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鎖定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成立於1987年。在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的學術指導和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實驗室逐漸發展成為我國智能信息處理領域的重要基礎研究基地。 [3] 
實驗室主要從事知識網格、智能科學、大規模知識處理、自然語言理解和翻譯、基於圖像的人機交互、多媒體信息的編碼與理解、大規模高維數據可視化等基礎性和前瞻性研究工作。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成立時間
1987年 [3] 
機構管理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行政隸屬
中國科學院
機構特點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

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圍繞國家需求和國際科技發展前沿,同時考慮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實驗室的定位是探索機器感知與認知的機理、理論、方法、技術,開展基礎性研究以及相關的應用基礎性研究,提出新的概念與模型,解決核心技術問題,並構建相應的系統。 [3]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發展歷史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成立於1987年。 [3]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機構領導

實驗室領導陳熙霖山世光蔣樹強 [1]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科研條件

重點實驗室設6個實體:數字媒體研究中心,主要從事視覺計算、模式分類、多模式人機交互以及多媒體的編碼與理解等方面的研究;多語言交互技術課題組,主要從事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相關技術研究;智能科學課題組,主要從事主體(agent)與語義計算,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認知計算與圖像處理;知識網格課題組,主要從事大規模分佈式網絡互聯環境中知識、信息和服務資源共享管理的核心科學問題、關鍵技術和軟件平台的研究;知識科學和工程課題組,主要從事知識的邏輯理論、大規模知識獲取和共享研究、基於知識的關鍵技術研製。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發展目標

面向學科發展需要、未來國家發展需求,加強智能信息處理中重大基礎性問題的探索,努力在若干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視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結合,加強標準研製工作和專利申報工作。努力創造寬鬆的學術氛圍,培育自由探索的文化。進一步增強重要前沿領域的國際合作,建立對外合作和學術交流。把實驗室建設成為智能信息處理領域國際知名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中國科學院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科研成就

過去十年來,實驗室在中國計算機學會認定的A類國際刊物(如IEEE T PAMI, IEEE T IP, IJCV,AI等)以及領域A類國際會議(如CVPR,ICCV,ACL,AAAI, IJCAI, ACM MM等)上發表論文200餘篇,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00餘項,所發表的論文被國內外同行引用超過30,000次。在高維、非線性視覺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獲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神經機器翻譯方面的工作獲得ACL大會的Best Long Paper Award。
在應用方面,所研發的人臉識別、機器翻譯、知識處理、蛋白質序列鑑定技術被成功的產業化或被華為等合作伙伴規模化應用到其產品中,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