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寺村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橫河鎮中寺村)

鎖定
中寺村,在抗日時期村名為下寺坪村,l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為紀念呂強烈士,縣委、縣政府將下寺坪命名為呂強村,到上世紀50年代才又能改名為中寺村,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中寺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中寺村,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中文名
中寺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橫河鎮
人口數量
481口人

中寺村村轄簡介

中寺村,由下寺、中寺、後寺三個自然莊組成,地處縣城西南的中條山中,南障鰲背(山)、王屋(山)、直下豫北、問鼎中原。西入雲蒙(山),直通中條腹地,連結垣曲,越黃河通往陝北。北靠小尖山要塞,扼守太行西南,太嶽南大門。東倚盤亭列嶂,穿行東南莽原林海。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它成為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選定的晉豫邊敵後抗日根據地初創時的大本營。全村現有l92户,481口人,204個勞力,有耕地1270畝。

中寺村經濟由來

中寺村農業生產條件惡劣,幾乎都是山坡梯田,以種植玉米、穀子為主,但山害十分嚴重,山豬成羣出入,甚至連春天播種的玉米種子都被其拱吃了。除此,還有獾,灰圪聆的為害,一年的收成,被山害遭踏的就佔四成左右,近年來,種植結構有變化,許多距村較遠的地,改種了核桃,現有核桃樹達三百多畝,年產核桃7萬多斤,養蠶也是一項主要產業,以地埂桑為主,年產繭二萬餘斤。
蠶繭一般情況是由村裏統一收購,然後集中銷售給絲綢公司或蠶桑服務中心,價格不穩定,高則十元一斤,低則六、七元一斤,因此,蠶户的積極性有波動。

中寺村基礎建設

中寺村,交通方便,有水泥公路直通縣城,全村現有摩托車50多輛,農用汽車一部,三輪運輸車l 5輛,手扶拖拉機23台。 [3] 
現在建設有中寺石板廠、中寺布鞋廠和CS基地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