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

鎖定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是為落實對中組部關於高端人才引進計劃和開展創新研究於2012年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市聯合共建的新研究單元。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是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建的新型科研單元。2012年2月,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正式開始籌建。2018年5月17日,北京市與中國科學院正式簽訂共建納米能源所協議書,同年11月被納入北京市支持建設世界一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名單。納米能源所已於2020年10月整建制搬遷至懷柔科學城,研究所成為科學城建設以來首個整建制遷入的研究機構。 [5] 
中文名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
成立時間
2012年
首席科學家
王中林院士
主要榮譽
2022年4月,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名單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簡介

研究所,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和中科院、北京市的總要求,研究所將以王中林院士為首席科學家,藉助人才計劃支持,吸引和凝聚海內外一流的創新人才,建設一支高水平富有活力的國際化創新團隊。 [1] 
納米能源所定位是以納米能源與微納系統核心技術為研發目標,在壓電電子學、壓電光電子學及納米發電機等相關領域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以重大原始創新為驅動,以自驅動微納系統等重大核心技術突破及其在傳感網絡、環境基礎設施監測、便攜式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為牽引,帶動相關技術的轉移轉化與產業化。研究所高度重視產業化工作,產業化工作不斷取得突破,目前部分產品已經投入市場。
研究所成立以來,在納米能源與自驅動系統研究領域居國際領先和引領的地位。目前研究所擁有一支包括2名院士在內的100餘人的高水平科研隊伍,擁有原創的學科(壓電電子學、壓電光電子學)和原創的核心技術(納米發電機、自驅動傳感系統、海洋藍色能源、新型高壓電源)。在研究生培養方面,研究所設有凝聚態物理、物理化學、材料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偏生物)、納米科學與技術(偏化學)等五個博士專業;設有凝聚態物理、物理化學、材料學、材料工程、生態物理學、納米科學與技術(偏生物)、納米科學與技術(偏化學)等七個碩士專業。
納米能源所在本領域處於國際研究領頭羊地位,目前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430多個研究單元、近5000多人在做相關研究。研究所發起了兩個國際性的品牌會議,即“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國際會議”(NENS)和“納米發電機與壓電電子學國際會議”(NGPT),第五屆NENS2021在2021年10月在北京召開。 [5]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定位

研究所將以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核心技術為研發目標,在壓電電子學、壓電光電子學及納米發電機等相關領域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以重大原始創新為驅動,以自驅動微納系統等重大核心技術突破以及其在傳感網絡、環境基礎設施監測、便攜式電子產品、健康醫療等領域的應用為牽引,帶動和促進相關技術的轉移轉化與產業化,併成為實現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的源頭、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的基地、科技體制創新和改革的試驗田。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和中科院、北京市的總要求,研究所將以王中林院士為首席科學家,藉助人才計劃支持,吸引和凝聚海內外一流的創新人才,建設一支高水平富有活力的國際化創新團隊。 [2]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重點研究領域

研究所根據學科佈局和主要研究方向,將設立材料物性、微納能源、微納系統、壓電電子學、壓電光電子和耦合傳感等6個研究部。為發揮大型儀器設備的綜合效益,提高儀器設備的使用率,將重點建設納米材料製備、納米材料表徵、微納製造與加工、納米生物與環境、納米光電測量等5個技術支撐平台。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學術刊物

《Nano Energy》 [3] 
Nano Energy is a multidisciplinary, rapid-publication forum of original peer-reviewed contributions on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devices used in all forms of energy harvesting, conversion, storage, utilization and policy. Through its mixture of articles, review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news, and information on key developments, Nano Energ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is exciting and dynamic field which joins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with energy science. The journal is relevant to all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nanomaterials solutions to the energy problem.
Description:
Nano Energy publishes original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all aspects of energy-related research which utilizes 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Manuscripts of four types are considered: review articles which inform readers of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advances in energy science; rapid communications which feature exciting research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full-length articles which repor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developments; and news and opinions which comment on topical issues or express views on the developments in related fields.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現任領導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中林 [6]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獲榮譽

2022年4月,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入選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名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