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岩鹽之都

鎖定
中國岩鹽之都指的是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葉縣於2007年正式獲得“中國岩鹽之都”稱號。 [1] 
中文名
中國岩鹽之都
外文名
Ye county
地    點
葉縣
命名時間
2007年9月29日
面    積
1387 km²

中國岩鹽之都鹽都古城

岩鹽 岩鹽
中國岩鹽之都、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河南省十大古城——葉縣(葉,古音“射”,今讀“業”),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黃淮平原伏牛山餘脈結合部,隸屬平頂山市,轄7個鎮、11個鄉,580個行政村,總面積1387平方公里,總人口86.8萬。
2007年9月29日,葉縣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岩鹽之都”。至此葉縣成為中國九大”礦都“之一。

中國岩鹽之都歷史遺蹟

葉縣古稱昆陽,她的文明史可上溯到石器時代。葉縣古為豫州地,周為應侯國,春秋時期屬楚,至今已有兩三千年的歷史。這裏是葉姓始祖沈諸梁的封地,海內外2300萬葉氏後裔的祖地,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昆陽之戰就發生於此。孔子黃庭堅、李白等諸多歷史文化名人,或為官於此,或遊歷於此,留下了廣為傳頌的不朽佳話和歷久彌香的精美詩篇。葉縣縣城是“河南十大古城”之一、省級園林縣城、省級衞生縣城。境內有仰韶文化遺址秦漢古城遺址、昆陽古戰場遺址等歷史遺蹟30多處,有明代縣衙、葉邑古城2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0多處市 、縣文物保護單位和2100件彌足珍貴的館藏文物。

中國岩鹽之都歷史沿革

葉縣地處南襄隘道北口,夏屬豫州地,商、周為應侯國。春秋初,楚滅應置葉邑。春秋晚期為許國國都。戰國中期為魏所據,於葉邑北置昆陽,秦置昆陽、葉陽二縣。漢改為葉縣、昆陽。晉至唐,二縣時分時合。至唐廢二縣設立葉縣。元、明、清屬南陽府,1933年屬南陽專區,1949年屬許昌地區,1983年9月劃歸平頂山市。

中國岩鹽之都礦產儲量

河南葉縣位於河南省中部偏西南,鹽田展布面積400餘平方公里,遠景資源儲量達3300億噸,作為一個以縣域為單位的資源開發區,探明儲量在全國位居第一,品位居全國井礦鹽之首。
1981年,河南省石油勘探局在葉縣勘探石油時,第一次發現葉縣地下藴藏有豐富的鹽礦資源。後經國家化工部鉀鹽地質大隊和化工部化學礦產地質研究院等單位分別對葉縣馬莊、田莊、五里鋪、婁莊、姚寨等5個礦段進行勘探,證實在葉縣境內約1100米的地下,藴藏着一個特大型優質鹽礦牀——“葉縣鹽田”。該鹽田展布面積400餘平方公里,含鹽盆地遠景資源儲量3300億噸,佔河南省鹽礦資源的75%,氯化鈉含量平均在85%~95%之間,品位位居全國井礦鹽之首,且單層厚度大,埋藏深度非常適中,便於開採和利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