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鎖定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是由炎黃東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共同開發,主要應用於各機構進行中醫體質分類判定。
中文名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開發公司1
炎黃東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開發公司2
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
應    用
各機構進行中醫體質分類判定
類    型
判斷中醫體質分類的標準化工具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軟件簡介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是判斷中醫體質分類的標準化工具,依據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開發。軟件是在中醫體質理論指導下,根據量表設計原理,以問詢錄入的方式,採集居民健康信息;通過對9種體質分值的結果分析,來判斷體質類型。 主要應用於各級醫療機構進行中醫體質檢測。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科研背景

為了響應衞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要求,各級醫療衞生機構能夠方便、快捷的,按照國家標準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工作。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領導小組委託局直屬單位——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聯合炎黃東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組織多位中醫專家、國內軟件專家,進行中醫體質辨識軟件開發。
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與炎黃東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同為“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發起單位,也是“治未病戰略聯盟”管理總部成員。“治未病戰略聯盟”是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的載體,是實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組織系統。
王琦醫學研究室
王琦醫學研究室一直致力於中醫體質的研究,並取得突出的成就。2007年,由研究室首席教授王琦主持的“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的研究及其應用”項目,榮獲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成果建立了中醫體質分類的理論模型,制定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為體質分類提供了標準化的工具和方法,使體質辨別具有了規範化的依據和準則。
2009年3月26日,中華中醫藥學會據此制定並正式發佈了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使之成為行業標準。
創始人簡介
王琦,著名中醫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級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國家人事部、衞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的“全國500名老中醫”之一,國務院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體質分會主任委員,國家“十五”“211”中醫體質學建設項目負責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中醫基礎理論整理與創新研究項目專家組成員及課題負責人,KY3H王琦醫學研究室首席教授。
王琦教授被國內外學者譽為中醫體質學的奠基者和開拓者。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產品技術

中華中醫藥學會發佈了《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之後,全國有幾家軟件公司都在積極研發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軟件用途

(一) 協助社區衞生機構建立和完善《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1、 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建立並完善《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 根據中醫體質辨識結果,發揮基層醫療機構特色,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指導和干預服務;
(二) 協助醫療機構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以及中醫特色診療服務
1、 開展中醫體質辨識,滿足“中醫醫院管理年”各項工作要求
(1) 為客户提供健康狀態辨識及風險評估;
(2) 為客户提供中醫體檢和評估服務;
(3) 進行客户健康狀態信息管理;
2、 向客户提供體質成因解讀,以及易發疾病的風險預測服務;
3、 為客户提供不同體質對應的健康養生指導,以及干預服務。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功能特點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具有操作簡便、批量檢測、報告科學、方案詳實等特點,為醫療機構中醫預防保健工作必備的軟件之一。
(一) 軟件操作流程化設計,醫護人員只需簡單培訓既可上機操作;
(二) 量表錄入、Excel表格批量導入等多種輸入方式均可應用,使用於不同情況下的體質檢測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三) 客户信息統計按年齡、體質分類,更具科學性、系統性,為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健康管理、疾病防控提供有效支持;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四) 檢測報告圖文並茂,柱狀圖進行體質分值説明,結果輸出符合《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
(五) 辨體施養方案細緻詳實,包含均衡飲食、合理運動,藥膳食療、經絡養生、四季進補等諸多內容,為醫護人員提供個性化的健康養生指導建議。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

中醫體質辨識軟件推廣文件

為了響應黨和政府要求,落實衞生部相關文件精神,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工作領導小組的委託,協助 “治未病”試點省市將中醫體質辨識納入公共衞生服務並推介適宜服務技術(產品),並通過試點示範、經驗推廣,有計劃、有步驟地全國範圍內推廣。
推廣文件 推廣文件
推廣文件 推廣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