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鎖定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是中日兩國政府的諮詢機構,成立於1984年,由中日各界知名人士組成,為增進雙方相互瞭解,促進兩國人民友好交流合作,推動中日關係改善與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文名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性    質
諮詢機構
成立時間
1984年3月23日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成立背景

1983年11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訪問日本時,與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商定,為了開創中日友好的新紀元,建立中日兩國各界人士的老、中、青代表參加的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1984年3月23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訪華期間,中日雙方正式宣佈成立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基本任務

根據《中日聯合聲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基本原則,遵照“和平友好、平等互利、相互信賴、長期穩定”四項原則,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廣泛的角度,研究中日睦鄰友好關係長期穩定發展的途徑並向兩國政府提出建議。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組織機構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雙方委員各10名,由老、中、青各方面代表組成,具有廣泛的羣眾性。中方委員會首席委員是原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王兆國,日方委員會首席委員是日本慶應大學校長石川忠雄。雙方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機構分別設在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和日本外務省亞洲局。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雙方委員會面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雙方委員會面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下設三個專門委員會:中日關係中的長期展望專門委員會;中日經濟、科技交流專門委員會;中日青年文化交流專門委員會。雙方委員會的日常工作機構分設在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和日本外務省亞洲局。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重大意義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是加強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它的成立,標誌着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進一步加深了。實現21世紀的中日友好不僅符合中日兩國人民和子孫後代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重要會議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1984年9月,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在日本東京舉行了首次會議。中方首席委員王兆國發表《基調報告》,日方首席委員石川忠雄作了《日中關係中長期展望的基調報告》。作為這次會議的具體成果,雙方決定設立中日中、長期關係、經濟科技交流、青年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專門委員會。在北京建立“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也是在這次會議上提議並通過的。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雙方委員會面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雙方委員會面
1992年9月初,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了第8次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以張香山首席委員為首的中方委員和以石川忠雄為首的日方委員,就鞏固和發展面向21世紀的中日睦鄰友好關係的途徑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在閉幕式上通過並發表了共同文件。雙方委員一致表示,要以1992年作為邁向21世紀的中日關係新起點,共同為亞太地區以及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做出積極的貢獻。
2014年12月4日,第五屆“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的最後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落幕,中日雙方委員在會後舉行的聯合記者發佈會上均強調,此前中日政府發佈的中日四點原則共識非常重要,必須切實遵守與落實。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