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乏驢嶺

鎖定
乏驢嶺,河北井陘西部一個有故事的小山村。“張果老騎驢睏乏於此,因此得名。”村口綿河之上,百年鐵橋橫亙;村中老民居前,騾馬古道遺蹟尚存;村後,太行第一渠“綿右渠”流淌。 [1] 
地處冀晉險要的乏驢嶺,是娘子關下第一門户,“欲奪娘子關,必佔乏驢嶺”。作為兵家必爭之地,乏驢嶺周邊存有三座古山寨,晉軍坑道工事隨處可見,日軍曾在此建有七座炮樓。對日作戰中,這裏曾發生過慘烈的“血戰乏驢嶺”之戰,曾是百團大戰的重點戰場之一…… [1] 
傳説與史實,古代與近代,水利與戰爭,乏驢嶺雖小,故事卻可圈可點。 [1] 
中文名
乏驢嶺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井陘西部
著名景點
百年鐵橋
騾馬古道
綿右渠畔
名稱由來
張果老騎驢睏乏於,因此得名

乏驢嶺名稱由來

從井陘縣城微水向西19公里,天長鎮西側4公里,在井陽公路(307國道輔路)邊,遠遠的就能看到一座鐵橋,這就到了乏驢嶺。
乏驢嶺 乏驢嶺
鐵橋的南頭,有一個張果老倒騎毛驢的塑像。乏驢嶺名字的由來,據傳就與張果老有關。《列仙傳》載:“張果驢睏乏於此,因此得名。”在民間傳説中,張果老和柴榮驢馱日月、車載名山,前往忻州,途徑此嶺,驢困車覆,因此有了乏驢嶺這個村名。
乏驢嶺隸屬於井陘天長鎮,全村共有133户,人口461人,是一個小村莊。雖然村小,但村莊的歷史並不短。在乏驢嶺村西桃花棧的石崖上,還保留有一處北宋時期的石刻,説明最晚那個時候,就已經有乏驢嶺這個村莊了。
在當地習慣中,“驢”並不是一個好字,人們在起名的時候都是極力迴避的。因為避諱,小學生都把村名寫成“乏呂嶺”,村民外出也都回答是:乏嶺的。但到了正式場合,只能老老實實的寫上村名,每當這個時候,總會引來一片驚訝:“還有村叫這名的?”
“這可都是真事,一點也不誇張!”乏驢嶺村支部書記陳玉良笑着説,自己年輕在部隊的時候,每次給家裏寫信,信封上的寄送地址都是空着,等走進郵局投入郵筒前,才填上村名,就是因為怕戰友們看到取笑自己。“當時,村裏人都認為村名不雅,有人提出要改名,但遭到了村裏老人的反對,説村名是老祖宗留下的,兒不嫌母醜,想要改名到村外住,於是就沒有改成。”
“村民的意識增強了,不僅不再避諱村名,反而覺得這個村名更富有內涵了。”2007年,陳玉良帶領村民在鐵橋前,建了一座張果老倒騎驢的塑像,作為乏驢嶺的村標。在這之前,井陽公路上不時會有翻車事故,建了這座塑像後,事故數量大大減少了。於是,有過往的貨車司機,就自發到張果老塑像前燒香祈禱。
“實際上,這一段公路是正好是個拐彎,車速一快就容易翻到溝裏。修建了這個雕塑後,許多過往司機遠遠看到雕塑後,就減速行駛,自然事故也少多了。”陳玉良説,“反倒有不少人説,乏驢嶺是神仙呆過的地方,是塊仙地。”

乏驢嶺景點遺蹟

乏驢嶺百年鐵橋

到了乏驢嶺,鐵橋是必須要看的,因為鐵橋是進入乏驢嶺村的必經之路。
乏驢嶺鐵橋,1905年由法國人設計建造,是一座正太鐵路橋。當年,正太鐵路的窄軌小火車通過此橋跨過綿河,穿過乏驢嶺隧道向東。乏驢嶺鐵橋,鋼架單跨75.5米,高7.5米,寬5.5米,橋面至谷底30米。石太線建成後,有關部門曾醖釀拆除此橋,但因為它是乏驢嶺村民出行的唯一通道被保留了下來。
井陘縣民俗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許永峯介紹説,鐵橋的構建全部由鉚釘固定,全橋沒有一處焊接。村裏有老人曾經給他講過乏驢嶺鐵橋的建造過程,因為鐵橋沒有一處焊接,都是用鉚釘鉚合起來的。當時在30多米的橋下河灘中,架起火爐,鉚釘被燒得通紅以後,橋下的工人將鉚釘迅速拋到上面作業的鉚工,再通過機器將釘鉚到橋上。
資料顯示,乏驢嶺大鐵橋是法國巴黎DAYDE&PILLE 公司承建,採用的是19世紀流行的鍛鐵(puddle iron)技術,和越南的“龍遍”鐵橋、法國的埃菲爾鐵塔使用的是一種技術。
乏驢嶺鐵橋在正太鐵路上,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聯通了山西和河北,使晉煤得以外運。而自1937年日寇佔領河北後,為保正太鐵路將山西的煤炭運輸到各出海港口,便重兵駐守該鐵橋,並在周邊修建了七座炮樓和兩座地堡。
1943年後,正太鐵路改線,火車改走熊猴灣。1947年,熊猴灣大橋被炸燬後,這條舊鐵路又被啓用一段時間。現今,鐵軌早已撤掉,換成了水泥路面。正太鐵路從啓用到石太線建成,期間僅50多年,乏驢嶺鐵橋也成為了正太鐵路的一個歷史見證。

乏驢嶺騾馬古道

穿過鐵橋向右,就是乏驢嶺老村的位置。在乏驢嶺鐵橋建成的時候,從老村到鐵橋,並不能輕易通行。後來乏驢嶺村民在綿河邊的懸崖上,硬開闢了一條道,才和乏驢嶺鐵橋連通。
在乏驢嶺村東,嶺口位置曾建有一個嶺口關閣。坐西朝東的關閣,左側是好漢寨,右側古炮台,背靠乏驢嶺,面對嶺東坡,卡在嶺口古道上,是井陘西路的一處險關要隘,關閣呈長方形,高約4米,上有城垛、石砌門洞石券,門洞內裝有木門,前面門洞上方有石刻“冀晉藩屏”四個大字。關閣修建於何時,已經無從可考。日軍佔領乏驢嶺後,將關閣拆毀,石料運走修了炮樓。
過了閣門,就是一段緩坡,古道從嶺口向下縱貫全村。在古道兩側,還存有一些當年的騾馬大店、駱駝場的建築。許永鋒介紹説,這條作為井陘西行的大道,當時甚為繁忙,行人騾馬晝夜不斷。按照當地的規矩,駱駝馱隊是不讓白天過嶺的。因為駱駝走路緩慢,嶺上的道路又十分狹窄,只能容一個馱隊經過。為了避免擁擠,不引起交通阻塞,白天駱駝隊都會被圈到駱駝場中休息,到了晚上,才允許通行。在當時的夜晚,駝鈴之聲徹夜不絕。
這條道雖然不能行車,卻是東西交通的要塞,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一千多年來的繁華,直至鐵路開通後便日漸蕭條,到解放前夕,此路終於完成了它的使命。記得當年的交通盛況的,如今恐怕也只能是古道旁那三棵粗壯拙樸、綠蔭如蓋的古槐了。 [1] 
從戲樓下坡至河灘,一直向西,就是古道上一段名為桃花棧的地方。這段古道,尤其是張果老廟右後方名為“驢脊樑”的地方,全是人工在懸崖峭壁上開鑿而成的,十分險峻。這裏曾經有深深的驢蹄印,曾被稱之為井陘八大景之一的“果老仙蹟”,可惜在建綿右渠時被毀了。在桃花棧上方,柴王溝西側崖壁上,有兩道長約200米、寬窄均勻的石溝,這就是傳説中柴榮翻車時留下的車轍。
傳説未必可信,但路況艱險是不爭的事實。明成化戊戌年,嘉靖六年、十五年,清嘉慶七年,乏驢嶺古道多次修築,但最終還是隻能通騾馬腳伕,車輛輜重無緣過嶺。
在張果老廟上方,如今水電站溢洪道左側巖壁上,現今還保存有北宋承天軍石刻。石刻內容已經模糊,但還能看出來是當年承天軍(娘子關)指揮及三位婦女捐資修路的刻記,在婦女地位低下的封建朝代,為婦女刻石立記,實屬罕見。再往前,在觀音廟右後上方崖壁上還刻有“白巖遊”三個篆書陰刻的大字,沒有落款。但在2011年夏,經過井陘考古專家許力揚的考證,這應該是明代尚書喬宇所書。
乏驢嶺古道雖然艱險,但風光秀麗。乏驢嶺村周邊有三座古山寨:好漢寨、老婆寨、紫花寨,古道旁有蟒洞、果老洞,上有八仙台、八仙堂,下有綿河水日夜長流。 [1] 

乏驢嶺古戲樓前

在村西口的路南,朝向綿河的是一座古戲台。戲台並不大,但在戲台前發生的故事可不少。
戲台前,當年在綿河邊是一片小廣場。廣場已經被改建成了田地,在戲台對面壘有一個不起眼的石台。當年閻錫山就是在這裏,向當地百姓訓話。據本村老人講述,閻錫山到乏驢嶺視察前,村裏即駐有晉軍,閻錫山坐火車從太原至嶺西站,在嶺西站下車後步行到村,臨時下榻在本村陳疇家。周圍的百姓也趕來看熱鬧,乏驢嶺到處是人,像趕廟會一樣。閻錫山於是就在陳疇家門前的石台上,發表了慷慨激越的講話,併到嶺上觀看了乏驢嶺的地形。
陳疇是光緒年間的廩膳生,曾在藁城、曲周、張家口等地任教十餘年,其自幼愛好文學、書法,早年學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黃庭堅諸大家。夜不能寐而以手指畫肚皮;與人交談輒俯拾草棍畫地皮,策驢行走則以鞭杆畫驢皮,“畫三皮”的軼事被世人傳為美談。到中年後,陳疇採眾家之長,創出“疙瘩體”,字形勢如龍盤虯曲,枯枝老鴉,在書法界還享有盛譽。在村中,陳疇也是慷慨好義,為百姓辦事,受到村民的尊敬。 [1] 

乏驢嶺綿右渠畔

從桃花棧再向前行,就能看到有“太行第一渠”之稱的綿右渠。實際上,整個桃花棧古道,就在位於百花山半山腰的綿右渠下方。許多人都知道有河南的紅旗渠,但不知道有綿右渠。實際上,綿右渠要比紅旗渠還要早,而且紅旗渠還曾來綿右渠學習過建渠經驗。
綿右渠位於乏驢嶺村後上方,海拔350米處。從乏驢嶺到娘子關引水口,為總乾渠,全長20華里,渠寬10米,深2.5米,設計流量為每秒10立方米。左右乾渠分別在乏驢嶺村嶺上,左乾渠通過到虹吸,穿過綿河向北。
綿右渠工程當時創下了許多“之最”。其中乏驢嶺綿右渠倒虹吸工程,是我省第一座高壓雙排鑄鐵管倒虹吸工程。

乏驢嶺兵家必爭之地

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乏驢嶺,自古戰事不斷,其中不乏一些在軍史上留名的大戰。
乏驢嶺地處冀晉咽喉,是娘子關的天然屏障。1901年,八國聯軍中法軍在此集結,與劉光才激戰娘子關,結果法軍兵敗,打亂了進攻山西的計劃。在乏驢嶺附近的山上,除了三座古山寨,存有古炮台一座,以及用片石壘砌的長約800米的古長城。
1928年晉奉軍閥大戰,晉軍駐防在這裏月餘,遍修工事,山上現存輕重機槍、野炮、步兵、指揮室坑道近200處。
其中最為慘烈的,還要屬1937年的“血戰乏驢嶺”之戰。1937年10月,國民黨陸軍第三十八軍第十七師在師長趙壽山帶領下,在乏驢嶺一帶與企圖進入山西的日軍殊死拼殺。在日軍飛機、大炮的攻擊下,趙壽山臨危不懼,親率官兵與日軍浴血鏖戰15天,全師13000之眾,只剩下2700多人。因寡不敵眾,最終失守乏驢嶺陣地。被迫下令撤退的趙壽山悲憤交加,憂心如焚,頭髮、鬍子一夜全白。
在乏驢嶺,最有影響的還要屬百團大戰。當時,日軍實行“囚籠政策”,僅乏驢嶺一帶,就築有大小七座炮樓。1940年8月20日,八路軍冒雨進行了戰鬥,乏驢嶺鐵橋被炸遺址和彈坑,即是此戰明證。僅此一役,日軍全部搬上了好漢寨炮樓,龜縮不敢外出。
在熊猴灣鐵橋處,還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日軍炮樓。如今,這也成為了日軍侵略中國的鐵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