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

鎖定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作者陳飛,福建人民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屬文學類書籍。
中文名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
作    者
陳飛 (編者), 傅璇琮 (叢書主編)
出版時間
2005年6月1日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頁    數
414 頁
ISBN
7211046511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產品尺寸
21 x 14.4 x 1.8 cm
重    量
422 g
ASIN
B001DZF1QY
叢書名
二十世紀中國人文學科學術研究史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周秦諸子散文研究、先秦兩漢史傳散文研究等。20世紀中國歷史上變化劇烈、發展迅速的一個世紀。19世紀中期以來的近代化進程到20世紀開始加速,完成了由傳統向現代的歷史性轉換。學術研究是一個時代社會文化的構成部分,同樣經歷、體現着這種歷史的變化。20世紀中國人文學科湧出了眾多的學術名家和大批的學術經典,中國的學術研究也在這一世紀從學術觀念到著術形式逐步建立起現代學術思想研究的體系。研究、總結20世紀人文學科學術發展的歷史,不僅是對各個學科不術研究百年成就的審視,也是對中國學術研究現代化進程的一次集體回顧,意義深遠。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作者簡介

陳飛(1957-),筆名陳潛之、陳選公等,室名天心居。1957年9月生,江蘇省睢寧縣人。1978年考入徐州師範學院(現徐州師範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獲學士學位並考入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中文系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1983杭州大學成立古籍研究所,隨導師轉為該所研究生。師從劉操南先生、兼從本所諸先生習治古代文學文獻學等。1985年畢業並獲碩士學位。先後在中共浙江省委研究室、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等單位工作。1991年調入鄭州大學中文系,從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1997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暨研究生院攻讀博士研究生,師從董乃斌先生習治唐代文學,2000年畢業並獲博士學位。1992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現為鄭州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院長、古代文學與文獻學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省級特聘教授,河北大學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杜甫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文選學研究理事兼副秘書長。
陳飛致力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20餘年,1990年以前,重在明清文學,其後逐漸轉向唐代文學與文化,於唐代文學制度用力尤勤,率先提出併力行“官人文學”研究。先後出片有《金聖嘆(評傳)》(台灣知書房1993)、《唐太宗(傳論)》(台灣雲龍1995)、《文中了校譯》(安徽文藝1995)、《唐詩與科舉》(灕江1996)、《大唐西域記(注讀)》(台灣三民書局1998)、《唐代試策考述》(中華書局2002)等學術10餘部;主編和主撰《回讀百年:20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大象1999)、《中州學術論集》(中華書局2000)`《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學苑出版社2002)、《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大象2002)等學術著作與期刊近10種;發表《論金聖嘆的人格》(《學術月刊》1985年第7期)、《金聖嘆與哭廟案考辯》(《明清小説研究》1987年第6輯)、《唐代科舉制度與文學精神品質》(《文學遺產》1991年第2期)、《中國古典文學型態論綱》(《中國詩學》1991年第1輯)、《韓愈的“人臣”定位及其“道”論》(《學人》第3輯、)《唐代文學的文化規定》(《鄭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唐代“常明經”試策考述》(《文史》第57期、)《唐代“秀才科”考辨》(《文獻》年第3期)、《唐代進士科“止試策”考論一一兼及“三場試”之成立》(《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二十世紀婦女文學史著述評》(《文學評論》2002年第4期)等論文30餘篇。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目錄

緒論
第一節 中國散文史研究的幾個問題
第二節 20世紀中國散文史研究的業績
第三節 中國散文史研究中幾個有待解決的問題
第一章 周秦諸子散文研究
第一節 百年研究概要
第二節 《論語》、《孟子》散文研究
第三節 《老子》、《莊子》散文研究
第四節 《荀子》、《韓非子》散文研究
第五節 結語
第二章 先秦兩漢史傳散文研究
第一節 百年研究概要
第二節 先秦歷史散文研究
第三節 《史記》研究
第四節 《漢書》研究
附《後漢書》、《三國志》研究
第五節 結語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諸體散文研究
第一節 百年研究概要
第二節 序跋體散文研究
第三節 遊記體散文研究
第四節 書信體散文研究
第五節 章表體散文研究
第六節 論説體散文研究
第七節 其他各體散文研究
第八節 駢體文研究
第九節 結語
第四章 唐宋八大家散文研究
第一節 百年研究概要
第二節 韓愈散文研究
第三節 柳宗元散文研究
第四節 歐陽修、蘇軾散文研究
第五節 王安石、曾鞏和蘇洵、蘇轍散文研究
第六節 結語
第五章 明代散文流派研究
第一節 百年研究概要
第二節 七子派
第三節 唐宋派
第四節 公安
第五節 竟陵派
第六節 台閣派、茶陵派及其他
第七節 結語
第六章 清代散文流派研究
第一節 百年研究概要
第二節 義法的闡釋及桐城文論的歷史貢獻
第三節 桐城古文與時文的關係及創作成就評價
第四節 文派流變史及其歷史經驗教訓的探討與總結
主要參考書目及版本
後記

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後記

這本書歷時兩三年,雖然現在看來,其間仍有不少遺憾,但交稿日期迫近,也只好大抵如此了。
我本人對中國散文研究學術史雖有一些興趣,但從未予以專注的留心,更沒能抽出時間作專門的研究,所以本不應該也不適合來編這本書。而且,以往編書“受傷”的經歷,也使我望而卻步,只是傅璇琮先生的深情厚誼和教誨勉力,令我實在不願推脱,於是便硬着頭皮接受下來。
大約是2000年的夏日,當時我正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讀書。有次到中華書局(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所在)拜見傅先生,先生談起這個任務並希望我能承擔下來。在介紹了一些基本情況之後,還特別指示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專題”,以點帶面式地勾勒出“史”的輪廓,並列舉了幾個重點。交稿時間為次年的年底以前,傅先生説出版社打算完成一本出一本,故宜早。
回來後便與幾位同仁商量,鹹以為這樣的課題和工期,非個人之力所能辦到,宜分專題約請研究有素的專家學者共成之。於是由我粗擬了幾個“要點”及“注意事項”之類,供大家再議,其意大抵有:一、根據傅璇琮先生的指示精神,復鑑於“散文”概念及界限的相對含混與古今差異,本書在整體上採取了某種簡化處理:將考察的範圍主要限定在“古代”;將關注的重心放在“文學”上;避免一般“史”類著述面面俱到,而是進行專題性的重點考察。因此本書亦可名為《中國古代散文研究學術史要》。二、明確本書是一部關於古代散文研究的“學術史”,而不是一般的散文史或研究介紹。因此,重點應放在對學術性問題的梳理、評論和闡釋等學術史的把握上,努力避免單純的“綜述”和撰者自己的研究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