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所村

(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滇源鎮中所村)

鎖定
中所村隸屬嵩明縣滇源鎮,地處滇源鎮南邊,距滇源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縣城31公里。東鄰老壩,南鄰甸尾村委會,西鄰小營村委會,北鄰南營村委會。轄中所、皮家營、新發村、莊科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户602户,有鄉村人口2281人,其中農業人口2237,勞動力145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26人。
全村國土面積10.75平方公里,海拔1970米,年平均氣温13.5℃,年降水量967毫米,適合種植烤煙、糧食等農作物。
全村耕地面積3150畝,其中,水田面積1473畝,旱地面積1677畝,人均耕地1.38畝;林地10316.3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2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25.2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烤煙為主。
中文名
中所村
國土面積
10.75 km²
海    拔
1970 m
年平均氣温
13.5℃

中所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150畝(其中:田1473畝,地1677畝),人均耕地1.38畝,主要種植烤煙作物;擁有林地8539畝;水面面積42畝,其中養殖面積40畝;其他面積4399畝。

中所村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442户通自來水,有238户飲用井水。有714户通電,有395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539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61.9%、100%和50.84%)。安裝固定電話和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619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619户(分別佔總數的86.39和86.69%)。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水泥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全村共有汽車28輛,農用運輸11輛;拖拉機60輛,摩托車67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11畝,有效灌溉率為 25.6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7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4畝。
到2009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的農户238户,建有小水窯8口,已完成改廁的農户290户。
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
該村農户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505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1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98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中所村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251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1萬元,佔總收入的19.91%;畜牧業收入120萬元,佔總收入的4.7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22頭,肉羊107頭);漁業收入20萬元,佔總收入的0.79 %;第二、三產業收入1360萬元,佔總收入的54.05%;工資性收入280萬元,佔總收入的11.13%。
農民人均純收入3090元,農民收入以烤煙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94人(佔勞動力的0.13%),在省內務工177人,到省外務工17人。

中所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煙為主,主要銷往省內。2009年全村煙葉主產業銷售總收入375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13.91%。

中所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714户,共有鄉村人口2298人,其中男性1150人,女性1148人。其中,農業人口2283人,勞動力148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286人,少數民族12人。
到2009年底,享受低保8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人數142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9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8公里。
該村建有公廁3個,人畜混居的農民户21户,佔農户總數的2.94 %。

中所村村務公開

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訂農業承包合同59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83.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734畝。
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25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公示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賬務。

中所村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4個,共有黨員119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92人、女黨員28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皮家營、新發村、中所、莊科等4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100人。

中所村發展重點

(一)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收租土地租金過低,難以維持生計。
2、產業結構調整受水源保護限制。
3、旱情嚴重人蓄飲水水源點乾枯、羣眾用水困難,而且樟木箐水庫漏水隱患嚴重、農作物用水艱難。
4、村集體資金薄弱。村小組村內巷道硬化需求資金大,村組幹部工作壓力重。
5、中所小組人畜飲水十分困難。
(二)發展思想及發展產業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爭取政策建設村內道路硬化、多方爭取資金完成中所小組人蓄飲水建設工程,做好皮家營茶花協會的申辦工作、引導羣眾庭院式經濟發展,保住支柱產業,引進技術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大力發展蔬菜產業,大樹楊梅種植,加大農業、種養殖技術培訓發展養殖業、積極組織好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增加羣眾經濟收入,做好發展與保護的生態協調工作。解決樟木箐水庫漏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