對待解構主義,也應作如是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