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的戰爭行為

鎖定
《中國的戰爭行為》一書由[美]弗蘭克·A.基爾曼 / [美]費正清所著,出版發行。
中文名
中國的戰爭行為
作    者
[美]弗蘭克·A.基爾曼、[美]費正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7年3月1日
定    價
42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010153605

目錄

中國的戰爭行為內容簡介

本書由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教授主編,作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費正清研究中心)代表作之一,長期以來在美國軍界、政界及學術界發揮着重要的影響,是西方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戰爭戰略問題的必讀書目之一,自出版以來曾多次重印。本書主要彙集了20世紀60、70年代具有重要影響的美國知名戰略家對中國古代至近代戰爭行為的研究,其中包括對漢、唐、宋、明等朝代歷次重大戰爭戰略決策過程的個案分析,並由此總結中國古代軍事戰略的基本走向。 [1] 

中國的戰爭行為目錄

導言中國豐富的戰爭經驗 [1] 
文武之道:軍事在社會秩序中的作用
中國官僚政治包含着多少尚武精神?
亞洲內陸對中國軍事史的影響
本書的個案研究
中國的戰爭行為
先秦時期的戰爭:階段與形式
備戰的範例
肉搏戰:對戰鬥和士兵的指揮
戰後
城濮之戰
井陘之戰
結論
漢武帝的征伐戰爭
漢武帝征伐戰爭的總體進程
漢王朝的實力和侷限
漢朝軍事戰略的要素
漢軍的戰場指揮
漢武帝征伐戰爭的結果
地方對中央的防禦:淮西戰爭(815—817年)
淮西:唐代中後期的自治藩鎮
中央和地方的戰爭準備
戰爭的第一階段(815—816年)
戰爭的第二階段(817年)
對淮西防禦性質的猜想
中世紀中國的攻城與守城 [1] 
防禦準備
武器和戰術
十三、十四世紀的三場守城戰
結語
1363年鄱陽湖之戰:明朝建立之時的內陸水戰
競爭的戰略要素
周旋於對手之間的明軍(1360—1362年)
漢軍對南昌的包圍(1363年6—7月)
浙江的反明叛亂(6—8月)
明向長江上游的遠征(8月15—25日)
陳友諒解除對南昌的圍困(8月28日)
鄱陽湖水戰(8月30日—9月2日)
水戰的結束和陳友涼之死(9月2日—10月3日)
1449年土木之變
一、蒙古國的興起
二、宦官專政與1449之役
三、土木之變始末經過
四、錯失發展良機的蒙古
五、沒有汲取教訓的中國
1556年胡宗憲大戰徐海賀凱
一、軍事問題的實質
二、胡宗憲:面臨的問題與應對之策
三、1556年胡宗憲大戰徐海
四、結論
譯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