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乙肝寶寶

鎖定
這個可愛的稱呼,是乙肝媽媽們對自己患有乙肝或者攜帶乙肝病毒孩子的暱稱。11月2日,來自全國27個省市、101名乙肝媽媽聯名發出求助信,要求取消對乙肝寶寶不得入園入托的歧視性規定,這已經是她們的第三次求助。聯合上書的101名媽媽來自全國27個省市,這個數據本身就説明了這是一個全國普遍的問題。事實上,全國不少地方都有明文明確禁止“乙肝寶寶”入園。
中文名
乙肝寶寶
含    義
患乙肝或攜帶乙肝病毒孩子的暱稱
傳播方式
血液、母嬰和性接觸
依據法律
預防控制乙肝宣傳教育知識要點

乙肝寶寶事件介紹

●《浙江省託兒所、幼兒園衞生保健管理辦法》規定,兒童體檢時發現有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兼有e抗原陽性者或谷丙轉氨酶增高者暫不予入園、所。●福建省教育廳、省衞生廳發出的《福建省托幼園所衞生保健管理細則》規定,幼兒入園前須進行肝功能體檢,如是“大三陽”,不能入園。
●瀋陽市和煙台市亦有相關規定,兒童在上幼兒園之前需要到指定的婦幼保健機構進行體檢,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者(乙肝病毒攜帶者)不得入園。
●現行衞生部、國家教委關於《託兒所、幼兒園衞生保健管理辦法》及北京市對於該辦法的實施細則(分別頒佈於1994年和1995年),對於乙肝方面的規定,只有“有肝炎接觸史的兒童應檢疫42天,經體檢證實其健康後方能回班”。

乙肝寶寶乙肝維權

12月3日,北京,零下2℃。東直門外一個高檔社區內,年輕的媽媽陳小青(化名)頂着寒風,拒絕記者進家門採訪的要求。在她家裏,堆着太多孩子的藥品和乙肝防治手冊。跟大多數乙肝媽媽一樣,她們小心地把孩子包裹起來,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中。
2008年10月底,《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作出明確規定:凡是乙肝病原攜帶者報考國家公務員,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屬於合格。
消息傳出,著名乙肝維權論壇“肝膽相照”裏一片歡呼,但是陳小青卻依然不安,她焦急地在“肝膽相照生兒育女”版裏發帖追問:我們的求助信什麼時候發出去?
“生兒育女”版聚集着一羣“乙肝媽媽”。小青説的“求助信”是一封寫給國務院總理温家寶的信。這已經是她們發出的第四封求助信了,要求很簡單:山羊寶寶要上幼兒園。
“山羊寶寶”,這個可愛的稱呼,是乙肝媽媽們對自己患有乙肝或者攜帶乙肝病毒孩子的暱稱,相比“大三陽”、“小三陽”、或者“乙肝寶寶”這些名稱來得温暖得多。陳小青已經想不起這是誰給取的名字,“聽上去很可愛,我們的寶寶本來就很可愛。”

乙肝寶寶普遍問題

中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流行區,全國有乙肝病毒攜帶者1.2億多人,30%至50%的病人通過母嬰傳播而感染,乙肝寶寶羣體有多大,沒有一個機構做過統計。在這些媽媽中,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兩到三歲之間。這是最要命的年齡,孩子年紀尚小,有不少媽媽還不知情,而年紀大了,過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媽媽們也就放棄了。在乙肝母親連續四次上書之前,乙肝寶寶們上幼兒園的問題在全國各地多年來就一直存在,僅僅從媒體報道上來看,涉及廣東、江蘇、福建、浙江、山東、四川、重慶、河南、遼寧、陝西、湖北、北京等十多個省市。這些報道中孩子的經歷一樣、幼兒園的説法一樣、醫學專家的説法也一樣。能夠找到最早的報道是2002年10月17日《南方都市報》的“乙肝病毒兒童上幼兒園被拒”。
除了媒體,這幾年,社會其他力量呼籲關注乙肝寶寶的聲音也沒有停過。2004年9月,全國9個乙肝網站曾聯合致信教育部,要求教育部制定保護性政策,糾正各地對感染乙肝病毒兒童的歧視。2008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嚴琦、張禮慧、何永智聯名遞交提案,建議保障乙肝寶寶的入園機會。
從醫學上判斷乙肝寶寶上幼兒園的可行性,其實並不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乙肝寶寶專家解説

衞生部2006年9月2日頒佈的《預防控制乙肝宣傳教育知識要點》明確指出:“乙肝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常委、北京佑安醫院副院長段鍾平説,從醫學上,乙肝寶寶入園,對別的孩子完全沒有傳染的危險。據段鍾平介紹,乙肝傳播有三個途徑,一是母嬰傳播,二是修腳、穿耳等產生的血液傳播,三是性傳播,但幼兒園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情況。
此外,我國已經正式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所有新生兒都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因此適齡的新入園的兒童對乙肝幾乎都有免疫力,不再會輕易感染乙肝病毒,因而乙肝病原攜帶者兒童在幼兒園就讀對其他小朋友已經不再構成威脅。
2008年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衞生局下發《關於加強乙(丙)肝病毒攜帶者孕產婦歸口管理的通知》,指定太原市傳染病醫院為乙(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孕產婦定點收治醫院,同時,在太原市四縣(市)分別確定一所縣級綜合醫院或婦幼保健院負責急產孕婦的生產,全市其餘醫療保健機構不得收治患有乙(丙)型肝炎和病毒攜帶者的孕產婦,開展產科接生工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