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宗教美術史

鎖定
《中國宗教美術史》是金維諾羅世平創作的宗教美術史類著作,首次出版於1995年6月。
《中國宗教美術史》以釋、道兩教美術史為主線,旁及其他宗教美術史及民間信仰活動,包容了中華各民族、各區域不同的宗教文明。作者注重將宗教美術現象置於各時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具體的社會環境下進行考察,分析作品風格,探究其發展規律。從縱的方面梳理中國宗教美術的發展歷程,從橫的方面研究中國宗教藝術的表現形態,通過這種觀照方式,將外來佛教美術圖樣中國化的過程、道教圖像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各家樣式的宗教美術傳播中的作用與變異等等,均一一清晰地呈現於讀者面前。 [2] 
作品名稱
中國宗教美術史
作    者
金維諾、羅世平
類    別
宗教美術史類著作
首版時間
1995年6月
字    數
30萬

中國宗教美術史內容簡介

全書以佛教美術為主,道教美術為次,對伊斯蘭教美術、基督教美術和民間神祠壁畫等亦有所涉及。書中對不同時代地域的宗教美術的藝術樣式和風貌,以及外來宗教美術的“中國化”問題等,作了詳細的描述和縝密的論證,勾勒出一幅清晰的中國宗教美術發展的歷史長卷。 [1] 

中國宗教美術史作品目錄

第一章 中國早期的巫教祭祀美術
第一節 原始先秦時期的宗教美術
史前巫教美術遺蹟
青銅時代的祭祀美術
第二節 秦漢之際宗教祭祀在美術上的表現
圖繪天地鬼神
大儺及儺儀圖
黃老神仙境界
西王母與東王公
第二章 佛教圖像在中國的初傳及其遺存
第一節 中國有關佛陀形象的傳聞
漢明帝感夢
休屠王金人
優填王釋迦倚像
笮融祠佛造像
第二節 佛教初傳時期的美術遺蹟
魏地佛教美術遺蹟
蜀地佛教美術遺蹟
吳地佛教美術遺蹟
第三節 西域早期的佛教美術
于闐的佛教美術遺物
疏勒、龜茲的佛寺
鄯善的佛教寺院
第三章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宗教美術
第一節 書畫名家與佛教美術
兩晉名家與佛教繪畫
南北朝時期的佛畫名家
第二節 塑繢名手與佛教造像
二戴像制
僧祐與南朝造像
第三節 北朝石窟藝術(一)
龜茲石窟壁畫
高昌的佛教石窟
第四節 北朝石窟藝術(二)
涼州石窟
炳靈寺石窟
麥積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第五節 北朝石窟藝術(三)
雲岡石窟
龍門石窟
響堂山石窟
天龍山石窟
第六節 道教的興起與道教圖像的出現
-
第四章 隋唐時期的宗教美術
第一節 名手巨匠與佛道圖像典範
隋唐南北畫家
唐代畫家名手與佛道畫樣式
隋唐時期的雕塑家
第二節 隋唐佛道雕塑
隋代造像遺蹟
唐代佛道造像
第三節 佛教經變畫的勃興
經變畫的發展
新出現的經變圖像
第四節 吐蕃的宗教及其藝術
吐蕃時期佛教的傳播
吐蕃時期的寺院藝術
第五章 五代兩宋時期的宗教美術
第一節 五代各地宗教美術的發展
中原道釋名家與美術遺蹟
南唐、西蜀的佛道繪畫
第二節 道教神祇圖像體系的形成
五代道觀中的神祇圖像
宋代道教神像系統
第三節 遼、金、回鶻、西夏的宗教藝術遺蹟
遼、金的佛教美術遺存
高昌回鶻的宗教美術
西夏的佛教壁畫
第四節 宋代宗教藝術名家及其藝術活動
高益與北宋佛教畫家羣
武宗元與宋代道觀壁畫
敦煌曹氏畫院與民間畫工
第五節 五代兩宋的石窟與寺觀藝術
石窟寺壁畫
佛寺石窟造像
道教宮觀雕塑
第六節 藏傳佛教藝術的發展
扎塘寺壁畫
古格王國的佛教遺蹟
第六章 元明清時期的宗教美術
第一節 伊斯蘭教美術
-
第二節 明清基督教美術及其影響
-
第三節 全真教的興盛與元代道教壁畫
永樂宮壁畫
平陽府道觀與耀縣南庵壁畫
第四節 藏傳寺院壁畫的發展
藏區教派的形成與文化發展
元明清時期藏區的寺院壁畫
第五節 寺觀雕塑與金銅造像
山西等地寺觀雕塑
藏傳金銅造像
第六節 佛道水陸畫與民間神祠壁畫
佛道合流與水陸畫的興盛
法海寺壁畫《帝釋梵天圖》
民間神祠壁畫
原始宗教巫術的遺存與美術
結束語
-
-
中國宗教美術年表
-
-
圖版目錄
-
- [6] 

中國宗教美術史創作背景

該書的兩位作者長期致力於宗教美術的研究,有感於宗教美術在中國美術史上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響,而中國國內當時尚無一部完整系統的相關著作,因而於20世紀90年代合力著成此書。 [2] 

中國宗教美術史作品鑑賞

《中國宗教美術史》這本專著,是從宗教美術的源頭——史前的巫教祭祀美術講起,歷數佛教圖像初傳中國的事蹟與美術遺存,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繪塑名家與石窟藝術、隋唐時期的名手巨匠與傳世造像和經變畫、五代兩宋宗教美術的發展,以及元明清時期興起的伊斯蘭教、基督教、全真教、藏傳佛教和水陸畫及民間神祠壁畫。體制精備是兩位作者在篩選研究對象時非常重視的一個原則,這使得六章的篇幅中包容了中華各民族、各信仰、各地域的宗教文明,洋洋大觀。不但原始先秦時期的巫教美術和秦漢之際的天地鬼神、大儺、黃老神仙等為人忽略的原始形態的宗教美術在書中有相當詳備的梳理和分析,而且因文人畫的勃興而長時間為學術界熟視無睹的上迄五代、下至明清的佛道美術,作者也準確地估量出它們的價值,並且頗有創見。至於一般學者容易忽視或者無力涉足的于闐、疏勒、龜茲、鄯善、高昌、吐蕃、西夏、古格諸地的佛教美術領域,作者也結合自己的心得,並積極吸收其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力圖為中國宗教美術發展的全貌勾勒出清晰、完整的圖景。這些地區的美術不能單純地看作是遊離於漢族美術之外的少數民族美術,在它們與內地美術的有機聯繫與互動作用方面,該書頗具真知灼見。對於曾在中國出現過、並造成了相當影響的宗教美術,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藏傳佛教以及巫術和民間信仰,該書無不用相當的篇幅進行探索;而影響雖不大,但對中國美術的發展轉折起到過一定作用,開啓了中國現代美術裏領西畫風氣之先的明清基督教美術,作者也敏鋭地捕捉到了這一學術熱點,並專設一節進行介紹。因此,不但對有志於宗教文化的學者來説,此書為經典之作,而且對於關心中國美術史的人來説,也為中國繪畫美學、審美理想以及其它門類的美術的淵源流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座標系。
宗教美術史的研究工作與卷軸畫為主要作品的其它美術史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它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寺觀與石窟中的壁畫、雕塑。早期以絹、紙等為載體,以卷軸為裝裱形式的宗教美術作品罕有流傳後世者,而晚期那些以羅漢、觀音等為題的卷軸畫嚴格説來更多體現畫家本人的意氣情性,故而不宜列入取材於宗教典籍、服務於宗教目的、以粉本傳承演變為重要線索的宗教美術作品。因此,其它分支美術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博物館等文物收藏單位,而宗教美術史則不同,坐在書齋中,流連於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並不足以真正瞭解對象原來的風貌,以及建築、雕塑、壁畫三位一體的整體語境。因而,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其難度與辛勞也可想而知。金維諾長期致力於河西、西域以及山西等地區的佛教造像的研究;羅世平亦對現存的佛教美術遺蹟作過系統地考察,參與過全國八五社科重點項目《西域佛教文明》的調查和研究。而且獨具慧眼,選擇了宗教美術遺存豐富而未得到足夠重視的四川地區作為研究的對象,採納了新穎的圖像學角度,見微知著,其博士論文《四川唐宋佛教造像的圖像學研究》作為他的卓見力説,也滲透在該書的體系之中。另外,兩位作者對材料的把握是非常全面的,包括被外國人劫掠走的敦煌藏經洞出土絹畫、新疆地區的壁畫等,他們也都力求親眼目睹。金維諾教授有在國外講學、任客座教授的經歷,有眾多機會自不待言;羅世平也專程赴歐洲,研究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吉美博物館、柏林國立博物館等收藏的中國宗教美術作品,雖然他此行的研究成果已不及反映在該書裏,但其追求準確完整地擁有原始材料的治學態度,書中卻有明確的體現。
《中國宗教美術史》一書讀來更啓人深思之處,是作者十分注重辨析宗教美術現象與發掘深層文化內涵,條縷宗教美術作品與追尋美術規律的關係。通過這種觀照方式,他們將外來佛教美術圖樣中國化的過程,道教圖像系統的建立和完善,各家樣式在宗教美術傳播中的作用等等,均一一清晰地呈現於讀者面前。歷史上每一件宗教美術遺品都在這個觀照系統中發生着特有的文化聯繫,宗教美術現象已不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象這樣來處理宗教美術材料,沒有長時期以來對美術史學作充分地理論思考則是難以辦到的,由此亦可見出《中國宗教美術史》一書在學術上的價值。 [5] 

中國宗教美術史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出版時間
《中國宗教美術史》
金維諾、羅世平著
江西美術出版社
7-80580-158-4
1995年6月 [3] 

中國宗教美術史作者簡介

金維諾,1924年出生於北京,祖籍湖北。1946年畢業於武昌藝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系。擅長油畫,長期從事美術史研究和教學,曾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籌建和主持系務工作,並曾參加《美術研究》和《世界美術》的創辦和主編工作。
羅世平,1955年出生於湖北武漢。1977年考入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繪畫。1984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攻讀學位。199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 [4] 
參考資料
  • 1.    蔣義海.中國畫知識大辭典:東南大學出版社,2015.12:第597頁
  • 2.    喬志強.20世紀中國美術史學史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06:第153頁
  • 3.    金維諾,羅世平著.中國宗教美術史:江西美術出版社,1995.06:版權頁
  • 4.    金維諾,羅世平著.中國宗教美術史:江西美術出版社,1995.06:前言頁
  • 5.    廖暘, 郎天詠. 重現宗教美術的演化歷程——讀《中國宗教美術史》[J]. 美術, 1997(10):62.
  • 6.    金維諾,羅世平著.中國宗教美術史:江西美術出版社,1995.06: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