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乳薊

鎖定
乳薊(英文名:Milk Thistle),是雙子葉植物綱菊科水飛薊屬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亦稱洋白薊、牛奶薊、北美奶薊草,具有抗氧化功能,能保護肝臟細胞免受自由基破壞,在歐洲曾利用乳薊治療肝病。
中文名
水飛薊
別    名
乳薊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菊目
菊科
水飛薊屬
分佈區域
歐洲、地中海地區、北非及亞洲中部
二名法
Silybum marianum

乳薊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2米。莖直立,分枝,有條稜,極少不分枝,全部莖枝有白色粉質覆被物,被稀疏的蛛絲毛或脱毛。蓮座狀基生葉與下部莖葉有葉柄,全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達50釐米,寬達30釐米,羽狀淺裂至全裂;中部與上部莖葉漸小,長卵形或披針形,羽狀淺裂或邊緣淺波狀圓齒裂,基部尾狀漸尖,基部心形,半抱莖,最上部莖葉更小,不分裂,披針形,基部心形抱莖。全部葉兩面同色,綠色,具大型白色花斑,無毛,質地薄,邊緣或裂片邊緣及頂端有堅硬的黃色的針刺,針刺長達5毫米。
頭狀花序較大,生枝端,植株含多數頭狀花序,但不形成明顯的花序式排列。總苞球形或卵球形,直徑3-5釐米。總苞片6層,中外層寬匙形,橢圓形、長菱形至披針形,包括頂端針刺長1-3釐米,包括邊緣針刺寬達 1.2釐米,基部或下部或大部緊貼,邊緣無針刺,上部擴大成圓形、三角形、近菱形或三角形的堅硬的葉質附屬物,附屬物邊緣或基部有堅硬的針刺,每側針刺4-12個,長1-2毫米,附屬物頂端有長達5毫米的針刺;內層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7釐米,寬4釐米,邊緣無針刺,上部無葉質附屬物,頂端漸尖。全部苞片無毛,中外層苞片質地堅硬,革質。小花紅紫色,少有白色,長3釐米,細管部長2.1釐米,檐部5裂,裂片長6毫米。花絲短而寬,上部分離,下部由於被粘質柔毛而粘合。
瘦果壓扁,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7毫米,寬約3毫米,褐色,有線狀長橢形的深褐色色斑,頂端有果緣,果緣邊緣全緣,無鋸齒。冠毛多層,剛毛狀,白色,向中層或內層漸長,長達1.5釐米;冠毛剛毛鋸齒狀,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脱落;最內層冠毛極短,柔毛狀,邊緣全緣,排列在冠毛環上。花果期5-10月。 [1] 

乳薊生長環境

中國各地公園、植物園或園庭都有栽培。 [1] 

乳薊分佈範圍

分佈歐洲、地中海地區、北非及亞洲中部。 [1] 

乳薊主要價值

乳薊的莖和葉片被切開時會流出乳白色的組織液,故名乳汁樹(milk Thistle),歷史傳説,聖母瑪利亞在餵乳的時候不小心滴了一滴在乳薊上,所以乳薊得汁液才會變成乳白色,故名“聖母瑪利亞的乳汁”。乳薊極耐旱與耐寒,可以減輕肝炎、肝硬化等肝臟炎症。古希臘人已經知道乳薊有治療黃疸的效能;公元77年,一位羅馬人Pilny the Elder 就已經發現乳薊用於治療肝臟疾病的效果,及至中世紀歐洲的醫生亦採用它來治療肝臓和其它疾病,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咖什米而山區是乳薊的產地,1968年有科學家從乳薊中提煉出silibinin ,silidianin 及silicristin等三種成分有護肝作用的黃酮素,統稱為水飛薊(Silymarin),水飛薊有強大的抗氧化力,能增加肝臟內谷胱甘肽(Glutathione)的含量。德國的科學研究證實Silymarin具有抑制體內5-lipoxyenase(一種加速體內氧化作用的酶),還可以抑制一種腫瘤細胞的增生,抑制癌細胞的分化及生長,其主要功能如下:
·強化及保護肝臟,阻擋毒性物質。
·促進肝細胞之再生及重建受損的肝細胞,防止肝硬化
·保護肝臟細胞免遭自由基的破壞。
華盛頓州貝斯特耳大學(Bastyr University)的董事長約瑟夫.皮佐諾(Joseph Pizzorno)表示:“乳薊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肝臟保護劑。它的效果非常顯著。”
乳薊具3大護肝功能:乳薊的補肝效用已有30多年經驗,它有三種主要的效用:首先,包括保護外層的肝臟細胞膜;強化抗氧化功能,因而減少肝臟細胞被遊離基破壞;以及重生已破損的肝臟細胞。另外,乳薊還可以防止肝炎、肝硬化、膽石等問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