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棉所13

鎖定
中棉所13(中無151)系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以(758×爭31)×(250×蘭布萊特GL—5)複合雜交,連續選擇育成的低酚棉品種。1991年通過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品種名稱
中棉所13
作物類別
棉花品種
品種特性
中熟低酚棉
國家審定
GS08009—1990
省級審定
(90)魯農審字第3號文件
育種者
陳華、汪若海、祝水金李根源、郭香墨 [2] 

中棉所13特徵特性

中棉所13屬中熟低酚棉品種。生育期135天。植株略緊湊,果枝中等,葉色深綠。鈴長卵圓形,鈴重5.5克,衣分38.1%—41%,子指10.5克。坐桃較早,棉仁蛋白質含量48.1%。抗枯萎病,耐黃萎病。
纖維品質:1982—1984年3年測試結果,纖維主體長度30.8毫米,單纖維強力3.94克,細度每克5878米,斷裂長度23.22千米。另據北京市纖維檢驗所測試結果,主體長度30.8毫米,單纖維強力4.09克,細度每克6103米,斷裂長度24.9千米,紡紗品質指標2509分,綜評上等優級。 [1-2] 

中棉所13產量水平

1982—1984年低酚棉品種聯合試驗中,平均畝產皮棉70.4千克,比對照魯棉1號減產5.6%,居參試低酚棉品種首位。1982—1989年參加河北省低酚棉區域試驗,平均霜前皮棉畝產52.5千克,低於對照品種冀棉8號,但均居參試低酚棉品種之首位。1987年山東高青縣大面積生產示範中,平均畝產皮棉65.5千克,比魯棉6號增產5%。1989年在河北省低酚棉生產試驗中,平均霜前皮棉產量比對照冀棉8號增產4.1%,居第一位。 [2] 

中棉所13栽培要點

中棉所13要求集中連片種植,適宜春播,密度比常規有酚棉略稀,一般每畝3500株左右,間苗時拔除個別有腺體雜株,加強前期管理,及時澆水防早衰。特別要注意苗期地老虎、中後期棉鈴蟲及吐絮期鼠害的防治工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