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英雙語醫學診斷學

鎖定
《中英雙語醫學診斷學》是2011年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巧玲。本書包括物理診斷和實驗診斷兩部分,共有4篇18章,目的是為醫學臨牀教學提供一本參考書。 [1] 
書    名
中英雙語醫學診斷學
作    者
周巧玲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8月1日
頁    數
702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48700487
商品尺寸
25.2 x 18.8 x 3 cm
商品重量
1.1 Kg

目錄

中英雙語醫學診斷學內容簡介

《中英雙語醫學診斷學(套裝上下冊)》講述了:診斷學既是從事臨牀醫務工作人員及高等院校醫學本科生、研究生的必修課程,也是從基礎醫學過渡到臨牀醫學的一門非常重要的橋樑課程。任何一位優秀臨牀醫生的成長均離不開診斷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與訓練。以往我國醫學生教育的診斷學教學僅有中文版《診斷學》教材,但近年來隨着醫學教育學制的改革,如八年制醫學生教育和對外交流的需要,醫學雙語教學顯得日趨重要。迄今為止,我國尚無正式出版的雙語診斷學教材用於臨牀教學,故雙語診斷學教學過程中其內容、形式與醫學術語均欠統一、欠規範。基於此緣由,我們在重温歷屆中文版《診斷學》教材內容基礎上,參照國外相關診斷學教材,進行了《中英雙語醫學診斷學》的編寫。

中英雙語醫學診斷學目錄

第一篇 問診
第一章 問診的重要性及問診內容
第一節 問診的重要性
第二節 問診的方法和內容
第三節 問診的基本內容
第二章 問診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節 標準化患者的作用
第二節 問診技巧及評分標準
第三節 重點病史採集的方法
第四節 特殊情況的問診技巧
第五節 示範病例
第三章 常見症狀
第一節 發熱
第三節 水腫
第四節 咳嗽與咳痰
第五節 咯血
第六節 胸痛
第七節 發紺
第八節 呼吸困難
第九節 心悸
第十節 噁心與嘔吐
第十一節 嘔血
第十二節 便血
第十三節 腹痛
第四節 腹瀉
第五節 便秘
第十六節 黃疸
第十七節 腰背痛
第十八節 關節痛
第十九節 血尿
第二十節 尿頻、尿急與尿痛
第二十一節少尿、無尿與多尿
第二十二節頭痛
第二十三節眩暈
第二十四節暈厥
第二十五節抽搐與驚厥
第二十六節意識障礙
第二篇 體格檢查
第一章 基本方法
第一節 視診
第二節 觸診
第三節 叩診
第四節 聽診
第五節 嗅診
第二章 一般檢查
第一節 全身狀態檢查
第二節 皮膚
第三節 淋巴結
第三章 頭頸部
第一節 瞳孔
第二節 扁桃體
第三節 頸部血管
第四節 甲狀腺
第四章 胸部和肺
第一節 胸部的體表定位
第二節 胸壁、胸廓和乳房
第三節 肺和胸膜
第四節 呼吸系統常見疾病的主要症狀和體徵
第五節 心臟的體格檢查
第六節 循環系統常見疾病的主要症狀和體徵
第五章 腹部檢查
第一節 腹部體表標誌及分區
第二節 視診
第三節 聽診
第四節 觸診
第五節 叩診
第六節 腹部常見病變的主要症狀和體徵
第六章 外生殖器及肛門檢查
第一節 男性生殖器檢查
第二節 女性生殖器檢查
第三節 肛門與直腸
第七章 脊柱四肢檢查
第一節 脊柱
第二節 四肢與關節
第三節 臨牀疾病
第八章 神經反射檢查
第九章 全身體格檢查
第一節 全身體格檢查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全身體格檢查的基本項目
第三節 特殊情況的體格檢查
第四節 老年人的體格檢查
第五節 重點體格檢查
第三篇 實驗診斷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臨牀血液學檢測
第一節 血液一般檢測
第二節 骨髓細胞學檢測
第三章 出血、血栓與止血檢測
第一節 止血、凝血和纖溶機制
第二節 血管壁檢測
第三節 血小板檢測
第四節 凝血因子測定
第五節 抗凝血功能檢測
第六節 纖維蛋白溶解檢測
第七節 血栓形成的特異檢測
第九節 檢測項目的選擇和應用
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體液檢測
第一節 尿液檢測
第二節 腦脊液檢查
第三節 漿膜腔積液檢測
第五章 常用腎臟功能實驗室檢測
第一節 腎小球功能檢查
第二節 腎小管功能試驗
第六章 肝臟功能常用的實驗室檢測
第一節 肝臟的基本功能
第二節 肝臟病常用的實驗室檢查
第四篇 輔助檢查
第一章 心電圖學
第一節 臨牀心電圖學基本概念
第二節 心律失常
第三節 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
第二章 其他常用心電圖學檢查
第一節 動態心電圖檢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