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九州無事樂耕耘

鎖定
《九州無事樂耕耘》是徐悲鴻於1951年創作的一幅農耕題材的紙本設色作 [1]  [4]  ,該作品現由孫廣信私人收藏。 [5] 
《九州無事樂耕耘》畫面中,在一棵粗壯強健的老柳樹下,三位農民正在田地裏辛勤的耕耘。左面近景一身體健壯的中年老農扶着老黃牛拖拉的新式雙驊犁在耕地;與之相背,中間偏右的中年農婦在鋤地;右面遠處一老農作掘土狀。耕種土地的農夫,自然流露出戰後人民對新生活的滿足和未來充滿希望的美好願景 [3]  [8]  。《九州無事樂耕耘》不僅映射出時代信息,而且具有積極的象徵意義。 [2] 
中文名
九州無事樂耕耘
作    者
徐悲鴻
分    類
紙本設色
創作時間
1951年
作品規格
長250釐米,寬150釐米

九州無事樂耕耘畫作內容

《九州無事樂耕耘》為設色紙本鏡心,長250釐米,寬150釐米,鈐印:悲鴻之畫、作新民、吞吐大荒;款識:“九州無事樂耕耘,沫若先生為世界和平奔走,席不暇暖,茲屆出席第三次和平大會歸來,特寫歐陽永叔詩意贈之,和固所願,但農夫農婦皆英勇戰士也。1951春,鴻。” [4]  [8] 
畫面中,農民和牛以寫生的手法描繪,三個農民均上了年歲,但仍不輟勞作。最前者牽牛犁地,其雙腳邁開,身軀前傾,手掌攥緊,正耗盡全部力氣驅牛犁地,臉部和手部的肌肉因凝聚力量而呈現出收緊之感,這個瞬間的動態生動逼真。後兩者為一農婦和一農夫,均在鋤地,一揮鋤,一彎腰,動作幅度並不大,表情亦平靜,與前者形成反差。讓人在某種程度上感受到農民生活之辛苦、激烈的一面,以及平淡無奇、千篇一律的一面;使人體會到普通生活中的偉大之處,從而對辛勤勞作的農民充滿敬意。另外,一些細節的設置十分巧妙,比如農民腰間的煙袋、新式的雙鏵犁等,一方面增加了畫面的趣味,一方面使此作具有時代感。 [1]  [9] 

九州無事樂耕耘創作背景

《九州無事樂耕耘》創作於1951年,此時,數十萬志願軍官兵奔赴朝鮮,浴血戰鬥,但祖國大地卻仍然是“九州無事樂耕耘”。作品題目取自於歐陽修《寄秦州田元均》中的句子“萬馬不嘶聽號令,諸蕃無事樂耕耘”。這是一首邊塞詩,徐悲鴻選用了後面一句,只是把“諸蕃”改為了“九州”,這是頗具匠心的。1951年,郭沫若率團參加了在柏林召開的“保衞世界和平”第三次會議,會議上郭沫若揭露和控訴美國在朝鮮和中國東北地區投擲細菌彈的罪行,會後郭沫若赴莫斯科參加“加強國際和平”斯大林金獎頒獎儀式。徐悲鴻為了表達對郭沫若這位老友的敬重和讚佩,創作了這幅作品。作品表現出了徐悲鴻熱愛祖國、渴望和平的精神和不懼爭的勇氣。 [4]  [6-7] 

九州無事樂耕耘藝術鑑賞

  • 作品主題
《九州無事樂耕耘》特寫 《九州無事樂耕耘》特寫
《九州無事樂耕耘》近景的一棵大樹只截取了樹幹的局部,但其粗壯而滄桑的質感給人以巨大的力量。樹幹呈“v”字形向上伸展,與輕柔柳條和柳葉形成對比,古樹新枝,意寓着偉大中國的古老文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勃勃生機。挺拔粗壯的樹幹象徵着中國的強大,清新的柳枝象徵着中國的青春活力。 [7] 
《九州無事樂耕耘》與其他的軍事題材美術作品不同,畫面上沒有戰爭的硝煙,也沒有軍人的形象,只有兩位老漢和一位婦女在“樂耕耘”。作者在該作品中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也許是因為青壯年都去參戰了,農田裏才只有老人和婦女,但他們沒有絲毫的怨氣,仍然保持着高昂的生產熱情。作者在作品裏想表達的是前線與後方同心協力,中國各族人民積極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動人場面。這是“抗美援朝”戰爭終將勝利的根本保障。 [7] 
《九州無事樂耕耘》實現了軍事題材美術作品明確的意義指向,作者立志以美術救國,希望通過美術創作喚醒和動員民眾,投身社會,建設祖國,支援抗美援朝前線。作品從生活對象出發以樸實的藝術語言表達出戰爭的規律。畫卷上的題識:“和固所願,但農夫農婦皆英勇戰士也”,推進了作品的主題:中國各族人民個個都是戰士,體現出人民戰爭的思想。儘管畫面上只有三個農民,但他們卻象徵着人民的力量。 [7] 
  • 空間構圖
《九州無事樂耕耘》畫作中,牛與三個人依次漸遠漸小,通過西方繪畫的焦點法則,淡化了遠景的描繪,僅以數筆鬆散的淡墨表現出泥土的模糊影像,使視覺焦點集中在農耕場景上。畫面右側是一棵樹幹粗壯的柳樹,其樹杈呈“V”字型向上生長,畫面截取了柳樹的局部,將畫面分割成三部分,造成空間分佈的豐富性。柳樹與人和牛構架的隊伍基本上是垂直的,整體構圖簡潔明瞭,但穩定中有變化,變化中趨穩定,拓展了中國畫的空間表現力。 [9] 
  • 墨色運用
畫面中耕牛瘦骨嶙峋,與徐悲鴻其它牛的造型差別甚大,畫法上先以墨筆勾勒外形,再以赭石敷色,筆致精確,每筆的濃淡和乾濕皆表現了牛毛的質感,畫出了牛身各部分的向背凹凸,而牛腿,看上去則酷似徐悲鴻擅長的奔馬的雙腿,形成了“牛身馬腿”的獨特造型。柳樹的主幹以重墨寫出,既表現出了樹幹的粗糙質感和滄桑效果,亦與淡墨細筆寫成的輕柔柳條和藤黃渲染出的柳葉形成對比。整幅畫將西畫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國畫的筆墨技藝相結合,既有準確生動的造型,又有靈活多變的筆墨。 [9] 

九州無事樂耕耘作品評價

《九州無事樂耕耘》局部 《九州無事樂耕耘》局部
“《九州無事樂耕耘》整個畫面並不張揚,但卻具有一種沉穩雄健的視覺效果和意高韻亢的自信格調。意隔而形不隔,乃真佳作也。”時任第二軍醫大學藝術教育中心主任王德彥評 [7] 
“人物和景緻的關係畫得非常協調,柳樹、春天的柳樹還沒有長葉子,但是已經發綠了,當時春耕時候的那種感覺、那種氛圍、畫得非常的感動人。”(時任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徐慶平評) [2] 

九州無事樂耕耘後世影響

《九州無事樂耕耘》表達的是前線與後方同心協力,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動人場面。這是“抗美援朝”戰爭終將勝利的根本保障。作品的畫面生動活潑,內涵豐厚,對軍事思想的切入點和契合點極其巧妙,從這一點講,該作品為軍事題材美術創作在風格、樣式、語言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拓展和探索。它含而不露地告訴觀者:人民羣眾的支持是“屈人之兵”的基礎,也表達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軍事思想,這是該作品對於軍事題材美術創作的價值所在。 [7] 
此外,《九州無事樂耕耘》還具有時代氣息和現實意義。中國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任世界風雲變幻 ,南海暗流湧動,老百姓仍可“樂耕耘”,中國的強大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關鍵 [7] 

九州無事樂耕耘作者簡介

徐悲鴻 徐悲鴻
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曾留學法國學習西畫,回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等,194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徐悲鴻被稱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張發展“傳統中國畫”的改良,立足中國現代寫實主義美術,提出了近代國畫之頹廢背景下的《中國畫改良論》。在繪畫上,徐悲鴻主張現實主義美術,強調寫實,提倡師法造化。他擅長素描、油畫、中國畫等。其中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煉、準確,注重線與面的結合;油畫長於人物、風景,作品體現了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思想;中國畫則融合西方藝術手法於中國傳統藝術中。其主要作品有:《田橫五百士》《九方皋》《灕江春雨》《晨曲》《泰戈爾像》《奔馬》等。 [10-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