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鎖定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於2003年5月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於1957年8月)與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成立於1979年2月)整合組建而成。 [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是以土壤肥料農業資源利用區域發展為主導的國家級公益性綜合研究機構。 [1] 
截至2015年3月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有在職職工301人,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 [2]  ,院級重點實驗室3個 [3]  ;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 [1] 
中文名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成立時間
1957年8月
主管部門
中國農業科學院
簡    稱
資源區劃所
院    長
王道龍
博士後流動站
1個
博士點
6個(一級學科)
碩士點
9個(一級學科)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歷史沿革

1957年8月,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農化系土壤肥料研究室和土壤耕作研究室成立。
1970年11月,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農化系土壤肥料研究室和土壤耕作研究室基礎上組建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1971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與山東德州地區農科所合併更名山東省德州地區農科所。
1973年春,山東省德州地區農科所更名山東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1978年5月,山東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名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1979年1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名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4] 
1979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4] 
2003年5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與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整合組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科研條件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人員編制

截至2015年3月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有在職職工301人,其中:國家“特支計劃”人才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 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科學家6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才2人,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7人,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3 個,農業部神農計劃人選2人,院青年英才計劃人才5人。院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及團隊14個,高級職稱研究人員162人(研究員70人,副研92人),研究生導師105人。 [1]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易可可、李召良周衞 [5]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召良 [5]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才:李召良、張斌 [5] 
農業部“神農計劃”人選:唐華俊、劉小秧 [5]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科研部門

截至2015年3月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下設25個機構,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部級重點實驗室5個 [2]  ,院級重點實驗室3個 [3]  ,野外台站9個,試驗協作網3個,菌種保藏庫1個,肥料質檢中心2個,衞星地面接收站1個。 [1]  [6] 
國家工程實驗室:耕地培育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1] 
部級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業微生物資源收集與保藏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面源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植物營養與肥料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業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資源遙感與數字農業重點開放實驗室 [2]  [7-8]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農業部微生物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 [9] 
院級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養分循環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遙感與數字農業重點開放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質量重點開放實驗室 [3] 
野外台站:
農業部昌平潮褐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農業部洛陽旱地農業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廊坊實驗基地
農業部德州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密雲科學試驗站
農業部遷西燕山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
資料來源: [10] 
菌種保藏庫:中國農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 [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合作交流

  • 國際交流
截至2015年3月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與歐盟聯合研究中心、日本東京大學等32個國際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領域和交流機制;建有中美可持續農業生態系統研究聯合實驗室,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植物營養研究所植物營養創新研究聯合實驗室和中美區域農業發展合作研究中心等機構。 [1] 
2007—2013年國際合作項目
序號
合作項目
合作國家
主持人
1
糧食安全預警的關鍵空間信息技術合作
國際合作
陳仲新
2
歐洲流域的土壤遷移
歐盟項目
張斌
3
亞洲環境中的重金屬
國際合作
馬義兵
4
中荷農藥環境風險評估
中-荷
李文娟
5
N肥實驗
中-加
李書田
6
東南亞森林監測
中-日
吳文斌
7
中英國際合作項目生態服務與減貧-中國現狀分析
中-英
蔡典雄
8
歐盟項目第七框架歐盟項目第七框架計劃(改善歐洲主要食物)飼料和生物燃料作物的養分利用效率減低作物生產對環境的效應(NUE-CROPS)
歐盟項目
趙秉強
9
中比全球農業監測
中-比利時
陳仲新
10
APEC地區糧食生產能力與安全研討會
國合司
陳佑啓
11
環境友好型的畜牧業評價
中-日
尹昌斌
資料來源: [11] 
  • 院地合作
截至2015年3月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在湖南祁陽、山東德州、內蒙古呼倫貝爾河北遷西北京昌平密雲河南洛陽河北廊坊江西進賢廣東江門建有11個試驗基地,在河北平泉建有國家食用菌改良中心,建有試驗協作網3個。 [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設施資源

  • 儀器設備
截至2014年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公共實驗室面向所內外科研人員開放,為科研和教學提供測試分析技術服務,有儀器設備近30台套。下設6個公共實驗平台:無機分析平台、生化分析平台、色譜分析平台、光譜分析平台、質譜分析平台、固體核磁共振分析平台。 [12] 
科研儀器<br>
儀器
所屬平台
全自動凱氏定氮儀、總有機碳/總氮分析儀、連續流動分析儀、微波消解儀、自動程序消解系統、高品質電子分析天平(可讀性0.01mg和0.001mg)、鼓風恆温乾燥箱
無機分析平台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配置KBr壓片透射、衰減全反射和漫反射紅外光譜測定配件)、近紅外品質分析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光譜分析平台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配置多級杆碰撞反應池、耐HF酸霧化器、高鹽進樣
質譜分析平台
固體核磁共振波譜儀(Bruker 400MHz)
固體核磁共振分析平台
全自動酶免分析儀、全波長掃描式多功能讀數儀(多功能酶標儀)、超低温冰箱、冷凍研磨儀、生化培養箱
生化分析平台
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旋轉蒸發儀、全自動固相萃取儀、氮吹儀
色譜分析平台
資料來源: [12] 
  •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有全國農業資源與區劃報告、數據、圖集齊全、信息量最大的資料庫,庫藏資料3萬餘冊,建有文獻數據系統,管理各類檔案6000餘卷。 [13]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科研成就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科研成果

  • 獲獎概況
截至2015年3月底,“十一五”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共獲得各類科技獎勵63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獎51項,院優秀成果獎9項。 [1] 
國家級獲獎概況<br>
序號
成果名稱
獲獎類別
時間
授獎部門
1
紅壤稻田持續高產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5
科技部
2
山東省土壤速效鋅普查及鋅肥使用技術的示範推廣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5
科技部
3
我國氮磷鉀化肥的肥效演變和提高增產效益的主要途徑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
科技部
4
新農用抗菌素120及其產生菌的分離、鑑定生產工藝和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7
科技部
5
鹽湖鉀肥的合理施用和農業評價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7
科技部
6
我國糧食產需區域平衡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9
科技部
7
旱作碳酸氫銨深施機具及提高肥效技術措施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9
科技部
8
幾種主要農作物鋅肥、硼肥施用技術規範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9
科技部
9
中國飼料區劃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0
科技部
10
黃胞膠生產的新方法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
科技部
11
VA菌根主要生物學特性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
科技部
12
含氯化肥科學施肥和機理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8
科技部
13
土壤養分綜合系統評價法與平衡施肥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
科技部
14
北方土壤供鉀能力及鉀肥高效施用技術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
科技部
15
主要作物硫鈣營養特性、機制與肥料高效施用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
科技部
16
主要農作物遙感監測關鍵技術研究及業務化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2
國務院
17
低成本易降解肥料用緩釋材料創制與應用
國家發明二等獎
2013
國務院
18
農業旱澇災害遙感監測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
國務院
資料來源: [14] 
  • 論文發表
截至2015年3月底,“十一五”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出版專著119部,發表論文2307篇(其中SCI/EI論文590篇)。獲批准專利192項,軟件著作權182項;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84項(2009年以來)。 [1] 
  • 項目承擔
2014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國家主體科研計劃經費達1億多元。 [1] 
<b>“973”項目</b>
序號
課題名稱
類別
1
食用菌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分子機理及調控
應用基礎
2
肥料養分持續高效利用機理與途徑
應用基礎
3
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生產系統的影響機理及適應機制研究
應用基礎
4
肥料減施增效與農田可持續利用基礎研究
應用基礎
資料來源: [15] 
“863”項目
序號
課題名稱
起止年限
1
農村抽樣調查空間化樣本抽選與管理系統
2006-2010
2
星陸雙基遙感農田信息協同反演技術
2009-2011
3
作物生長水分與營養土壤生境調控技術
2013-2017
資料來源: [16] 
<b>國家支撐計劃項目</b>
序號
課題名稱
類別
1
重大突發性自然災害預警與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
應用基礎
資料來源: [17]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學術期刊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是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的專業性學術期刊,1994年9月創刊,1999年正式發行,2003年進入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並獲得2007年“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2008年度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度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等榮譽稱號。
期刊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 “萬方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羣”、“CEPS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 “中國生物學文獻數據庫”、 “中國農業科技文獻數據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農業資源環境文摘”、“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中心(CABI)文摘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CBST)、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庫AGRIS等收錄。 [18] 
  • 《中國土壤與肥料》
中國土壤與肥料 中國土壤與肥料
中國土壤與肥料》是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和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主辦的全國性專業科技期刊。1964年創刊,原名《耕作與肥料》,先後更名為《土肥與科學種田選編》、《土壤與科學種田》、《土壤肥料》,2006年第3期更名為《中國土壤與肥料》。
中國土壤與肥料》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農業科技文獻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萬方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羣、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CEPS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中國農業資源環境文摘、CA化學文摘(美)CBST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等收錄。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2012年)統計影響因子為0.771;清華同方《中國學術科技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12年)統計複合影響因子為1.423。 [19] 
  •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雜誌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全國農業資源區劃辦公室、中國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學會聯合主辦的指導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的綜合性刊物。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被中國國內多家權威檢索系統和數據庫收錄,包括:《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等。曾榮獲第三屆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二等獎。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版<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中《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8年的影響因子為0.786,《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中本刊2008年影響因子為0.901。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9年11月版《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本刊2008年的影響因子為0.602,在所有農業工程類期刊總排名第4。 [20] 
  • 《中國農業信息》
中國農業信息》雜誌(半月刊)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學會農業信息分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共同主辦,是中國全方位登載國內外農業產前、產中、產後信息,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期刊,旨在溝通農業信息,預測市場動向,服務科教興農,指導農業生產,促進經濟發展。 [21] 
  •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
農業科研經濟管理》(季刊)是一本以農業科研單位、農業院校、農業政策、諮詢部門的管理、科研、開發等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的綜合性專業刊物。 [22]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人才培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學科建設

截至2015年3月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設有1個博士後流動站,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 [1] 
博士後流動站:農業資源利用 [1] 
學位授予<br>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名稱與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與代碼)
理 學
大氣科學(0706)
氣象學(070601)
*生物學(0710)
微生物學(071005)
*生態學(071012)
*生態學(0713)
*農業生態學(0713Z1)
*農業區域發展與規劃(0713Z4)
農 學
*作物學(0901)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090101)
工 學
農業工程(0828)
*農業水土工程(082802)
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環境科學(083001)
*農業資源與環境(0903)
*土壤學(090301)
*植物營養學(090302)
*農業遙感(0903Z2)
*草學(0909)
*草地資源利用與保護(0909Z1)
*農林經濟管理學(1203)
*農業經濟管理(120301)
*農業資源與環境經濟學(1203Z1)
*產業經濟(1203Z5)
農業資源利用(095103)
農村與區域發展(095110)
資料來源: [1]  [23-25]  注:帶*為博士學位授權點,如有出入,以研究所學位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教學建設

根據2016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有在讀研究生150人(其中博士生62人、碩士生88人),博士後流動站24人。 [26] 
2015年度,研究所艾超獲得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夏浪、趙芬、蓋霞普3位獲得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7]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文化傳統

  • 所徽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徽如右圖所示:
所徽説明:
圓環:代表團結、和諧。
地球:代表研究所服務方向,全球資源和地域分異;代表腳踏祖國,面向世界。
地球上亮點:代表創新發展。 [28] 
  • 所訓及精神
所訓:德誠為人 勤謹為業
所精神:團結、奉獻、求實、創新 [29]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機構領導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所長
書記、副所長
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所長
資料來源: [30-31]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歷任領導

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歷屆所領導
姓名
職務
任期
高惠民
副所長、書記、 所長
1957-1980
耿錫棟
書記
1970
李文玉
書記
1970-1979
劉更另
所長、書記
1980-1984
江朝餘
所長
1984-1986
林 葆
副所長、所長
1984-1994
謝承桂
副所長、書記
1984-1991
官昌楨
副書記、書記
1987-1999
李家康
副所長、所長
1991-2001
梁業森
副所長、書記
1999-2003
梅旭榮
所長
2002-2003
資料來源: [32] 
中國農科院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歷屆所領導
姓名
職務
任期
姓 名
職 務
任職時間
徐 磯
黨委書記兼所長
1981.4-1983
李應中
黨委書記兼所長
1983.12-1996.9
張海林
副所長
1996-2003
資料來源: [32]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歷屆所領導
姓名
職務
任期
唐華俊
所長
2003.5-2009.5
梅旭榮
黨委書記兼副所長
2003.5-2003.12
任天志
所長、黨委書記
2009.5-2012.9
所長
2012.9-
劉繼芳
黨委書記、副所長
2004-2006
陳金強
黨委書記、副所長
2012.9-
白麗梅
副書記、紀委書記
2015.4—
所長、副書記
2016-
周清波
所長
-2019.09
資料來源: [31-32]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獲榮譽

2021年9月26日,被認定為“2021年度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 [3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