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丹尼爾·布爾斯廷

鎖定
丹尼爾·布爾斯廷丹尼爾·J·布爾斯廷是美國著名文學派史學家,也是曾獲普利策獎的《美國人》三部曲的作者。1989年,布爾斯廷因其一生對文學的卓越貢獻,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他曾任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達12年之久。早年,他就是著名的羅得斯獎學金獲得者,曾經在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美國曆史,成績卓著;後來曾任羅馬大學、京都大學等校客座教授;英國劍橋大學還聘他為該校三一學院的研究員,並授予文學博士學位。他的一些著作已被譯成歐洲各國文字、日文和中文。 [1] 
中文名
丹尼爾·布爾斯廷
外文名
Daniel J. Boorstin
國    籍
美國
出生日期
1914年10月1日
逝世日期
2004年2月28日
職    業
史學家
主要成就
美國國家圖書獎

丹尼爾·布爾斯廷簡介

丹尼爾·布爾斯廷 丹尼爾·布爾斯廷
丹尼爾·布爾斯廷(DanielJ.Boorstin,1914年10月1日-2004年2月28日),美國歷史學家博物學家和前國會圖書館館長。 1914年出生在美國南部的亞特蘭大,2004年2月28日因肺炎在華盛頓去世。
他一生中出版過20多本着作,其中最重要和最有影響的是兩套三部曲——《美國人》三部曲和人類文明史三部曲。
他是俄羅斯猶太移民的後代,父親是一個律師,在一次為一個猶太工廠主辯護時,得罪了當地的反猶主義者,全家被迫離開佐治亞州,遷移到北方的俄克拉何馬州,他在那裏度過了童年。

丹尼爾·布爾斯廷人生經歷

哈佛大學完成英國曆史和文學的本科學業後,他獲得了羅德獎學金的資助,前往牛津大學攻讀法律,並通過了英國律師考試,成為了少數可以在英國高等法庭出庭辯護的美國人之一。1940年,他回到美國後在耶魯大學拿到了法學博士學位,子承父業當上了一名律師。他的第一本書就叫作《神秘的法學》。
1944年,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得了一個教職,從此開始了自己漫長的學術生涯。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原因使他放棄了法律研究,而將興趣轉移到了歷史研究上。在讀書期間,他曾經有一個獨特的學術觀點,認為美國人實用主義和注重現實的民族性格,並非來自某種教條或信仰,而是在定居北美大陸的過程中,在環境的磨鍊下自然形成了。這個觀點可能構成了他後來寫作《美國人》三部曲的主要動機。
丹尼爾·布爾斯廷 丹尼爾·布爾斯廷
1958年,《美國人》的第一卷《殖民之歷程》出版,後面的兩卷《建國之歷程》和《民主之歷程》分別於1965年和1973年出版。這三部曲以150萬字的篇幅,全景式的展現了美國從殖民地一直到當代的400年間的歷史發展,引起了轟動。布爾斯廷也因此確定了美國史專家的學術地位。這套三部曲獲得很多獎項,最後一本《民主歷程》還奪得了1973年普利策最佳歷史學着作。
廷布爾斯廷在哈佛大學做學生時,曾一度信仰過左翼的激進主義思想,並在1938年短暫參加過一個共產主義小組的活動,後來因對斯大林主義和蘇德達成互不侵犯條約的失望,而退出了該小組。1953年,他因這段經歷受到了眾議院非美委員會質詢,他作出了妥協,提供了該小組其他參加者的名單。這件事成為了他一生中最受爭議的事件,60年代末美國學生運動高漲時,他的課因此受到抵制,他本人也遭到學生的衝擊,為此他不得不離開了已經執教25年的芝加哥大學,前往史密森博物館擔任館長。
丹尼爾·布爾斯廷 丹尼爾·布爾斯廷
布爾斯廷是美國學術圈內有名的酷愛讀書的學者。1975年福特總統提名他擔任國會圖書館第12任館長,他對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作出了重大貢獻。在他去世後,現任館長畢靈頓(JamesH.Billington)這樣評價他的貢獻:“他建立了國會圖書館圖書資料中心,在全美國積極推動閲讀。他關注的並不僅僅是掃除無知和愚昧,他也十分關心如何恢復人們對閲讀的興趣。他發起了重修傑弗遜大樓的計劃,並爭取到了國會的支持,使其重新成為了美國讀書人的聖殿。......他是一個為書而生的人,是上帝賜給美國的禮物。”
在日常生活中,布爾斯廷有早期清教徒的特點,生活態度嚴肅保守,不喜歡打領帶,而喜歡戴領結。他也是一個十分勤奮的學者,幾乎所有時間都用來寫作。以至在審議他擔任國會圖書館館長的聽證會上,好幾個參議員要求他如果擔任這個職務,就不能把精力放在寫作上。他最後只答應不在工作時間寫作,其他時間——週末、每個工作日的晚上和清晨——依然筆耕不輟。
丹尼爾·布爾斯廷
在國會圖書館工作期間,布爾斯廷得以寫下他的煌煌巨着人類文明史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1983年出版的專注於科技與地理領域的《發現者:人類發現世界與自我的歷史》。其後,又在1992年出版了專注於文學藝術領域的《創造者:富於想象力的巨人們的歷史》。以及1995年出版的專注與哲學文化領域的《探索者:人類不懈理解世界的故事》。 1987年,布爾斯廷主動辭去了國會圖書館的工作,過上了退休生活。在1995年他生前出版的最後一本書《探索者》的結尾,他這樣寫道:“身處兩個永恆——逝去的往昔和未知的將來——之間,我們從未停止追尋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方向感。”這句話也是他的一生的最好寫照。

丹尼爾·布爾斯廷發現者

《發現者》是一部描述人類在歷史長河中探索世界和自我的文明史的傑作,在美國出版後即不脛而走,暢銷不衰,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 正如作者所説,這是一個説不完的故事,整個世界仍是個新大陸,在人類知識的地圖上,仍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着我們去填寫、去發現。
丹尼爾·布爾斯廷 丹尼爾·布爾斯廷
《發現者》全書分四卷:“時間”、“陸地與海洋”、“自然”和“社會”。在第一、二卷中,作者通過歷史上翔實而有趣的故事,娓娓動聽地敍述了人類初始各種偉大的發現。為什麼説人類第一項偉大發現是時間?為什麼一星期有七天?時鐘是怎樣發明的?陸地與海洋是怎樣發現的?為什麼中國人沒有“發現”歐洲和美洲?為什麼人們要經過那麼久以後才知道地球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等等。作者以獨特生動的筆觸將偉大的發現者和發明家的傳奇經歷再現在我們面前,栩栩如生。
在第三卷中,作者翔實地描述了從眼鏡到望遠鏡以及顯微鏡等拓寬人類視野的新發明,從用於茫茫大海的引航到探索深邃無垠的天宇乃至洞察肉眼所不及的微生物機體的奧秘,從而開闢了航海學、天文學微生物學胚胎學等知識領域的新前景。作者還生動地敍述了發現家不畏千難萬險尋覓新奇罕見的物種的探險活動,而由此建立的動植物分類學又為人們進一步揭開了大自然的奧秘。
丹尼爾·布爾斯廷
在第四卷中,作者另闢蹊徑敍述了人類共同生活的社會,從古老的人類起源、原始人的衝突人手,敍及人類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風采,並探索了古代文明與近代文明的關係。同時,作者以流暢的筆觸獨具慧眼地介紹了人類一切智慧之母,即記憶術和印本書籍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認為記憶術和印本書籍是人類文化得以延續和進步的保證。作者還敍述了温克爾曼謝里曼等先驅者如何艱難地發掘古典文化遺址,發現了古希臘羅馬等地輝煌的建築物和古物寶藏,開考古學之先河。最後,作者以淵博的學識闡述了人類學,對人類社會在其歷史演變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作了系統的評價。 《發現者》堪稱一部展現絢麗多彩的人類文明史的鉅作,不僅廣採博引,資料豐富,而且貫通古今,頗具獨到之見。

丹尼爾·布爾斯廷基本著作年表

丹尼爾·布爾斯廷 丹尼爾·布爾斯廷
1. ['(TheDiscoverers:AHistoryofMan'ssearchtoKnowhisWorldandhimself)(1983)]
2.[創造者:富於想象力的巨人們的歷史'(TheCreators:AHistoryofHeroesoftheImagination)(1992)
3.[探索者:人類不懈理解世界的故]事'(TheSeekers:TheStoryofMan'sContinuingQuesttoUnderstandHisWorld)(1995)]
參考資料
  • 1.    布爾斯廷 金哲等編著,新學科辭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1,第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