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次第定

鎖定
(名數)四禪,四無色,及滅受想定(亦云滅盡定),九種之禪定,不雜他心,次第自一定入於一定之法也:一、初禪次第定。二、二禪次第定。三、三禪次第定。四、四禪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禪天之根本定)。五、空處次第定。六、識處次第定。七、無所有處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已上名無色界四處之根本定)。九、滅受想次第定。止息一切心識之定,以是為禪定之至極。智度論三十一曰:‘九次第定者:從初禪心起,次第入第二禪,不令餘心得入,如是乃至滅受想定。問曰:餘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稱九次第?答曰:餘功德皆有異心間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試其心,從一禪心起,次入二禪,不令異念得入。’同八十一曰:‘入初禪,乃至過非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是名次第定。’又見大乘義章十三,三藏法數三十四等。【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 
中文名
九次第定
應用對象
藏傳佛教
性    質
講解的專有名詞
分    類
九個層次

九次第定名詞解釋

九次第定 九次第定
九次第定是藏傳佛教對修習禪定初期階段心理狀態進行講解的專有名詞。文言的九次第,就是九個層次、九個步驟的意思。定就是入定、禪定。

九次第定詳細內容

九次第定是講如何克服入定的主要障礙及入定初期的九個步驟,即入定的九種心理狀態,因為不論佛教、道教、印度教;顯宗或密宗的禪定或者叫修心、冥想、修煉等等叫法,都會經過這九種心理狀態。只是修習的門路不一樣,叫法不一樣,具體的九個層次的分法各家各派也有差別,(也有不按九個層次分的,例如欲界定只分四個步驟),但是這種心理狀態的發生是一致的,是修習禪定、氣功、冥想都會體驗到的九種心理狀態。
九次第定並非究竟,不像有些文章裏形容的那樣,比四禪八定還多一定。其實這個階段稱為“息心”,又叫做“止”,藏名“奢摩他”,只是禪定初學入門而已,“初能止”罷了。差不多相當於四禪八定最初的階段“欲界定”。
入定
在未説九次第定之前先説一下入定一開始遇到的困難或者説是障礙。
入定的第一種主要障礙是懶,對觀修缺乏興趣和慾望。懶包括了懈怠、怯懦和馳走。懈怠是指修行者只滿足於現況,不生起精進的決心,無力自拔於怠倦中。怯懦是因為修行者相信自己無能力從事高深的禪修,認為入定是完全超乎自己能力所及,於是就不進行這種禪修了。馳走是指修行者把自己的能量消耗於不恰當的地方。懶使修行者堵塞了觀修和入定之門,不能進入有力的高尚的心境。克服懶的障礙在於加強信心、願望、努力和調柔。信心是在精思禪定有多種利益而獲得的,然後以信心為基礎,願意去證取真正的入定境界,引起愉快的努力,熱切地修行,漸漸地使心調柔,而斬斷了懶的根源。
入定的第二種主要障礙是昏沉。當你在專心觀注時,明朗度及專注力都減少了,此時就發生昏沉了。昏沉有兩種類刑:粗昏沉和細昏沉,粗沉是修行者固定和安住於觀想的目標時,卻失去了心的明朗和專注力,甚至昏昏欲睡,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禪修上有進步的時候。細昏沉則是明朗度及穩定度都有,但卻並不是非常的清晰和明朗,也就是説明朗度和專注力稍微減少了,沒有真正的心的活活潑潑的明朗:這種情況是在禪修上更有進境時才會發生。認清細昏沉是比較困難的,只有老練的修行者才能認知細昏沉及細昏沉和專注的差別。如果你無法辨知這二者,那麼就可能會把專注和細昏沉混在一起,修持會得到負面的結果。在許多書上提到,有許多西藏喇嘛修行到達這個地步後就被細昏沉所制,而沒法覺察它,於是掉入陷阱中,他們誤以為細昏沉就是某些非常高的密宗證悟,或者是圓滿次第的三摩地境界。昏沉發生的原因是心的專注力鬆散和懈怠,更嚴重些是心理的矇昧或模糊。
入定的第三種主要障礙是掉舉,即心理散亂或分心。掉舉也分粗、細二種。所謂粗掉舉是當專注目標時,失去了所觀的目標,換言之,修行者的心離開了所觀的目標,跑到別的地方去了,以致完全失去目標。這種現象較易認清。所謂細掉舉就是修行者一邊專注於目標,一邊在心中還有浮想潛流,比方説,修行者的心追憶起男朋友或女朋友,或想到打坐完了要去做某件事等等。這種細掉舉是一種在禪修表面之下流動的浮想,就像河中的水潛流於冰面之下;也像一條小魚游來游去,但卻不至於攪動了水,尚不致剪斷禪修之線。
對治昏沉和掉舉之法,首先要確定自己的心不闇昧或想睡覺、然後再努力去克服因外界事物吸引而起的負面思維,分辨染污及清淨的心,克服並避免不同的如瀑流的流轉心,從而得到平靜、祥和的心內清澈。
使心達到平靜的層次,然後尋找聽修的目標,得到正確的目標的心理影像,也就是找到了所修的目標;再就是執持所修的目標,最後住於聽修的目標上,即用強烈的專心專注於被執持之心理影像上。專注要經過找尋、找到、執持和定住這四個步驟,具有兩個特質:1、借密集的心念來執目標,2.專一地停住於目標上。這種專注才算是真正的專注、無瑕疵的專注。修行者要常常利用能清楚分別的心念。當修行者大部分的心思專注於目標時。心的一角要檢視是否有昏沉和掉舉以及其他錯誤,這叫做“內省的警覺”,又叫做“分辨的正知”。為了認知某些過失的現起,這樣做是必要的。修行者必須認識,時間短但真正專注,要比花長時間在錯誤的修習上要好得多。
九次第定
為了入定,修行者必需經過九種心理狀態,即九次第定:
①在禪修的開頭,禪定的第一種心理狀態叫“初住”。此時的心只有些許的穩定,修行者找到目標但又很快地忘失了,心飄蕩到別的地方去了,但你要把目標找回來,散心,提起,如是反覆為之。在這種狀態開始時,修行者要短時間專注於目標都有困難,僅僅找尋、找到目標就要花上許多努力,就算找到,要執持目標也是困難的。所以,修行者必須耐心,一次又一次地尋找、找到、執持目標,忘失了又找回來執持之。當你正修長養止觀力,最後你會發現,你的浮想會比以前更多,似乎愈修愈增長心理的散亂。但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你不應該以為這是過失,相反地這是一個好的徵兆,因為你已能更清楚看到心裏發生些什麼事了。
比方説,你在某處的外面,只要你不特別注意而只是坐在那裏,任心飄浮,做些不着邊際的白日夢,你不會注意到是否有許多人、車來來往往。你不會特別注意或知道是否有許多車輛通過,這是因為你不關心的緣故。但是,如果改天你坐在同一個地點,真的好好注意通過的人、車數量,你會發現交通流量真大。你可能會説:“今天的交通流量比以往多。”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以前是你不經心,而你卻注意在看。
②第二種心理狀態叫“續住”。在沒有得到續住以前,修行者已持續修持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反覆修行,一再把散失的心拉回來,最後,足夠穩定生起了,注意力能持續不間斷專注於目標五、六或七、八分鐘。當你能做到如此地步時,就達到了九次第定的第二次第“續住”
③第三種心理狀態是“回住”。 有了這種“回住”,你的心理穩定度就比以前更大了,在上述最初兩個次第,每當修行者忘失目標,就該立即再尋找它、找到它、執持它,然後保持專注於其上。所以縱使修行者能常常提起心念,但不能立即執持目標。然而,在這個階段,修行者的心理穩定度比以前增大了,對目標的專注力已經到了一忘失即能提起的地步,不再需要找尋了,有了新的心理狀態,修行者的心甚至能不間斷地放在目標上十至十五分鐘。它之所以叫做“回住,,是因為在基本上心能較專注於目標上,仍然會被誘惑所幹擾,心偶爾仍會走失,在這種情況下,修行者察覺了再把心找回來,即找回你的三摩地。這就象有裂縫在你的袍子上,你發現了,並説:“啊,在這兒!把它修補好。”
④第四種心理狀態叫做“近住”。 你證到“近住”就不會失去所專注的目標,在前三個次第,修行者一再用新心念來找回忘失的目標。從本階段起,修行者會達到不必再用新心念,就能執持目標。因為專注力已達完整,就像一個人長大到二十歲成年了,他的力氣充足,能做任何需要做的事了。同樣地,覺照的力量完整了,你不再走失目標,因為心不再從目標上浮走了。換言之,在本階段從頭到尾,修行者專注目標未曾中斷過,是用老的心念來維持禪修。因此,修行者證到。“近住”就不會失去所專注的目標,因為專注力已達完整,不會再走失目標了。但是,即使你是熟練的修行者,也不能在這一次第修習持久,因為昏沉和掉舉會現起,長時間的不斷打坐只會養成不良習慣。
⑤第五種心理狀態叫“伏住”。當你安住在“近住”時,此心變得非常集中,具有高度的穩定,得以整座無間斷地停住於目標上。然而,由於過度集中心力,本階段就會落入細昏沉的危險。因此你尤其要長養非常敏鋭的“內省的機警”。這種機警必須非常敏鋭,因為細昏沉是非常非常微細,叫人難以察覺。事實上,許多古代的修行者就落入一種細昏沉中而誤以為是非常高的三摩地。因為沒有察覺出細昏沉,致使修行中間受阻,但他們卻以為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修行者在此時要把沉沒的心提起,要稍稍放鬆,但並非放鬆專注。修行者要懂得調心的善巧,既能執持目標,又能稍加放鬆。要做到這一地步,須花許多時間練習。連印度的大修修行者月官對此種技巧也感到難以掌握,他説:“當我着力時,掉舉就生起;但當我不着力,昏沉就侵入了”。
比方説,你在某家中,家中的人都慷慨好施、仁慈、説好聽的活等等,而同時他們又搶劫你這個盲人。在這樣的情形下,要發現他們的真面目就很難了,因為他們是你的朋友。這可要比去辨認破門而入的盜賊難了,因為這些盜賊明顯。同樣細昏沉會被誤認為是好的禪修現象,你一定要能用內省的機警來察覺出細昏沉的過失。
⑥第六種心理狀態是“寂住”。當安住於第五種心理狀態“伏住”時,事實上這種狀態是一種非常好的三摩地的層次,修行者正努力於長養非常敏鋭的內省警覺力,因此使得心的能量增長了許多。有了這種增加的心的能量(或許是更多的能量),當修行者進展到第六種心理狀態時,就會有細掉舉的危險。為了防備這種危險,修行者要用非常有力的內省警覺來認清它。就如同在第五種心理狀態“伏住”狀態下應對細昏沉那樣。
⑦第七種心理狀態是“最寂住”。在這種狀態中,並不會真的有許多昏沉、掉舉等生起的危險。它們只會偶爾生起一些。當昏沉、掉舉生起時,要驅除它們並不困難,你可以狂熱的修持來除遣它們。大體説來,“最寂住”中沒有昏沉或掉舉。比方説有隻大象沿着蜿蜒的小路前進—這是形容趨向成就的心理發展的過程,在這次第中,大象是象徵“心’,有一些小的黑點,是象徵心在此刻僅僅只有些微的昏沉及掉舉。
⑧第八種心理狀態叫“專住”。當你證到“專住”時,就不會再生起昏沉或掉舉了。當你要靜坐時,只要用非常少的努力,心就能專注於目標上,你可以想專注多久就專注多久,在這靜坐期間不會有昏沉或掉舉。這就象某人能入睡整整八個小時,不必刻意就能連續地安睡。同樣地在一開始打坐時,修行者只要稍作努力,就能坐上很長一段時間,但卻沒有昏沉及掉舉。
⑨第九種心理狀態叫“等住”。當你證到“等住”時,你已經完全習慣九次第定了。一點都不花任何力量,你就能在打坐時專注在目標上,並能毫不費力地安住於此。就象某人已經唸誦六字大明咒許多許多遍後,即使他的心到處浮想,但他的嘴仍然在唸誦此咒。即使你能這樣,仍然沒有證到真正的奢摩他(清晰的靜止)。這只是所謂的“欲界定”。你必需繼續修行,再過一些時候,會生起一種特別的喜樂,這種喜樂很強,到了你無法消受的地步,然後會減弱一些。再來會因為身體的調柔而生起身體的喜樂,然後會因為心理調柔而產生心理的喜樂。就是這樣修行者真正地證到了奢摩他(清晰的靜止)。
以上是九種心理狀態的修行次第,不管你修顯教或密宗都會經過這九種心理狀態。不管你所用的是什麼修行方法,都是以良好的觀照、心的穩定、專注來修,比方説先修五分鐘,逐漸擴展成十分鐘,再來十五分鐘,就照這樣,漸次增進,加長你的穩定專注的時間。
以上九次第定,只要能證到前三次第,就能毫不費力地通過其他六次第。但要後者得證必須前者精熟,所以最好穩健地循序漸進修行。
如果你真的想修九次第定這種禪觀,你就必須把你的聰明才智完全投注,用各種不同的技巧來證得這種禪觀。有時候你在打坐時要“緊”—全心投入;有時候要“松”—坦然安置;有時候你要作些善行,積聚福慧資糧、清淨業障及心中不好的心理印痕。為什麼呢?因為在打坐時,你長養的是奢摩他,主要是增長“智慧的積聚”—有時稱為“心靈的功德”。我們必須福慧雙修,也就是兼顧有形及心理兩種功德來證得你的目標。
六力
①第一種力就是“聽聞力”。修行者靠着六力而得到九次第定,就是藉着聽聞力及在禪修中保持上師的開示,證到九次第定的第一次第。
②第二種力是“思維力”。思維力就是把聽到的上師的開示經過思維、反省,把開示內容反覆帶進心中。修行者就趨向得證第二次第。
③第三種力是“注意力”。藉着這種力,修行者能證到第三和第四次第。
④第四種力是“內省的機警”。就是藉着這種敏鋭的力量,修行者首先防備細昏沉,然後防備細掉舉。所以藉着這種力,修行者證到第五、第六次第。
⑤第五種力是“狂熱力”。請你記得在第七次第時,修行者是用狂熱力來驅除偶而生起的昏沉和悼舉。然後在第八次第時,在打坐的開頭時,只要用一些努力、一些修持的狂熱,就能繼續前進,不被阻礙。
⑥第六種力是“完全熟悉力”。修行者就是用這種力而證到第九次第定。此時修行者能毫不費力地打坐,因為修行者已能習慣這種修法了。
就像使用各種方法來蓋房子或造飛機,這六種力就是用來建築奢摩他的工具。事實上這種修法可包含在創造力的知識的領域內。這一領域有三種風貌:身體、言辭、心靈的三種創造力,而這種修法可包含在心靈的創造力中。
四種注意
我們要説到四種注意,這也是證到九次第定的方法。
①第一種叫“緊握的注意”或“強有力的注意”。修行者就是用這種注意而證到第一、第二次第。
②第二種是“中斷的注意”。修行者就是用這種注意證到第三到第七次第。它之所以叫“中斷的”是因為在這段調練其心的階段中,修行者的專注常被昏沉和悼舉所打斷。
③第三種叫“不中斷的注意”,這在第八次第才有。
④第四種叫“自發的注意”,這在第九次第才有。
以上是禪修的方法及內容,至於修不修則是你個人的事。然而不管你修不修,只要你聽了這些教法,弄清楚其內容,就會有利益的印記留在你的心流之中。
九次第定及四種注意取材自無著大師的著作:《聲聞他品》、《菩薩地品》。而證取九次第定的六力,可在彌勒菩薩所作的《大乘莊嚴經論》中找到。
(以上節選自嘎旺·達吉上師講授,崔忠鎮譯《時輪本續注》)
安心六法
格桑·嘉措格西上師在其《大樂光明》一書中引述了薩拉哈祖師日訣中的安心六法,認為這是對想證取九次第定的人提供的最好的調心方法,對現代的修行者特別有幫助。
這些方法是:
一、如日不被雲遮。就像太陽不和雲混合,不被雲所蔽,修行者像太陽一樣.不應和雲混在一起,也不應為這些破壞完全專心的障礙諸如流轉的概念思維和昏沉等所蔽。
二、如鷹搏空.這種最兇猛的飛禽在空中迴翔,它只要間或振翅即可保持滑翔,只花恰當的力量就可以達到日的;它從不怒飛、狂飈。同樣地,當修行入定時,修行者把心專注於目標上,應該拿捏恰當,保持心的平衡。如果太着力會引起散動,如果專注不夠又會落入昏沉。
三、如海不揚波。如果既無風又無浪,海面保持靜止。同樣地,當修行者的心已經不會散動,應保持心不間斷地專注於目標上。
四、如嬰兒觀佛殿。當小孩子在看廟中牆壁上的圖像時,他只是觀看而全不起世俗之念。同樣地,如果修行者不熟悉入定修習,就應該在一開始時只求能作粗略的認取目標。一開始就要求太詳細或清晰的觀境,反而會引起更多的念頭,最後導致完全忘失了目標。然而稍後如果修行者熟練了,就可以像成人仔細欣賞寺廟壁畫般地修觀。
五、如空中鳥跡。鳥飛空中,無跡可尋,沒有人會想去尋找這種根本不存在的路。同樣地,當禪修時,如鳥般的念頭在心中生起,但修行者不該跟着它跑。相反地,要把心放在目標上即心本身、,並保持專心於此。
六、如上等棉線。上好的棉線有兩種特質:除了柔軟、平滑外,還非常堅韌。在禪修中,修行者的心也要如此。就像柔軟、平滑的棉線,心要舒適、放鬆,但又要牢牢地用心念拴緊目標。
九次第定的體驗和最終目標
修行者證得九次第定後,也就是證得“息心”後,就會經驗到不同境界的心理和身體的柔軟和樂受。首先,會經驗到有一種特殊而有益的氣流遍及頂輪以至全身,帶來身體的極大的生理輕柔,使你感到非常敏捷、舒適、愉悦.其次,當修行者入定時,只感到有心而已,你會覺得身體消逝,你住於心的樂受中,遠離外界萬象及內心的概念思維。再次,當修行者從定中出來,你會感到感官世界景象平凡,不及定中的妙境,你的性格和修養更趨向寧靜、善良和忍耐,智慧增長了。
以上九次第定,不過是修定的階段,並非究竟。這個階段稱為“息心”,又叫做“止”,藏名“奢摩他”,是指修到心已不再被思慮所散動、干擾的狀態,也就是説,修行者的心可以專注一處並保持不被引開,能將心很長一段時間放在任何所選擇關注的目標上。專注於目標的時間愈長,對目標的認取就愈清楚,最後能得到對此目標的直接和直覺的體悟。所以“息心”是完全靜止和不移的專心,“息心”是直覺體悟空性不可或缺的條件。
沒有證到“息心”修行者的心就像一匹野馬,無法駕馭,不會柔軟順從,概念思維不斷使心散動,而無法長時間專注於目標上,也不可能發展為對空性這種微妙深幽對象的現觀。修“息心”的下一步目標,就是空性的現觀.《大樂光明》一書論述空性現觀時説:“首先要生起空性的心理影像(先想象空來專住).隨着在息心練習上的進展,對空性之體悟會愈來愈清晰,最後能觀(你的心)、所觀(空性)雙泯。當到達這種境界時.你就證到空性的現觀,登上菩薩地(對實相有直接的洞視)。”
但是,修行者要斬斷妄念和煩惱之源,惟有證到空性之現觀方能辦到。這就是得見自性和洞視實相。所以,要達究竟,還要進一步的修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