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藥飲片

鎖定
中藥飲片是中藥材經過按中醫藥理論、中藥炮製方法,經過加工炮製後的,可直接用於中醫臨牀的中藥。這個概念表明,中藥材、中藥飲片並沒有絕對的界限,中藥飲片包括了部分經產地加工的中藥切片,原形藥材飲片以及經過切制、炮炙的飲片。前兩類管理上應視為中藥材,只是根據中醫藥理論在配方、製劑時作飲片理解。
而管理意義上的飲片概念應理解為:“根據調配或製劑的需要,對經產地加工的淨藥材進一步切制、炮炙而成的成品稱為中藥飲片”。
中文名
中藥飲片
外文名
zhongyaoyinpian
出    處
武林舊事
性    質
中藥材
始見於
南宋

中藥飲片文字出處

白芍片 白芍片
一、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為宋亡後回憶之作)中首次出現“作坊”出售“熟藥圓散,生藥飲片”的記載,一般研究者視之為中藥飲片一詞的出處。很多人認為“凡動過刀的即為飲片”;
二、某些中藥材專業市場和城鄉集貿市場藥材經營户認為只有經過複雜加工炮炙工序的成品才是飲片,僅經淨制、切制方法加工而成的應稱為“切片”,而不應按“飲片”管理;
三、根據《藥典》定義,“飲片是指經過加工炮製的中藥材,可直接用於調配或製劑”。

中藥飲片發展情況

中藥飲片是中國中藥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中醫臨牀辨證施治必需的傳統武器,也是中成藥的重要原料,其獨特的炮製理論和方法,無不體現着古老中醫的精深智慧。隨其炮製理論的不斷完善和成熟,目前它已成為中醫臨牀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

中藥飲片逐年增長

2006年1-12月,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1,660,35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1.62%;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19,022,03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9.44%;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036,648,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4.58%。
2007年,中國中藥飲片加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6,999,653,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97%;實現累計產品銷售收入24,169,03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6.80%;實現累計利潤總額1,451,344,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5.15%。

中藥飲片出口受限

中藥飲片技術標準模糊,質量參差不齊是制約中藥飲片出口的重要因素。通過對目前中藥材炮製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提升中藥飲片的產品國際競爭力,突破國際貿易壁壘,才能擴大中藥在國際市場中的份額。

中藥飲片大受重視

中藥作為天然植物藥的代表,應該有良好的行業成長性。中醫藥在全球的地位也在發生着悄悄地但卻是深刻的變化,從民間的認同發展到官方的認可,全球已進入對傳統藥和植物藥立法管理的時代。澳大利亞、歐盟、加拿大等西方發達國家對中醫藥或傳統醫藥實行立法管理,英國已啓動中醫藥捆綁立法程序。在國內,業外資本也對中藥飲片表示出極大的熱情,看好中藥飲片行業的未來發展。
國家對中藥產業的高度重視,消費者對天然藥物的青睞,國際市場出口的大幅度增加,中藥飲片產業的增長成為現實,構建行業規範標準已不是夢想。

中藥飲片納入醫保

2018年6月,江西省人社廳印發《江西省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中藥飲片目錄代碼》,《中藥飲片目錄代碼》將875種中藥飲片統一納入醫保支付範圍,其中816種(佔93.26%)納入甲類報銷,不設個人先行自付比例。 [1] 

中藥飲片炮製方法

中藥飲片戰國

對中藥炮製的文字記載始於戰國時代。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其治療“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湯中就有“治半夏”的記載,表明當時預治疾病已經使用了藥物常規炮製品。

中藥飲片漢代

漢代,據有關資料記載,炮製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煉、煮沸、火熬、燒、斬斷、研、銼、搗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湯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時,炮製理論開始創立。我國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序例寫道:“藥……有毒無毒,陰乾暴幹,採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並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不爾勿合用也”。
在南北朝劉宋時代,我國第一部炮製專著《雷公炮炙論》問世,記載的炮製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飛等。該書對後世中藥炮製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某些炮製方法,現今仍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中藥飲片明代

明代時期,中藥炮製發展得較為全面,在理論方面,陳嘉謨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統地論述了若干炮製輔料的作用原理,記載為:“酒制升提;姜制發散;入鹽走腎仍仗軟堅;用醋注肝經且資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潤回枯助生陰血,蜜制甘難化增益元陰;陳璧土製竊真氣驟補中焦;麥麩皮製抑酷性勿傷上膈;烏豆湯、甘草湯漬曝並解毒至令平和……”。他還強調:“凡藥製造,責在適中,不及則功效難求,太過則氣味反失。”著名的醫藥學者李時珍集諸家之大成,在其鉅著《本草綱目》中專列了“修治”一項,收載了各家之法。
對有些炮製方法還運用中醫理論加以討論。繼之,繆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論》的基礎上,增加了當時常用的炮製方法,在他的著作《炮製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炮炙十七法。

中藥飲片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由於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關心和重視中藥炮製事業,使中藥炮製事業發展很快。各地有關部門都對散在本地區的具有悠久歷史的炮製經驗進行了文字整理。並在此基礎上,全國大部分地區制訂、出版了炮製規範。同時,國家在藥典中也收載了中藥炮製內容,並相繼出版了一批炮製專著。如人民衞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藥炮製經驗集成》,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藥炮製學》等。
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國有許多中醫藥研究機構都開展了對中藥炮製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隊伍。在生產方面,中藥炮製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藥物飲片質量逐步得到了提高。隨着我國技術的革新,炮製生產設備已逐步機械化,如滾動式洗藥機,去皮機、鎊片機、切片機,各種類型的電動炒藥鍋等。這些將朝着自動化、聯動化的方向發展。

中藥飲片服用方法

1、一般要先清洗一下藥材,然後放入適當冷水浸潤一會兒再進行煎煮
要注意一定用砂鍋或搪瓷盆,絕對不能用鐵鍋,用的搪瓷盆不能有鐵裸露,因為中藥中的某些成分會與鐵發生化學反應.煎藥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不能將藥煎糊,如果煎糊了是絕對不能服用的!
2、煎煮20分鐘左右,煎好的藥汁量倒在吃飯的碗里約3/4就可以。
煎煮時要仔細閲讀醫生的處方中有沒有先下、後方、包煎、烊化等要求,服藥時要注意醫生有沒有交代過是温服、冷服、飯前服、飯後服等要求.
中藥飲片的品種目錄 1、乾薑 2、炮姜 3、姜炭 4、大黃 5、酒大黃 6、熟大黃 7、大黃炭 8、梔子9、焦梔子 10、炒梔子 11、 黃芪12、炙黃芪 13、黃連 14、酒黃連 15、薑黃連 16、萸黃連 17、麻黃18、炙麻黃 19、丹蔘 20、酒丹蔘 21、何首烏22、制何首烏 23、甘草 24、炙甘草 25、石膏 26、煅石膏 27、白朮 28、炒白朮 29、焦白朮30、赤芍 31、白芍 32、炒白芍 33、酒白芍 34、生地黃 35、熟地黃 36、當歸37、酒當歸 38、檳榔 39、焦檳榔 40、延胡索 41、醋延胡索42、槐花43、槐花炭 44、黃芩 45、酒黃芩 46、三七粉 47、紅參 48、冰片 49、紅粉50、輕粉 51、玄明粉 52、芒硝 53、青黛 54、滑石粉 55、赭石 56、煅赭石57、蘆薈 58、兒茶 59、制川烏 60、制草烏 61、黑順片 62、白附片63、淡附片64、炮附片65、巴豆霜66、千金子霜67、馬錢子粉 68、米斑蝥 69、硃砂70、雄黃、71、炒谷芽72煅牡蠣、73炒稻芽、74醋香附、75醋柴胡、76酒肉蓯蓉、77煅龍齒、78煅石決明、79醋龜甲、80焦六神曲
常見飲片的八種種類和規格:
1.極薄片 厚度為0.5MM以下。
2.薄片 厚度為1-2MM。
3.厚片 厚度為2-4MM。
4.斜片 厚度為2-4MM。
5.直片(順片) 厚度為2-4MM。
6.絲(包括細絲和寬絲)細絲寬度為2-3MM,寬絲寬度為5-10MM。
7.段(包括短段和長短) 短段長度為5-10MM,長段長度為10-15MM。
8.塊 邊長為8-12MM的立方塊或長方塊。

中藥飲片質量要求

1.淨度
2.片型及粉碎粒度
3.色澤
4.氣味
5.水分
6.灰分
7.浸出物
8.有關成分
9.有毒成分
10.鑑別
11.包裝檢查

中藥飲片儲存貯藏

常用的飲片養護方法有石灰乾燥法、酒精防蟲法、化學藥品滅蟲法(硫黃燻蒸法)、氣調法、對抗貯藏法和冷藏法等。中藥飲片庫房一般要求乾燥通風,避免日光直射,室內温度不超過20℃,相對濕度35%~75%,飲片含水量控制在13%以下(特殊飲片除外)。 [2] 
現分述如下:
1.對含澱粉多的藥材,如澤瀉、山藥、葛根、黃芪等切成飲片後要及時乾燥,貯存在通風、乾燥、涼處,防蟲蛀、防潮。
2.對含揮發油多的藥材,如薄荷、當歸、木香、川芎等切成飲片後,乾燥温度小於30℃,如大於30℃則損失有效成分,貯藏時環境温度不能太高,否則易散失香氣或泛油,温度太高易吸濕黴變和蟲蛀,應置陰涼乾燥處保存。
3.對含糖分及黏液質較多的飲片,如肉蓯蓉、熟地黃、天冬、黨蔘等,炮製後不易乾燥,在温度高濕度大的環境極易變軟發黏,易被污染,應防黴、防蟲蛀,置通風乾燥處貯藏。
4.種子類藥材經炒制後增加了香氣,如紫蘇子、柏子仁、萊菔子、薏苡仁等,應貯藏缸、罐中封閉保管,防蟲害及鼠咬。
5.凡酒制飲片,如當歸、常山、大黃等,醋制飲片,如蕪花、大戟、香附、甘遂等均貯於密閉容器中,置陰涼處。
6.凡鹽炙的飲片,如澤瀉、知母、車前子、巴戟天等,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濕氣,易受潮變軟,若温度高,其中水分散失則鹽析出。故應貯於密閉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以防受潮。
7.經蜜炙的飲片,如款冬花、甘草、枇杷葉等,炮製後糖分大,較難乾燥,特別容易受潮變軟或粘連成團且易被污染,蟲蛀、黴變及鼠咬,應貯於缸、罐內,儘量密閉以免吸潮,置通風乾燥處保存養護。
8.某些礦物類飲片,如硼砂、芒硝等在乾燥空氣中,容易失去結晶水而風化,故應貯於密封的缸罐中,置於陰涼處養護。
貯藏中的變異現象:
1.蟲蛀
2.發黴
3.變色
4.氣味散失
5.泛油
6.風化
7.潮解溶化
8.粘連
9.揮發
10.腐爛
11.自燃

中藥飲片種類介紹

中藥飲片普通中藥飲片

中醫常用飲片,最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已有數千年的應用歷史。

中藥飲片中藥免煎飲片

方便上班族人羣,但不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

中藥飲片中藥顆粒飲片

體積小,調配方便。同樣不能體現中醫用藥特點,不受中醫界推薦使用。

中藥飲片中藥破壁飲片

近年最新科技成果,價額昂貴。目前還不適合中國國情,無法推廣使用。

中藥飲片中藥精製飲片

即小包裝飲片。稱量準確,清潔衞生,規格統一,調配方便。價格相對較貴,有些品種不符合炮製和調配規範。屬國家推薦使用飲片。

中藥飲片著名品牌

永剛飲片、胡慶餘堂、瑞龍製藥、同仁堂、康美、雅女湖、方回春堂、童涵春堂等

中藥飲片質量問題

2012年9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曝出一批染色增重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
安徽國鑫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安徽維濤中藥飲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藥房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徐重道中藥飲片廠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用鋁鹽和鎂鹽加重,並在藥材中摻假;
亳州市凱利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並摻假;
安徽福春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亳州市貢藥飲片廠、亳州市萬珍中藥飲片廠、安徽海鑫中藥飲片廠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進行染色;
國鑫、維濤、徐重道中藥飲片廠等還存在走票過票、貼牌包裝等問題。 [3] 
鑑於上述企業生產的部分中藥飲片已進入流通、使用和中成藥生產環節,國家藥監局已嚴令各地方局加大監督力度,嚴防不合格的中藥飲片用於臨牀配方和中成藥生產。
亳州徐重道中藥飲片廠去年也上過“黑名單”,在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的2011年第一季度《湖北省藥品質量公告》中,抽檢發現,該廠生產的沉香由於性狀不合格而“上榜”。
水分對於藥材來説是至關重要的,保持藥材適當的水分第一可以保持中藥材的藥效,第二有利於儲存。 水分對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對現購進的袋裝中藥飲片控制其水分尤為重要,合理的水分在貯藏保管中可防止生蟲、黴變,避免有效成份分解、酶解變質等。
《飲片標準通則〈試行〉》規定:一般的飲片含水量宜控制在7%~13%;蜜炙品類含水分不得超過15%;酒炙、醋炙及鹽炙品類等含水分不得超過13%;燙制醋淬製品含水量不超過10%。 [4] 

中藥飲片警示説明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關於修訂含毒性中藥飲片中成藥品種説明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這一文件,2013年年底前,產品中含有毒性藥材的中藥飲片企業,必須在説明書中寫明毒性成分並添加警示語。
《通知》規定,凡處方中含有《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23號)中收載的28種毒性藥材製成的中藥飲片(含有毒性的炮製品)的中成藥品種,相關藥品生產企業應在其説明書成分項下標明該毒性中藥飲片名稱,並在相應位置增加警示語:“本品含×××”。
《通知》明確提出,處方中含有其他已被證明具有毒性、易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的中藥飲片的中成藥品種,相關藥品生產企業也應按照上述要求修訂説明書。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國家秘密技術的中成藥品種也適用這一新規定。 [5] 

中藥飲片儲存技術

中藥飲片作為藥品中的一個特殊分類,由於其形態、成份、性能的多樣性及複雜性,在儲存過程中發生質量變異的幾率、程度相對較大。因此,中藥飲片儲存養護的方法、標準及技術要求也相對較高,其應用的手段也具有多樣性。 [6] 
按照不同品種養護目的不同和季節的變化,企業應在養護過程中採取有針對性的合理措施。為防止黴變腐敗,可採取晾曬、通風、乾燥、吸濕、燻蒸、鹽漬及冷藏等方法:為防止蟲害,可採取曝曬、加熱、冷藏、藥物燻蒸等方法;為防止藥性的揮發,可採取密封、降温等方法;為防止變色、泛油,採取避光、降温等方法,在採用國際先進的振動式細胞級超微破壁粉碎技術基礎上,在超低温下聯盛堂破壁飲片用純物理方式將傳統中藥材飲片細胞壁打破,粉碎成粒徑小於45微米的超細粉,確保藥材細胞99%以上的破壁率,常温沖泡的條件下,讓有效成分全部釋放。較傳統中藥飲片優勢一個是可以隨身攜帶,隨時沖服;其次,破壁飲片為全成分入藥,保留了傳統中藥的全部藥效成分,經過細胞破壁的飲片更利於藥效成分的快速溶出。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