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

鎖定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Sino-British Joint Liaison Group)成立於1985年5月27日,是因應中英兩國政府磋商香港主權交接有關的事宜而產生的聯絡機構。該機構是根據《中英聯合聲明》及其附件二的規定而成立。
聯合聯絡小組只是聯絡機構而不是權力機構,負責就《聯合聲明》實施進行磋商,討論政權交接事宜,並就有關事項交換情況並進行磋商。聯合聯絡小組的工作到2000年1月1日為止。小組成立後,共舉行了47次全體會議,其中18次在中國香港舉行,15次在英國倫敦舉行,14次在中國北京舉行。聯合聯絡小組曾使用金鐘堅尼地道的舊英童學校作為辦公室。
中文名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
外文名
Sino-British Joint Liaison Group
成立時間
1985年5月27日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簡介

根據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為使香港政權於1997年能妥善交回中國,兩國政府同意設立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任務是在兩國政府間進行聯絡、磋商及交換意見。小組由雙方各派一名大使級組長及四名組員組成,在中國香港設立辦事處,會議輪流在北京、倫敦、香港三地舉行,並以中國香港為常駐地。小組工作到1997年為止。至1990年4月為止,小組召開過15次會議,並多次發表新聞公報。會議對香港居民的國籍及換髮身份證、公務員本地化、 中文的法律地位、香港於1997年繼續參加國際組織活動、設立終審法院、海事管轄、香港與有關國家交換逃犯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充分討論,並在很多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 [1]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成員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首席代表

中方首席代表:
英方首席代表: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其他代表

孫明揚(1989至91年)(1997至99年)(曾任教育局局長) 吳榮奎(1994至97年)(曾任公務員敍用委員會主席)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最後一次會議

1999年12月7日至8日,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第四十七次,也是最後一次會議在香港禮賓府舉行。中方出席人員有吳紅波大使(首席代表)、呂平、孫明揚、(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成綬三及有關專家和工作人員;英方出席人員則有包雅倫大使(首席代表)、華利文(英國外交部中華事務司司長)、艾志安(英國駐中國大使館政務參贊)、楊安俊(英國外交部法律顧問)、韓菊(英方首席代表辦事處一等秘書)。[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專家小組

  • 國際權利與義務專家小組
  • 出入境和居留權問題專家小組
  • 關於過渡期的財政預算案編制和有關問題的專家小組
  • 檔案移交專家小組
  • 政府資產專家小組
  • 移交儀式專家小組
  • 防務及治安問題專家小組
  • 法律本地化專家小組
  • 法律適應化專家小組
  • 終審法院問題專家小組
  • 知識產權問題專家小組
  • 投資保護協定專家小組
  • 移交逃犯協定專家小組
  • 刑事司法協助問題專家小組
  • 香港與外國對等承認及執行民商事判決問題專家小組
  • 香港民航協定及香港與台灣之間航線協議安排問題專家小組
  • 移交被判刑人問題專家小組
  • 專營權、合約及有關問題專家小組
  • 公務員問題專家小組
  • 滯港越南船民和難民問題專家小組
  • 香港排污計劃問題專家小組
  • 退休保障及社會福利問題專家小組
參考資料
  • 1.    朱傑勤,黃邦和 主編.中外關係史辭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第153-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