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棉所41

鎖定
中棉所41(sGK9708-41)是本所利用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引進構建的Bt+CpTI雙價抗蟲基因,通過花粉管通道法導入中棉所23中,經過多年選育而成。2001年通過國家轉基因作物商品化許可,2002年通過全國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命名。2006年獲得中國農科院科技成果一等獎和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2年後作為黃河流域和河南省區域試驗以及河南省生產試驗的對照品種。 [1] 
中文名
中棉所41
審定編號
國審棉麻2002001
作物種類
棉花
選育單位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品種來源
中棉所23導入國產Bt和CpTI雙價抗蟲基因

中棉所41特徵特性

植株筒型、較緊湊,株高中等,果枝上舉,葉深綠色、大小適中,皺褶明顯,透光性好,鈴卵圓形,鈴嘴尖,單鈴重5.3克,衣分40%,籽指11.6克。中早熟抗蟲常規棉品種,生育期130天左右,出苗快,苗壯、苗齊,前期長勢強,後期長勢一般,整齊度好,結鈴性強,吐絮肥暢易採收,抗棉鈴蟲,耐枯萎病、黃萎病;纖維品質:2.5%跨長29.4毫米,比強度21.1cN/tex,麥克隆值4.7。

中棉所41產量表現

2000-2001年參加黃河流域抗蟲棉品種區試,2000年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18.2公斤、85.2公斤、71.2公斤,分別比對照品種中棉所29增產3.5%、1.4%和0.1%,2001年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44.6公斤、99.2公斤、93.1公斤,籽棉比對照品種中棉所38減產2.3%,皮棉、霜前皮棉均比對照增產3.1%;2001年生產試驗,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44.2公斤、99.6公斤、93.5公斤,籽棉比對照品種中棉所38減產0.6%,皮棉、霜前皮棉分別比對照增產6.1%和5.4%。大田生產一般畝產皮棉90公斤左右。

中棉所41纖維品質

農業部棉花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試,絨長29.7mm,比強度30.6cN/tex,麥克隆值4.6,整齊度85.4%,伸長率6.4%,反射率74.1%,綜合品質指標符合棉紡工業要求。 [1] 

中棉所41抗病蟲性

2000-2001年國家區域試驗抗蟲性鑑定指定單位鑑定結果,二代棉鈴蟲蕾鈴被害減退率分別為71.98%和74.58%,三代棉鈴蟲3齡以上幼蟲存活率分別為0。2001年抗病性鑑定結果,枯萎病指13.7,黃萎病指27.3,達到耐病級。 [1] 

中棉所41栽培技術要點

(1)早熟性好,結鈴性強,需肥量大,要施足底肥,重施蕾花肥,後期視長勢情況追施葉面肥以防早衰。(2)適時播種,採用地膜覆蓋或營養缽育苗,畝密度3000-3500株,麥棉套種畝密度4000株左右。 (3)適當應用生長調節劑,用量以少為宜。(4)生長前期發育快,現蕾節位低,要求整枝徹底,地膜覆蓋或營養缽育苗,可摘去下部1-2果枝的早蕾,防止爛鈴和早衰。

中棉所41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適宜黃河流域棉區種植。栽培上注意防早衰。
參考資料
  • 1.    中棉所41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引用日期201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