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

鎖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簡稱“中國科大研究生會”)是代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體研究生的羣眾性學生組織。
在校黨委領導和校團委指導下,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學校章程制度及研究生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中文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
外文名
Graduate Union of USTC
組織性質
羣眾性學生組織
成立時間
1982年
第一屆研代會
2013年
價值觀
正規、協作、創新、温情
理    念
以人為本
原    則
組織發展與個人成長相統一
定    位
學習型組織
運作模式
部門制+項目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簡介

校研究生會遵循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以培養“四有”人才為中心,帶領全校研究生勤奮學習、紅專並進、理實交融,刻苦鍛鍊、全面成才;
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密切聯繫學校黨政機關與廣大同學的關係,暢通學校與研究生之間溝通的正常渠道,在維護國家利益、學校利益和同學利益的同時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反映研究生的建議和要求,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
發揮學生組織的引導作用,維護校紀校規,帶領廣大同學創造良好的校風、學風,建設良好的教學、學習、生活環境;
積極組織和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致力於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充分重視科技、文化、藝術、體育與社會實踐等多方面活動,以達到陶冶同學情操,提高同學綜合素質,促進同學全面發展的目的;
代表全校研究生對外聯繫,發展與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會的友好關係。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組織形象

名字:研小蜂,小名:科科
設計理念:
蜜蜂是羣居生物,彼此相互合作,社會體系有條不紊,和校研會“正規、協作、創新、温情”的價值觀十分貼合。蜜蜂辛勤採蜜,也與科大人踏踏實實勤懇上進的作風相符。此款機器蜜蜂,充滿未來科技感,代表校研會未來會越來越好,也體現科大今後在高新技術方面的巨大潛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組織形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組織形象(2張)
“研小蜂”頭上的一對發射裝置,象徵“部門制”“項目制”;同時也代表校研會是個很有影響力的組織,不斷傳達聲音,引領思想風潮。其耳部是很有科技感的收音器,表示校研會十分願意傾聽大家的聲音,傾聽同學們的訴求。手部為U型,代表“union”,體現校研會是個團結的整體。腿部的充電口,表示校研會是一個不斷注入新能量、充滿活力的組織。 [1]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部門設置

校研究生會現設所繫學生工作中心、辦公室、人力資源部、宣傳部、學術科技部、權益服務部、實踐交流部七個職能部門以及各院系研究生會等下屬機構,各部門分工負責、協同合作,開展校研究生會的各項工作,目標是構建一個職能完善、制度健全、運轉協調、勤奮高效的規範化、民主化、科學化的學習型組織。
同時,校研究生會積極塑造成長導向型的組織文化,力求為每位學生幹部提供一個寬容成長的空間,通過開展團校培訓、項目活動培訓、專項技能培訓、素質拓展等各種形式的培訓提高學生幹部的思想意識,鍛鍊學生幹部管理決策、組織協調、團隊合作、溝通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2] 
所繫學生工作中心
所繫學生工作中心為代培生和科教融合學院的學生服務,旨在維護代培生和科教融合學院學生的權益,通過舉辦多種類型的文體活動,增強各院所代培生和科教融合學院學生的瞭解,增加代培生和科教融合學院的學生之間的友誼,幫助其更快、更充分地融入科大的生活。增強對科大的歸屬感。同時也是表達各送培單位的同學心聲和意願的重要機構和場所。
辦公室
信息交流中心,資源共享平台
辦公室是校研究生會的信息樞紐中心,同時也是上傳下達的協調中心、日常事務的管理中心、把握全局的參謀中心和工作開展的服務中心。辦公室的職能主要分為三個方面:日常工作、財務管理、對外通聯。其中包括:負責校研會各項文書、資料、物資的管理,承擔會議的組織工作,彙總校研究生會的各項財務事宜,充分聯繫校研會各部門與各院系研究生會,溝通兄弟院校研究生會等。
人力資源部
人資戰略中心,精英培育平台
人力資源部是整個校研究生會的“發動機”,有着必不可少的地位。人力資源部具有“1+1+1”的運營模式,下設有1個“人力資源中心”,1個“幹部培訓平台”和1個“網站統籌小組”。人力資源部是校研究生會人事管理制度修訂與試行平台,全面負責全體幹部的招募、考核、培訓、評優、認證、人事通知、信息公示、檔案管理等工作,為校研究生會的正常運轉提供有力支持。
宣傳部
立足研會宣傳,致力品牌建設
宣傳部全面負責校研究生會內外宣傳工作。負責運營管理校研究生會官方媒體平台,通過打造一體多翼的“中國科大研究生會”思想引領陣地(官方微信、微博、知乎平台等),弘揚科學家精神、講好科大故事,聚焦廣大同學精神成長、展現研究生精神品格、宣傳校研會價值觀;使用多種渠道設計並推廣校研會形象及周邊宣傳品,增強校研會知名度,擴大校研會影響力,推進校研會品牌建設。為校研會各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協助培養宣傳技能,保證項目組活動宣傳順利開展。
學術科技部
學術交流平台,科技傳播窗口
學術科技部負責組織校園學術交流活動和展現前沿科研動態。部門推出線上品牌欄目“蝸牛説”,展現我校師生科研成果及學術生活,彰顯科大研究生風采、發揮榜樣力量;搭建學術微沙龍平台,為本校學生提供與科研大牛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力求滿足師生間學術交流的需要;承擔我校官方科普平台的運營和管理,呈現科大前沿學術成果和科技進展,普及科學知識,展現科學魅力,傳播科學精神。
權益服務部
立足校園權益,致力學生服務
權益服務部以維護同學正當權益為宗旨,以師生共建和諧校園為目標,着力完善自身的橋樑紐帶作用。一方面積極探索、完善維權工作機制,着力增強我校同學維權意識、激發同學們的“主人翁”意識,從而積極參與校園建設;另一方面,持續關注校研會微信及BBS維權平台,以“一號提案”、“青年之聲”暢談會、“透明食堂”等活動為載體,為廣大同學提供有效的維權途徑,讓同學們有苦能訴、有弊能述、有策能獻,切實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打造“女神來了”等精品欄目,展現女性魅力,關注女性羣體訴求。
實踐交流部
就業實踐平台,對外交流窗口
實踐交流部是校研究生會就業實踐類活動、創新創業活動的輸出平台和對外交流的窗口。一方面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就業服務類工作;另一方面協同推進我校的創新創業工作。與此同時負責聯絡洽談校外企業、商家,運維和推廣科大紀念商家福利卡(小黃卡)等工作。是校研究生會各項實踐類工作的落腳點及對外交流的橋樑和紐帶。
(更新於2019年9月7日,資料來源: [3]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會歷屆主席

研究生會主席
王國華——1999年10月至2000年09月
張安勝——2000年10月至2002年02月
傅榮強——2002年02月至2003年04月
崔海龍——2003年04月至2004年02月
周 密——2004年02月至2005年03月
皮驕陽——2005年03月至2006年02月
侯 滔——2006年03月至2007年02月
陳 新——2007年03月至2007年09月
賴 凱——2007年09月至2008年10月
丁國亮——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
李 勇——2009年10月至2010年05月
邱國慶——2010年05月至2011年04月
賀承浩——2011年04月至2012年04月
劉少辰——2012年04月至2013年05月
屈 直——2013年05月至2014年05月
梁 超——2014年05月至2015年04月
張海洋——2015年04月至2016年04月
解虎躍——2016年05月至2017年05月
鍾鑫鵬——2017年05月至2018年05月
朱胤臻——2018年05月至2019年05月
趙樂陶——2019年05月至2020年10月 [4-5] 
研究生會執行主席
張鳴帥——2020年10月至2021年05月 [6] 
唐冠宇——2021年05月至今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