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

鎖定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是1988年4月在河北省滄州市成立,是中國地、市、州、盟報的全國羣眾性學術團體,常設機構在湖北省宜昌市宜昌日報社內。截止1990年底,擁有會員單位177家報社,編採、經營管理人員8000餘人,是全國各類報紙中組織最大、活動最經常的一個學術組織。它的宗旨是:傳遞信息,交流經驗,切磋業務,共同提高,增加聯繫,促進全國地市報業的發展。研究會組織一年一度的學術年會,不定期地組織小型的專題研討會,評選和獎勵全國地市報優秀作品。設置學術委員會、優秀新聞評選委員會、報社經營管理研究委員會、期刊編輯委員會,編輯出版會刊《地市報信息》。會長張仲彩,副會長張赫玲、李放、張永祿、賈春太、邵漢昌、張夫培。秘書長許大耕、王茂亮。總顧問商愷。 [1] 
中文名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
成立時間
1988年4月21日
性    質
全國性一級社團組織
主管單位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發展歷史

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徐光春題詞 時任中宣部副部長的徐光春題詞
1988年4月21日,經過一年多的串連籌備,全國地市州盟報自己的組織——中國地市報研究會在河北省滄州市正式成立。她誕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國改革開放的熱潮中,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產物,也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在新聞界的具體體現。當時,有關方面對這個新生的社團十分關注。在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的成立大會上,中宣部、新聞出版署、中國記協和中央的幾家新聞單位都派人蔘加了。參加這次盛會的代表137位,來自全國20個省區的103家地市州盟報。大會經過醖釀協商,採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了第一屆領導集體,當時,全國地市報僅有的兩位高級編輯之一、《孝感報》總編輯張仲彩同志當選為會長, 張赫玲、張夫培、李放、張永琅、賈春太、邵漢昌為副會長。會上通過了《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章程》,一致同意把研究會的辦事機構秘書處設在湖北省宜昌報社(現為三峽日報傳媒集團)。為了更有效地開展工作,會上聘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原所長商愷同志為研究會總顧問,人民日報社老編輯向村同志為顧問 [2]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主辦的雜誌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主辦的雜誌
中國的地市州盟報組織起來了。長期處於封閉狀態的地市報人們深知聯合起來好辦事,團結起來力量大。因此,在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的會章中明確提出“自己的事情自己辦,大家的事情商量着辦”的行動口號,並把“團結、務實、奉獻、進取”作為研究會的組織精神。25年來,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本着“辦實事,講實效”的原則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實踐證明,羣眾社團如果沒有幾個熱心人做組織聯絡工作,如果沒有一大批願意為研究會活動承擔義務而無私奉獻的會員單位,研究會的活動是無法開展的。中國地市報研究會之所以25年常盛不衰,從小到大,由最初的幾家,發展到300多家,幾乎囊括了祖國大陸全部的地市報,成為我國現有新聞社團中最大的社團,就是因為研究會每年都能有計劃、有組織地、卓有成效地開展各項活動,經常為會員單位辦一些實事、好事。就拿評選全國地市報好新聞來説,當時全國評選好新聞已經進行了七八年。為了趕上全國評好新聞的步伐,早在1987年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籌建時期,籌委會就決定要評選全國地市報好新聞。湖北《孝感報》(《孝感日報》前身)勇挑重擔,承擔了首屆地市報好新聞的評選工作,將1979年至1986年共8年的好新聞一次評定,使全國地市報一級的好新聞評選工作跟上了全國評好新聞的步伐。
羣團組織要開展活動,必須要有具體的承辦單位。對於任何一家地市報來説,承辦一次全國性的活動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地市報研究會的年會和業務研討會,承辦單位為辦好一次會議都要巨大付出。25年來,有200多家會員單位都承辦過研究會的各種活動,足見會員單位對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的滿腔熱忱和高度的責任感。這也正是中國地市報研究會興旺發達的堅實基礎。正因為有了眾多會員單位的鼎力支持,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才能夠日益發展壯大;正因為有了眾多會員單位的無私奉獻,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才會有輝煌燦爛的今天。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理事成員

地市報形象展示 地市報形象展示
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第六屆常務理事單位名單 [3] 
(2010 年5 月13 日通過)
海南1 家:海口晚報
山西2 家:長治日報社、運城日報
黑龍江3 家:黑河日報社、齊齊哈爾日報社、佳木斯日報
遼寧3 家:鞍山日報社、錦州日報社、撫順日報
重慶1 家:三峽都市報
吉林3 家:松原日報社、江城日報社、圖們江報
安徽4 家:黃山日報社、池州日報社、馬鞍山日報社、合肥晚報
江蘇7 家:蘇州日報社、南京日報社、徐州日報社、無錫日報社、南通日報社、常州日報社、鹽阜大眾報社
浙江5 家:寧波日報社、紹興日報社、金華日報社、嘉興日報社、温州日報
廣東4 家:佛山日報社、汕頭經濟特區報社、湛江日報社、韶關日報
廣西4 家:玉林日報社、桂林日報社、柳州日報社、河池日報
湖南5 家:衡陽日報社、長沙晚報社、株洲日報社、常德日報社、懷化日報
湖北6 家:三峽日報社、襄樊日報社、孝感日報社、荊州日報社、隨州日報社、荊門日報
四川4 家:自貢日報社、德陽日報社、涼山日報社、達州日報
貴州2 家:六盤水日報社、遵義日報
寧夏1 家:銀川晚報
福建3 家:泉州晚報社、福州日報社、閩南日報
江西4 家:贛南日報社、南昌日報社、宜春日報社、九江日報
雲南4 家:玉溪日報社、西雙版納報社、昆明日報社、曲靖日報
陝西3 家:渭南日報社、安康日報社、榆林日報
新疆6 家:伊犁日報社、喀什日報社、克拉瑪依日報社、綠原報社、石河子日報社、烏魯木齊晚報
甘肅4 家:蘭州日報社、平涼日報社、天水日報社、酒泉日報
西藏1 家:日喀則報社
青海1 家:西寧晚報
參考資料
  • 1.    劉建明,王泰玄等.宣傳輿論學大辭典:經濟日報出版社,1993-03
  • 2.    《中國地市報人》2008年第04期《中國地市報研究會成立20週年點滴回顧》
  • 3.    《中國地市報人》2010年第07期《中國地市報研究會第六屆常務理事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