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小學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中華小學)

鎖定
桂林市中華小學地處桂林市中華路3號,東臨灕江、西倚王城。學校現有教學班25個,學生1200人。在職教職員工75人,退休教職員工94人。
中文名
中華小學
創辦時間
光緒31年(1905年)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學生人數
1200人

中華小學學校概況

2005年,在學校建校100年之際,秀峯區政府投資近2000萬,按照“創建八桂一流學校”的標準對學校進行了全面重擴建,學校佔地面積擴大到7036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擴大為7726平方米。重擴建後,配有普通教室25個,專用教室14個,全部可以多媒體使用。設有閲覽室、計算機學習室、音樂室、美術室、實驗室各2間;藏書室、舞蹈室、體育室、多媒體大教室和多媒體階梯教室各一間,建有校園“班班通”局域網,開通了校園電視台、校園網站等,教師的辦公和教學活動全部達到一流設備。
中華小學

中華小學歷史沿革

桂林市中華小學於光緒31年(1905年)由廣東旅桂同鄉會在桂林創辦,校址設在廣東會館,當時為私立公益小學堂,是桂林有名的私立學校。1956年收歸國有,改名為東華路小學。1960年改為廣西師範學院附屬小學。1962年改名中華路小學。1978年更名為中華小學至今。
1922年,孫中山為組織北伐途經桂林時,曾到過廣東旅桂同鄉會(原校址)視察,並鼓勵廣東會館“不僅要辦小學堂,還需辦中學堂”,之後便有了逸仙中學。因此,20世紀30年代以後,逸仙中學和公益小學都是由一個大校長擔任,後又過渡為由中學校長委任小學校長。這種管理制度一直延至1956年學校收歸國有改名中華路小學止。最後一任私立校長黎偉瑩以93歲的高齡參加了學校於2005年12月28日舉行的百年校慶大典,2007年去世。
中華小學的建校史,在廣西可稱得上是首屈一指,在全國亦不可多得。在其百年的辦學史中,這所學校以其良好的辦學行為和踏實的辦學效益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桂林市乃至廣西享有很高的聲譽。

中華小學辦學成績

20世紀70年代,學校被桂林市確定為重點小學。學校因進行筆珠結合課改而聞名全自治區,1974年曾接待過時任自治區主席的喬曉光同志深入課堂聽課視察,喬主席高度評價了張至明和何德志兩位教師的課堂教學。當時《廣西日報》和《桂林日報》都作了頭條報道。
20世紀80年代,進行過“作文一條龍”的課題研究,並承擔了國家級子課題《獨生子女教育》的研究。
20世紀90年代,進行了國家級課題“目標教學”和“兒童思維訓練與策略”的系列研究。
進入21世紀以來,學校連續開展了自創的自治區級A類課題《質疑探新教學模式》和B類課題《教師課堂教學智慧的提升》、《承美德、知禮儀、正舉止》、《提高英語大班教學課堂效益的策略研究》的研究,分別獲得自治區課題研究一等獎。
中華小學堅持長期的教育科研,培養和造就了一支比較成熟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中先後產生過“全國優秀教師”1名、“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國輔導員能手”1名、“自治區特級教師”1名、“自治區優秀教師”2名、“小中高教師”2名、“市學科帶頭人”3名、“省科研優秀工作者”和“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若干名,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較強,有着非常優良的教研之風。“科研立校”已然成為學校長期保持優質教育的保證,在桂林市小學界起着很重要的帶頭作用。
2000年以來,學校新增加了桂林市科研示範校、桂林市雙語實驗校、自治區社區家長學校示範校、全國家庭教育“雙合格”示範學校、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校長和教師培訓基地、桂林市巾幗建功先進單位、桂林市校本教研培訓基地優秀學校、全國“十五”家庭教育工作優秀家長學校、桂林市德育先進校、全國“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聯繫點學校、桂林市先進衞生學校等20多項。
中華小學建校達一百多年,在廣西乃至在全國都不多見。百年的辦學史見證了桂林教育的百年發展史,是挖掘桂林市歷史文化名城很有價值的教育資源。逾百年的辦學史,形成了學校自身獨特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其厚重的文化底藴,長期以來深受轄區百姓的讚譽和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