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平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下轄鎮)

鎖定
中平鎮,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地處象州縣東部,東靠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南連百丈鄉,西鄰寺村鎮,西北與羅秀鎮交界,北接大樂鎮。 [2]  區域面積97.9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34215人。 [1] 
清代,先後為安中裏,昌化裏,北上裏,東安裏部分轄地。民國時,為象縣中平鄉、瓜山鄉轄地。1949年12月,稱象縣中平區。1966年8月,析出,複稱中平公社。1984年10月,改稱中平鄉。1999年6月,改稱中平鎮。 [2]  截至2020年6月,中平鎮下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3] 
2019年,中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1] 
中文名
中平鎮
別    名
古榕之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象州縣
地理位置
象州縣東部
面    積
97.91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中平社區
電話區號
0772
郵政編碼
54580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桂G
人    口
34215人(2019年户籍人口)

中平鎮歷史沿革

清代,先後為安中裏,昌化裏,北上裏,東安裏部分轄地。
民國時,為象縣中平鄉、瓜山鄉轄地。
1949年12月,稱象縣中平區。
1953年4月,改屬石龍縣。
1958年1月,改稱中平鄉;同年8月,改稱中平公社;同年9月,與大樂公社、百丈公社連片為豐收公社。
1959年3月,析出,複稱中平公社。
1960年5月,石龍縣更名象州縣,中平公社屬之。
1962年9月,中平公社與百丈公社合併稱中平區。
1966年8月,又析出,複稱中平公社。
1984年10月,改稱中平鄉。
1999年6月,改稱中平鎮。 [2] 

中平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中平鎮轄中平1個居民委員會,梧桐、良山、謝官、大架、落沙、多福、古磨、架村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2個居民小組、149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0年6月,中平鎮下轄1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中平社區。 [2]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451322104001
121
中平社區
451322104200
220
梧桐村
451322104201
220
良山村
451322104202
122
謝官村
451322104203
220
大架村
451322104204
220
落沙村
451322104205
220
多福村
451322104206
220
古磨村
451322104207
220
架村村

中平鎮地理環境

中平鎮位置境域

中平鎮地處象州縣東部,東靠金秀瑤族自治縣六巷鄉,南連百丈鄉,西鄰寺村鎮,西北與羅秀鎮交界,北接大樂鎮。 [2]  區域面積97.91平方千米。 [1] 

中平鎮地形地貌

中平鎮境內為丘陵平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40~160米,最高點水產嶺頂海拔912.5米,最低點仁義河海拔125米。 [2] 

中平鎮氣候

中平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季風特點顯著,光、熱、水基本同季。降水比較集中,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多年平均氣温20.7℃,1月平均氣温10.6℃,極端最低氣温-2℃(1999年12月20日);7月平均氣温28℃,極端最高氣温37.1℃(2011年7月24日);平均氣温年較差18.0℃。生長期年平均302天,無霜期年平均355天,最長359天,最短3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440小時,年總輻射106千卡/平方釐米。全年出現0℃以下氣温比較少見。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500毫米(2005年),極端年最少雨量1200毫米(2008年)。 [2] 

中平鎮水文

中平鎮境內屬西江水系。仁義河自梧桐村委西部入境,由南而北,從良山村流出中平鎮,境內河道長6.5千米。 [2] 

中平鎮人口

2011年末,中平鎮轄區總人口3452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325人,城鎮化率15.4%。另有流動人口1485人。總人口中,男性17678人,佔51.2%;女性16849人;佔48.8%;14歲以下4780人,佔13.8%;15~64歲25786人,佔74.7%;65歲以上3961人,佔11.5%。總人口中,以壯族為主,達23216人,佔67.2%;漢族11311人,佔32.1%;另有瑤、苗、侗等4個民族227人,佔0.7%;2011年,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長率5.3‰。 [2] 
截至2019年末,中平鎮户籍人口34215人。 [1] 

中平鎮經濟

中平鎮綜述

2011年,中平鎮財政總收入2103萬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80萬元。比上年增長10.1%。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7萬元,增值税139萬元。企業所得税5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609.1元。比上年增長8.0%。 [2] 
2019年,中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個。 [1] 

中平鎮農業

中平鎮有農業耕地面積38773畝,人均1.1畝;以種植水稻、甘蔗、玉米、桑樹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29000萬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72%。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萬噸,人均58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桑樹。2011年,甘蔗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2.5萬噸;桑園面積2.3萬畝,鮮繭總產量4.5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0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牛飼養量0.5萬頭,年末存欄0.3萬頭;家禽飼養量20.1萬羽。 [2] 

中平鎮工業

中平鎮工業以小型水電站、制磚為主,農副產品加工為輔。2011年末,工業總產值達到3045萬元,工業企業46家,職工88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4%。 [2] 

中平鎮商業

2011年末,中平鎮有商業網點724個,職工1023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000萬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4000萬元。 [2] 

中平鎮金融

2011年末,中平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9.6%;各項貸款餘額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4%。 [2] 

中平鎮社會事業

中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中平鎮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862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8所,在校生1820人,專任教師10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98人,專任教師7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3%,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35.3萬元,比上年增長2.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6.1%,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2] 

中平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中平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8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98人,經營管理人才73人,技能人才52人,農村實用技術人才65人。 [2] 

中平鎮文體事業

1992年7月,中平鎮建成廣播電視站。現有有線電視用户0.9萬户,入户率100%。 [2] 
2011年末,中平鎮有鎮文化站、廣播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處;各類圖書室10個,藏書1.7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120人。 [2] 
2011年末,中平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看台設座椅1000張,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70%。 [2] 

中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中平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10個;牀位10張,每千人擁有病牀0.29張;固定資產總值131.9萬元。鎮衞生院專業衞生人員70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24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9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9%。 [2] 

中平鎮社會保障

2011年,中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1户,人數226人,支出46.1萬元,比上年增長108%,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長13.3%;城市醫療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95人次,共支出8.7萬元,比上年增長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559户,人數2311人,支出174.7萬元,比上年增長5.6%,月人均63元,與上年持平。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1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03.8萬元,比上年增長5%。社會福利費361.7萬元,比上年增長6%;敬老院1家,牀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6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452人,參保率12.9%。 [2] 

中平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中平鎮有郵政代辦所1家。全年郵政業務總量456萬元,其中純收入97.5萬元,報紙、期刊累計期發行0.2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6萬門,固定電話用户4254户,電話用户普及率47.2%;移動電話用户10154户,寬帶接入用户1345户。 [2] 
  • 能源
2011年末,中平鎮有延嶺水電站、中平水電站、花王水電站共3座。 [2] 
  • 給排水
2002年,中平鎮建設成集鎮供水水池1個,2011年,進行集鎮供水改造,日供水650立方米。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中平鎮駐地綠化面積26680平方米。 [2] 

中平鎮交通運輸

中平鎮有柏油路1條,村村通公路。2006年,建成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24班次,日均客運量686餘人次。 [2] 

中平鎮歷史文化

中平鎮地名由來

中平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位於中平村(今中平社區)得名。 [2] 

中平鎮文物古蹟

  • 三逍嶺古墓羣
三逍嶺古墓羣,在中平圩西面2公里處,中和村邊的三逍嶺上,在古墓20多座。墓封土堆呈圓形,直徑8至12米,一般高3米餘,有的高達5米。經考古學家鑑定,為漢朝古墓。這些古墓對研究古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同時,也説明了中平在漢代已得到較好的開發和利用,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 桂林郡城遺址
桂林郡城遺址,位於中平與羅秀鎮交界處的軍田村邊。據史料明確記載,公元274年,三國時吳國分鬱林郡置桂林郡,桂林郡管轄6個縣,即今柳州地區的大部及河池地區的部分地方。桂林郡治所設在羅秀軍田村地方,至今村子外邊尚存一道環形土夯城牆,牆底寬約10米,上寬3米多,高8米,長400多米。城內東西長約500米,寬400米,呈封閉式橢圓形。昔日四面皆為河溝。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城池遺址。近有學者考證發表論文説,這裏也是秦始皇設置桂林郡治的地方。
  • 太平軍指揮部
太平軍前線指揮部,在仁義村的甘王廟裏。1850年5月21日,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率領太平軍20000多人(其中隨軍家屬約佔百分之七十),佔領象州中平一帶地方。天王洪秀全駐畢新寨村。太平軍大部隊駐紮在中平圩、仁義、謝官等村莊,前線指揮部設在仁義村甘王廟,正軍師領前軍主將肖朝貴在這裏籌劃指揮太平軍與清軍16000多人進行戰鬥,取得了中平反圍剿的勝利。7月2日,洪秀全率領太平軍順利回師桂平金田。
  • 太平軍營盤遺址
太平軍平貫營盤遺址,位於平貫村東面2公里的大面嶺上。1850年5月21日,太平軍屯駐在中平一帶地方,修建營盤防守與清軍進行戰鬥。平貫營盤修築在嶺頂上,三面皆為衝槽,嶺後僅有一條小路通向深山。山頭上有一道壕溝圍繞,呈隨圓形。營盤東西長約300米,寬100米。現存壕溝深0.8米,寬1.2米。壕溝外緣有一道土牆,牆高1.1米,厚0.6米,牆上每隔1.5米有一個用三塊石頭鑲成的槍眼。營盤內有37間兵房,每間佔地約15平方米,尚有1米餘高的石砌牆基。這是太平天國早期的營盤。自從太平軍在這裏修建營盤後,人們稱這座嶺為營盤嶺。
  • 江西村革命根據地
1948年,中國共產黨桂柳區工委決定建立中共象縣區領導機關,區機關設在中平鄉江西村。當時在象縣活動的共產黨員有36人,負責領導象縣和柳江縣的裏壅、武宣縣的黃茆、二塘,修仁縣的頭排、四排、十錦、桐木一帶的革命鬥爭。1949年4月,中共象縣區領導機關改稱中共象修雒區領導機關。隨着武工隊的建立和發展,革命武裝鬥爭在各地廣泛開展,江西村成為革命指揮部和重要的根據地。
  • 中平烈士陵園
中平烈士陵園,位於中平圩西面,佔地約10畝,陵園內有烈士塔和烈士墓,是當地人民政府為紀念在中平剿匪戰鬥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於1950年3月3日建成的。陵園大門兩側寫着:“為祖國犧牲革命英雄永垂不朽;與人民造福輝煌成就萬古長存”的楹聯。陵園中央矗立着烈士紀念塔,塔高9米,頂端有一顆鮮紅的五角星。塔正面寫着:“革命之光”四個大字。塔腳鑲嵌着石碑,鐫刻着解放大軍剿匪輝煌的戰果和烈士的芳名。塔旁砌有欄柵,莊嚴肅穆。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象州縣建立的第一座烈士紀念塔。

中平鎮民族文化

中平鎮“師公戲”被自治區收入非物質文化名錄,有地方特色的“分龍”、“六月初一”、“六月初二”、“六月初六”“六月廿一”等民俗“六月豐收文化節”。
中平鎮民族文化節
中平鎮位於象州縣東部的大瑤山腳下,是壯、漢、瑤等民族集居的地方。在民族民間風俗文化中,有壯文化習俗,也有漢文化古風遺俗。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加上外來風俗文化的融合、整合、昇華,除了現代節日和傳統節日外,還形成了一種中平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少村屯有自己的傳統和自立的“村慶日”。“村慶日”原來是殺雞宰鴨,燒香紙供雨神祭禾神或保佑順利,乞求降雨或希望寄託禾神保佑早稻豐收,祝福家族順利;後來還有一種説法是“在一年搶收早稻搶種晚稻最忙的“雙搶”來臨前,邀請親朋好友來村做客,一是慶賀一年的早谷豐收登場;二是到“雙搶”時節,親朋好友,發揚互助精神,相互幫忙,換工收早稻、種晚稻。”每逢“村慶日”,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們彙集一起,互道問候,交流信息,看戲聚餐,聯絡感情。凡有村慶,各村都不失禮儀,照例輪流慶祝,不論各家相邀的客人,或是村請的貴賓,均以客多為榮耀。中平鎮的農曆五月有貫村的“分龍日”。中平鎮的農曆六月更是個充滿“人情味”的月份,有多福村委廷珠村的“六月初一”、架村、新慶村等村“六月初二”、河村、落沙村、江頭等村的“六月初六”、蘇村的“六月廿一”。各村的“村慶”風俗就象中華民族龍圖騰崇拜一樣,代表了一種嚮往或信念,祈望家族平安、風調雨順、消災解難。現如今,中平鎮如架村、多福、河村等不少村屯已把“村慶日”辦成文化節來慶祝。
中平鎮架村壯族師公戲
中平鎮架村的壯族師公舞,已收錄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表演的劇目如《甘玉娘》、《魯班》、《楊文廣》等仍不失為民族文化遺產。師公舞源於殷商時代的巫舞,相傳南朝劉裕剛稱帝不久就遭北朝騎兵侵襲,加之南朝境內貴族財主乘機擴大自己的勢力,爭權奪利,在這內外夾攻的危險處境時,大樟古車村村民甘羅應被劉帝召進朝廷抵抗北擄番嶽。甘羅應帶着兄弟姐妹前往抗敵,他連用法術,以芝麻綠豆為兵器,打敗北朝番兵,大獲全勝。後來從中原流傳到廣西后,與“儺舞”相結合,表演時,頭戴面具,雙腿彎曲分開,側身抬腿,手持木劍或者鋼劍揮舞。唱腔有五言壯歡、勒腳歡等,一旁還有人負責拍擊陶製蜂鼓,蜂鼓一頭大一頭小,發出“咚”、“嘭”聲,由於是陶瓷制,聲音古樸而沉雄,節奏感很強,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民間祭祀舞蹈。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430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韓元利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廣西壯族自治區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8.01.2135-2136.
  • 3.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