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綠原

鎖定
綠原(1922年11月8日—2009年9月29日),原名劉仁甫,曾用譯名劉半九。詩人、作家、翻譯家、編輯家。湖北黃陂人。獲第37屆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金環獎的中國作家 [1]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詩壇廣受關注,早期詩作《小時候》被收入台灣教科書。抗戰勝利前後,綠原的愛國戰鬥詩篇,在進步學生和年輕的讀者中廣為流傳,為“七月詩派”後期重要代表之一 [2]  。1949年後曾在長江日報社和中共中央宣傳部任職, 因受胡風案件牽連,喪失自由七年,在囚禁中自學掌握了德語,獲釋後轉人民文學出版社工作。1980年胡風案件平反,恢復中共黨籍,離休前為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新時期,綠原譯作《浮士德》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 [1]  。2007年六卷本《綠原文集》出版 [3]  ,2017年十卷本《綠原譯文集》出版 [4]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總篡的《中國文學史資料全編》現代卷之7《綠原研究資料》1991年初版後2009年由知識產權出版社再版 [5]  。《歌濃如酒 人淡如菊——綠原研究紀念集》201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6] 
中文名
綠原
別    名
劉半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22年11月8日
逝世日期
2009年9月29日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肄業)
職    業
編輯
主要成就
獲第37屆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金環獎
出生地
湖北黃陂

綠原人物生平

綠原1922年11月8日出生於湖北黃陂,父母早亡。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軍逼近武漢,初中畢業的綠原隨眾西遷,流亡中開始寫作。1939年,綠原在《時事新報》副刊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説《爸爸還不回來》;1941年8月在《新華日報》發表處女詩作《送報者》,此後作品以新詩為主,並參與復旦大學“詩墾地“社的活動。1942年綠原考入從上海遷到重慶的復旦大學外文系,其詩作已引人注目,胡風在桂林編輯《七月詩叢》,主動向他約稿,當年年底為他出版首部詩集《童話》。抗戰勝利前後,綠原所寫的抗戰愛國的戰鬥詩篇,在進步的學生集會中被朗誦,在年輕的讀者中廣為傳頌,綠原遂成為"七月詩派"後期的重要代表之一 [2] 
1944年,綠原在大學裏被國民黨當局徵召為來華參戰美軍當譯員,短期譯訓班結業後因“思想有問題”被分配單位退回,又被分到"中美合作所",他不知所措地寫信求教胡風是否可去,胡風對"中美合作所"的性質不瞭解,建議他不去。當局因他未去報到而向校方下達通緝令,胡風又託朋友何劍燻幫他離開重慶,介紹他到川北嶽池縣一所中學教書。不料10多年後,這封求教信竟成了胡風通過他勾結國民黨的"鐵證",而他也由此長期被媒體和社會誤為"美蔣特務"。
1947年,胡風在上海編輯《七月詩叢》第二輯及《七月文叢》,又收入綠原的兩部詩集《又是一個起點》和《集合》。同年,綠原回到武漢,次年以筆名綠原作姓名加入中共地下黨。1949年5月武漢解放,《長江日報》創辦,綠原調任文藝組副組長;1953年又調往北京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國際宣傳處組長,次年出版詩集《從一九四九年算起》。
1954年胡風撰寫《關於解放以來的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後稱"三十萬言書"),綠原曾看過部分內容。當年7月,胡風將"三十萬言書"遞交習仲勳轉呈中央高層,1955年全國開展大規模批判和清查"胡風反革命集團"的運動。胡風夫婦於5月16日遭逮捕和抄家,抄出大量私人通信,被選錄為報紙批判和政治清查的"罪證"——其中包括綠原1944年的那封信,經過刪節編排,收入《關於胡風反革命集團的第三批材料》,由《人民日報》加編者按於6月10日公開發表。於是綠原成為人人皆知的"特務",而那封信也“坐實”了胡風與國民黨有勾結。1955年5月17日,綠原被隔離審查。公安部查實他沒有去過中美合作所,但已公佈的"罪證"和推論無人再否定。在單獨監禁了五年後,於1960年8月綠原被轉送到秦城監獄。在審訊結束後的六年監禁中,為防止精神走向異常,並在日後還能為社會服務,綠原憑藉原有的英文功底自學了德文。1962年獲釋後,被安排到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譯所。四年後再次經歷文革十年的磨難。
1980年,中共中央發文為“胡風集團”案平反,綠原恢復中共黨籍,次年出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外國文學編輯室副主任, 1983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1985年定為編審,1988年離休,2009年9月去世。逝世前為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委員,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 [1] 

綠原主要著作

綠原曾是20世紀40年代的“七月派”詩人,更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作家,從他第一本詩集《童話》開始,走的就是一條不斷自我超越之路,他把戰鬥的情思與藝術的獨創性結合起來,把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與西方詩歌的現代手法結合起來,在中國的新詩發展史上寫下有影響的一頁。
綠原被認為是四十年代詩人中的傑出者之一,在政治化的年代裏,他是少數保持了作品的藝術品位的創作者 [7]  。綠原的第一部詩集《童話》,就顯示了他針砭時弊,抨擊腐敗政治的鮮明特色,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他即有“政治詩人”之稱。有學者認為,中國現代的自由詩,到1949年在國民黨統治區達到成熟,而這個高度是以綠原為代表的 [8] 
新時期以來,綠原創作的詩歌被認為“意境更恢弘,思想更開闊,融入詩人自己的生存體驗,達到了更高的哲理境界。” [9] 
綠原一生歷經磨難,解放前曾遭遇國民黨當局的政治迫害,在大學即被通緝而不得不離校逃亡;解放後又蒙冤二十五年,但他始終珍惜與詩神相遇合的緣分,生平著作等身,著有《童話》《集合》《又是一個起點》《人之詩》《人之詩續篇》《另一支歌》《我們走向海》《綠原自選詩》《向時間走去》 [10]  等詩集;《繞指集》《非花非霧集》《苜蓿與葡萄》《再談幽默》《尋芳草集》《半九別集》《綠原説詩》《尋覓集 [11] 滄桑片羽 [12]  等文集。其主要譯作有《浮士德》《里爾克詩選》《請向內心走去》《拆散的筆記簿》《日安課本》《德國的浪漫派》《現代美學析疑》《叔本華散文選》《莎士比亞的少女和婦人》、莎士比亞新劇《愛德華三世·兩個貴親戚》等。 [1]  2007年武漢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綠原文集》 [3]  。201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綠原譯文集》 [4] 

綠原所獲榮譽

綠原是一位跨越了中國現代、當代兩個文學史階段的詩人,一位獨具特色的翻譯家,也是評論家和編輯家。曾榮膺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金環獎”(1998)、魯迅文學獎優秀文學翻譯彩虹獎(1998)、國際華文詩人筆會中國當代詩魂金獎”(2003) [13]  、首屆“中坤國際詩歌翻譯獎”(2007)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