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爹孃

鎖定
《中國爹孃》是當代作家閻欣寧創作的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2005年1月。 [1] 
《中國爹孃》敍述了抗戰結束後日軍在東北留下許多孤兒,這些戰爭的遺棄品被以女主人公杜鵑為代表的中國婦女和老百姓,在極為艱苦的環境下收留並撫養成人。杜鵑這一形象表徵着中華民族善良、仁慈和寬容的美德,而這恰恰與日本侵略者的獸性形成鮮明對比。 [2] 
作品名稱
中國爹孃
作    者
閻欣寧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出版時間
2005年1月
字    數
200千字

中國爹孃內容簡介

《中國爹孃》截取了從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到“文革”後的新時期這一歷史時段,東北地區發生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其中有戰爭,有動亂,有和平,也有新時期的新發展。作品講述了戰後一羣日本遺孤和他們的中國養父母之間的深厚情誼,體現出純樸的中國人民的博大胸懷和無私的愛。從不同的側面,多角度地折射出戰爭的殘酷、政治風雲的變幻,更表現出對今日中日兩國之間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發展的珍惜。 [3] 

中國爹孃創作背景

200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在這塊曾經被日本侵略軍隊殘酷蹂躪過的中國土地上,就在中國人思考歷史奮然前行的征途中,閻欣寧創作了長篇小説《中國爹孃》,獻給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 [3] 

中國爹孃人物介紹

杜鵑
書中的主人公杜鵑,一個普通的中國婦女,中國爹孃的平凡而偉大的代表。她的無私、偉大的母愛是任何人都難以否認的。她這種特別的母愛貫穿了整部小説。杜鵑這個普通的中國婦女,有着中國婦女不普通的寬廣胸襟。
杜鵑不僅僅單純地把小河清水撫養成人,她盡了所有母親的責任和母愛。杜鵑教給了小河清水所有的中國人的優良傳統,所有的做人道理。人們深刻地認識到她這樣一個身為人“母”的教育心切,這種教育方式,是普通人家的嚴厲與肅穆。這一系列的諄諄教導,鮮明深刻地表現出了杜鵑自已為人母應有的責任,讓讀者對她的舉止產生敬佩之情。 [3] 
石田芳野、小河清水、小滿洲
石田芳野、小河清水、小滿洲是日本戰敗後失去親人而未能回國的日本遺孤。當他們孤立無援時,或被安置在專門的收容所,或被善良的中國爹讓娘當成親生子女收養。石田芳野的母親死在了她父親的軍刀下,小河清水和小滿洲的母親雅子為了保存兄妹倆也心甘情願的死去了。三個小孩成為遺落在中國的日本遺孤。類似的遭遇就巧妙的把幾個毫不相干的人物聯繫在一起了,達到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情境。
小河清水,有一個偉大的媽媽在默默的關懷、保護着他。作為母親的杜鵑和他開始了一對奇異母子的人生新旅程。另一個日本孩子石田芳野,中日友好交往恢復後,石田芳野回到了祖國,但是她依然難以忘懷杜華山一生對她的保護,難忘杜華山對她的如海之恩。回國後,她念念不忘等待與家人團聚。小滿洲是另一個日本遺孤。中國父親的寵愛,中國哥哥的友愛讓她可以痛痛快快、無憂無慮地成長。過度的寵愛,養成了小滿洲對親情的漠視。在回國的機會來臨時,她迫不及待的辦理各項出國的手續,彷彿一隻急切飛出牢籠的鳥。出國後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不打電話,也不寫信,音訊全無。
三個日本遺孤在對待親情時的不同態度,是他們的不同選擇。小河清水和石田芳野在與中國爹孃相互的親情中,感受到了一種特別的美麗。可是小滿洲卻覺得中國爹孃對她的照顧,是責任,而不是一種美德。不同的思考角度,造就了不同的對待中國爹孃的態度。這種不同的態度,證明了人類的複雜性。這也顯示出作家對歷史和現實深入思考的深刻性。在每個人思想的深處,都存在着自己的精神空間。路在腳下,靠自己抉擇。生命的恩情是不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中國爹孃給予孤兒的親情,不是為了孩子們回報恩情。只是儘自己之力,嚴守自己的責任,保留崇高的靈魂。恩情是放在心中的,不是用來感激的。正是因為如此,這樣的恩情,才能成為一種純粹的感情、一種崇高的感情。 [3] 

中國爹孃作品鑑賞

人性光輝
《中國爹孃》成功的塑造了杜鵑這個普通的中國婦女。她的一生,與荊棘坎坷是分不開的。但這又是她堅強一生的重要表現。她的堅強,也給予了小河清水,一個有了新生命、新的生存動力的日本孩子。可以説,她的心態超出了作品中李順子、陳橋等常人的界限,她的胸懷能容量的寬容和愛,是旁人所不能及的。當時的中國土地上,像杜鵑這樣的人存在着,不是少數。比如杜華山夫婦、老趕等人。小説中表現了這些人物間的情感交融,非常真切、生動。
杜鵑在小河清水的身上,表現出了一種特殊母親特別的愛,它代表了異國之間的人們都應該擁有的一種愛。這樣一種聖潔的愛,實實在在地存在着,與日本侵略者的獸行相比,更加顯示出人類的高尚與人性的光輝。它是小説的中心,也是小説主題所要表達的意義,代表着一種更為廣闊更為深刻的意義。 [3] 
真實生活
《中國爹孃》結尾十分感人,它刻畫了人間情感的一個真實生活畫面。雖然作品對杜鵑期盼遠在日本的小河清水的歸來,寫得集中簡練,從中表現出來的內容和感情卻十分豐富。杜鵑的真實情感使讀者能真實地體會到,它包含了人類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感和意義,包攬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年老的杜鵑倚在門口,急切期盼小河清水從日本的來信,甚是讓人心酸,它表現出了年老的母親,所要期待的一切,表達的是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情。 [3] 
人民精神
《中國爹孃》不論是從選材還是立意,都是比較新穎的。它揭示歷史的隱秘,告訴了人們一些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作者這部作品,正是抓住了讀者普遍地渴求獲得更多新鮮的興趣,向讀者講述了幾位中國爹孃撫養了日本侵華戰爭失敗後的日本遺孤的故事。這部取名“中國爹孃”作品,人物有普通老百姓、高級軍官、民間藝人、窮苦的農民等社會各個階層的人物。這些人物,表面上看並無什麼關係。然而,仔細地想想,作者還是有其深刻的含義。撫養日軍遺孤的中國爹孃,遍佈社會的各個階層,它反映了中國人民普遍擁有善良、寬廣的胸襟、博大的愛,具有許多優秀的品質。 [3] 
佈局結構
巧妙的結構佈局是該小説的又一亮點。作者在講述關於中國爹孃的故事時,並不是就故事講故事,混為一團。他很巧妙,也很清晰地將這些故事分為三條線索:杜娟和小河清水母子、國氏父子和小滿洲一家以及杜華山和石田芳野母女,還有一些穿插着的副線,如收容所的胖阿姨等。這些線條既條理清晰,讓讀者主次明晰,同時又交融一體,關係交錯,讓讀者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如杜華山和杜娟的姐弟關係,李順子和國氏父女的關係,以及李順子和杜娟的關係。這些看似眼花繚亂的關係在作者的筆下卻又雜而不亂,井然有序。 [3] 

中國爹孃作品影響

2005年9月22日,評書演員袁闊成先生的女兒袁田根據閻欣寧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週年創作的長篇小説《中國爹孃》為範本最新錄製的評書,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 [5] 

中國爹孃作品評價

閻欣寧的《中國爹孃》講述了抗戰勝利後,東北黑土地上一羣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撫養在華日本遺孤的故事,表現了中華民族善良、仁慈和寬容的美德。(文學評論家納楊評) [4] 

中國爹孃出版信息

2005年1月,《中國爹孃》由解放軍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中國爹孃》
2005年1月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7-5033-1778-7
[6] 

中國爹孃作者簡介

閻欣寧 閻欣寧
閻欣寧,男,原籍山東曲阜,出生於青島。中共黨員。1970年畢業於錦州市第一高中。1970年入伍,歷任排長、連長、副教導員、幹事,《廈門文學》雜誌編輯、副主編,現任廈門市文藝創作中心主任。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説《金帆船》《追水營》《鐵券丹書》《永遠的秋白》《巡捕房》《中國爹孃》《來復線》《地平線》《遵義!遵義!》,長篇紀實文學《島城戍兵錄——一支野戰軍和一座島城的非編年史話》《百戰將星——韋傑》《廈門:永不止步的奔跑》,小説集《槍手沉淪》《槍族》等。1992年獲莊重文文學獎。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