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

鎖定
2011年6月,中國科學院正式成立青年創新促進會(以下簡稱“青促會”),這是中科院對全院35歲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進行綜合培養的創新舉措,旨在通過有效組織和支持,團結、凝聚全院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寬學術視野,促進相互交流和學科交叉,提升科研活動組織能力,培養造就新一代學術技術帶頭人。截至2021年底,“青促會”會員已達5022人,是全院青年科研人員的核心骨幹力量,其中對從資助期滿的前七批會員中評選優秀會員637 [1]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
外文名
Youth Innovation Promotion Association
成立日期
2011年6月17日
目    的
落實“創新2020”相關人才舉措
首批會員
340名
入會條件
入會當年1月1日未滿35週歲
優先推薦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獲獎者
簡    稱
促進會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入會條件

會員入會時須為在聘副高級及以下專業技術崗位的在冊正式職工,年齡不超過35週歲。入會者應為政治立場堅定、德才兼備、學風優良、創新能力和發展潛質突出的優秀青年人才。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條件

會員執行期為4年。執行期結束後,各單位對會員組織評估,對錶現突出、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質、具有良好的組織能力、能夠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可推薦參加優秀會員評審。理事會負責對各單位推薦人選的初評估,人事局將分領域組織專家對理事會遴選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綜合評審,並按程序報批,確定優秀會員名單。每年優秀會員評選名額將根據當年候選人能力和專家推薦意見確定。優秀會員的會員執行期順延3年。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管理模式

“青促會”實行理事會制度,理事會在人事局的指導與監督下,負責“青促會”管理和有關學術活動的組織。理事會下設秘書處,負責協助具體日常管理工作。理事會按照“青促會”章程行使職權和義務。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組織架構

“青促會”成立有數理科學、化學材料、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工程裝備信息管理6個學科分會,涉及基礎前沿交叉、先進材料、能源、生命與健康、海洋、資源生態環境、信息、光電空間等八個重大創新領域和有關重點方向,及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據與計算平台等兩類公共支撐平台,從學科交叉融合方面整合優質智力資源,孕育創新火種;在北京、合肥、上海、瀋陽西安、成都、長春蘭州昆明、南京、新疆、廣州和武漢成立13個地方分會,旨在促進各地區會員的學術交流和成長;依託中科院各研究所“青促會”會員自發成立100多個“青促會”小組,積極開展所內外青年人才的互動交流。“青促會”理事會通過成立學術交流、宣傳外聯、青年人才成長政策研討和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多個小組,分類統籌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穩步發展。
jg.png jg.png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經費支持

中科院支持“青促會”會員人才專項經費80萬元,主要用於與會員相關的學術交流、培訓和人員費用,項目執行期為4年;支持優秀會員人才專項經費200-400萬元,主要用於自主選題的科研項目經費、小型儀器設備購置、訪問交流和人員費用,項目執行期為3年。

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實施效果

“青促會”在促進青年人才成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據統計,青促會會員中,已有64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315人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75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計劃。其中,2019年度有20位會員入選“傑青”,佔我院年度入選總人數的23%;73人獲基金委“優青”資助,佔我院年度入選總人數的56%,佔全國總人數的12%,入選人數和比例再創新高。近兩年有33名會員入選第三批和第四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在2015-2018年國家科技三大獎評選中,青促會會員共有48人次獲獎。
以首批任期屆滿的340名“青促會”會員為例,有182人專業技術職務得到晉升,其中140人從副高職稱晉升到正高職稱,138人擔任PI或課題組長,成長為骨幹帶頭人。會員的科研產出大幅提升,人均產出增幅達到58.9%;會員的科研活躍度大幅提高,增幅達到62%。同時,會員、研究所管理人員和會員所在研究室主任三個羣體對會員在事業發展、個人成長、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團隊建設能力、學術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滿意度均在80%以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