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八大沙漠

鎖定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中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準噶爾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
中文名
中國八大沙漠
外文名
China eight desert
國    家
中國
類    型
沙漠
包    括
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最大的沙漠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簡介

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沙漠亦作“ 沙幕 ”,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區。中國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千米,如果連同50多萬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內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千米,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中國西北乾旱區是中國沙漠最為集中的地區,約佔全國沙漠總面積的80%,中國最著名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準噶爾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裏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 [1] 

中國八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理位置

位於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中心 [1]  ,面積35.7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流動沙漠。行政範圍包括阿克蘇喀什和田巴州的部分地區。

中國八大沙漠氣候特徵

在世界各大沙漠中,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最神秘、最具有誘惑力的一個。沙漠中心是典型大陸性氣候,風沙強烈,温度變化大,全年降水少。

中國八大沙漠地形地貌

塔克拉瑪干沙漠 塔克拉瑪干沙漠
沙漠在西部和南部海拔高達1200~1500米,在東部和北部則為800~1000米。沙丘最高達200米。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腹地被評為中國五個最美的沙漠之一。由於地處歐亞大陸的中心,四面為高山環繞,塔克拉瑪干沙漠充滿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塔克拉瑪干沙漠流動沙丘的面積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達300米左右。沙丘類型複雜多樣,複合型沙山沙壟,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條條巨龍,塔型沙丘羣,呈各種蜂窩狀、羽毛狀、魚鱗狀沙丘,變幻莫測。沙漠有兩座紅白分明的高大沙丘,名為“聖墓山”,它是分別由紅沙岩和白石膏組成,沉積岩露出地面後形成的。“聖墓山”上的風蝕蘑菇,奇特壯觀,高約5米,巨大的蓋下可容納10餘人。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側翼為雄偉的山脈:天山在北面,崑崙山在南面,帕米爾高原在西面。東面逐漸過渡,直到羅布泊沼盆,在南面和西面,在沙漠和山脈之間,則是由卵石碎屑沉積物構成的一片坡形沙漠低地。數條小山脈和山鏈由老第三紀和新第三紀(6640萬到160萬年以前)的砂岩和黏土形成,隆起於沙漠的西部。弧形的馬札拉山脈,在和田與葉爾羌河谷之間,呈弧形向西南綿延而去。長145公里,寬3~5公里,海拔最高1635米。平均高於沙原地表僅300~350米。附近是另一座孤立的山嶺,四面為流動沙丘所圍繞;託合他卡孜(Tokhtakaz)山脈海拔達1560米,山嶺高於平原183~244米。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地表是由幾百米厚的鬆散沖積物形成的。這一沖積層受到風的影響,其為風所移動的沙蓋厚達300米。風形成的地形特徵多種多樣,各種形狀與大小的沙丘均可見到。較大的沙丘鏈幅度可觀:高30~150米,寬240~503米,鏈間距離0.8~5公里。風形成的最高的地形形式是金字塔形沙丘,高195~300米。在沙漠的東部和中部,以中間凹陷的沙丘和巨大、複雜的沙丘鍊形成的網為主。在沙漠西部(和田河谷東面)亦屬常見,橫貫與縱向(指風)的地形形式共存。這樣一種風形成地形特徵的多樣形,是盆地風複雜狀況的一個結果。 [2] 

中國八大沙漠動植物

沙漠四周,沿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車爾臣河兩岸,生長髮育着密集的胡楊林和樹柳灌木,形成沙海綠島"。特別是縱貫沙漠的和闐河兩岸,長生蘆葦、胡楊等多種沙生野草,構成沙漠中的"綠色走廊", "走廊"內流水潺潺,綠洲相連。林帶中住着野兔、小鳥等動物,亦為"死亡之海"增添了一點生機。
沙漠裏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裏亦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那裏的動物有夏眠的現象。 [3] 

中國八大沙漠水資源

考察還發現沙漠中地下水儲存量豐富,且利於開發。有水就有生命,科學考察推翻了"生命禁區論"。 浩翰沙漠中,迄今發現的古城遺址無數,尼雅遺址曾出土東漢時期的印花棉布和刺繡。

中國八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理位置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位於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中央,面積5.68萬平方公里,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行政範圍包括昌吉阿勒泰 [1]  介於北緯44°15′~46°50′,東經84°50′~91°20′。由4片沙漠組成,西部為索布古爾布格萊沙漠,東部為霍景涅裏辛沙漠,中部為德佐索騰艾裏松沙漠,其北為闊布北—阿克庫姆沙漠。 準噶爾盆地屬温帶乾旱荒漠,是中國第二大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形地貌

在沙漠的中部和北部,沙壠的排列大致呈南北走向,沙漠東南部成西北—東南走向。在沙漠的西南部分佈着沙壠-蜂窩狀沙丘和蜂窩狀沙丘,南部出現有少數高大的複合型沙壠。流動沙丘集中在沙漠東部,多屬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鏈。
沙漠西部的若干風口附近,風蝕地貌異常發育,其中以烏爾禾的“風城”最著名。 沙漠中風沙土廣泛分佈。沙漠南緣平原上發育灰棕漠土,1949年後已大量開墾。

中國八大沙漠氣候特徵

年降水量70~150毫米,冬季有積雪。降水春季和初夏略多,年中分配較均勻。沙漠內部絕大部分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積佔整個沙漠面積97%,形成中國面積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固定沙丘上植被覆蓋度40~50%,半固定沙丘達15~25%,為優良的冬季牧場。沙漠內植物種類較豐富,可達百餘種。植物區系成分處於中亞向亞洲中部荒漠的過渡。 [2] 

中國八大沙漠植物

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亞荒漠植被區系的種類佔優勢,如白梭梭苦艾蒿白蒿囊果苔草和多種短命植物等;在沙漠東部和南部邊緣,亞洲中部植物區系種類較多,如梭梭、蛇麻黃、花棒等。 [4]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梭梭分佈面積達100萬公頃,在古湖積平原和河流下游三角洲上形成“荒漠叢林”。 沙漠的沙粒主要來源於天山北麓各河流的沖積沙層。
沙漠中最有代表性的沙丘類型是沙壠,佔沙漠面積的50%以上。沙壠平面形態成樹枝狀。其長度從數百米至十餘公里,高度自10~50米不等,南高北低。

中國八大沙漠沙漠夜景

沙漠夜景 沙漠夜景
駝鈴夢坡是一座天然的荒漠植物園,24科89屬149種沙生植物以頑強的生命力在這乾旱的沙坡上生生不息。那些葱綠的梭梭、茂密的胡楊、沁人心脾的沙棗、飄逸羽葉的三芒草、富有藥用價值的大黃、黃茋、“叮噹”作響的鈴鐺刺、形似鹿角的蒼勁梧桐,還有盤根錯節的紅柳,組成了一幅色、味、聲、像並茂的大自然景觀。駝鈴夢坡又是一座天然的動物園,這裏活躍着國家保護動物野驢、野豬、黃羊、狼、狐狸、跳鼠、娃娃頭蛇、班鳩、野鷹、沙棗鳥等百餘種動物,這些飛禽走獸在大漠的草林中安居樂業、生兒育女。來到這野趣十足的駝鈴夢坡,你可以爬沙丘,涉沙海,進行徒步探險,也可以藉助“沙漠之舟”,一邊聽着悦耳的駝鈴聲,一邊飽賞大漠風光。這裏還開闢了滑沙、打靶、觀沙漠日出日落、篝火晚會等項目,讓沙漠之旅豐富多彩,餘味無窮。若還有餘興,還可以就地住宿,來個“天當被,沙做牀"式的浪漫。投身於沙海的懷抱,接受温暖的沙浴,夜風習習、沙牀融融,鳥雀為你唱着催眠曲,草木為你送來撲鼻香。這裏,還遣散着不少古銅幣、軍令符、烽火台殘體等文物。據史載:清同治四年,即1865年,中亞浩罕軍官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當地民眾築城自衞,清將左宗棠也率軍來此屯墾戍邊。這些久遠的歷史遺存,便是當年狼煙翻滾的古戰場的見證。在沙漠邊緣,有一條壯觀的防護林,似綠色長城,既保護了這塊旅遊景點,又防止了沙海對農田的侵襲。這片防護林,被美國衞星發現後,引起了聯合國和眾多國家專家的關注,紛紛來考察觀賞。日本朋友田村和子小姐遊覽了駝鈴夢坡後,高興地説:“這裏風景特好,可同埃及金字塔沙漠旅遊區媲美。

中國八大沙漠自然保護區

人為活動破壞了天然植被,造成沙漠邊緣流沙再起和風沙危害。沙漠西緣有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護區,為中國唯一以保護荒漠植被而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中國八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理位置

巴丹吉林沙漠位於內蒙古高原的西南邊緣,行政區包括額濟納旗和阿拉善右旗的部分地區,東西長約270公里 [1]  ,南北寬約220公里,面積5.50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三大沙漠,其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至今尚無人類的足跡。是世界惟一高大沙山羣分佈密集的沙漠,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為世界沙漠之最,被稱為“沙漠珠朗瑪峯”。

中國八大沙漠旅遊景點

必魯圖沙峯
位於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必魯圖沙峯,有“沙海珠穆朗瑪峯”之稱,多少年來鮮有外人登攀。作為“世界沙漠第一高峯”,在一般地圖上難以找到。它的地理位置大約是東經102度、北緯39度,海拔1617米,相對高度500多米,比位於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高沙峯還要高出70餘米。必魯圖屹立在茫茫沙海之上,峯尖高聳雲天。由峯尖往下延伸着多條沙脊,沙脊之間形成許多沙窩。沙窩是沙漠生命的“搖籃”,一簇簇的黃蒿、沙米和駱駝刺在這裏頑強地生長着。必魯圖沙峯峯頂,有芨芨草在隨風飄搖。極目遠眺,千里瀚海沙丘如波,層層疊疊,湧向天際,蔚為壯觀。有人感嘆,沙漠是最具有曲線美的地方。的確,隨目望去,遠遠近近的沙漠地貌佈滿了象水波、象耳廓、象蝸牛殼一樣的美麗景觀,這都是風神的傑作。登臨峯頂,還能俯瞰到沙峯四周相隔着幾公里的6個湖泊。它們在夕陽的照射下,熠熠閃光,湖畔有裊裊炊煙升起。令人不禁想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的詩句。
沙漠奇泉
巴丹吉林沙漠有五奇,沙峯、鳴沙、湖泊、奇泉、古廟,其中當以奇泉最令人匪夷所思。在一個叫廟海子的鹽水湖邊,有一處噴湧的泉水,泉眼粗若碗口,伸手探下去,深不及底,泉中有蝦,通體透明,隨噴泉翻湧的沙子被滌盪的晶瑩剔透,噴出的泉水經年流入海子,在地上形成了一條深深的渠道。在海子的北部,離岸邊有5米遠的湖水中,有一眼突泉,水柱如臉盆一般大小,水面上浪花翻滾,宛若蓮花。當地人説,前些年有人在泉的四周圍了圍堰,想建個池塘,無耐沙漠中沒有土石,用沙子堆起的圍堰經不住水的壓力,崩塌了。如今那個圍堰早被泉水蕩平,連痕跡也全然不見。泉眼之多、之奇集中在叫音德日圖的海子,這個海子號稱有一百單八泉,“磨盤泉” 就在海子中一塊破水而出的大石頭上,石頭約有1米多高,頂部大致有3平方米,狀如磨盤,其上泉眼密佈,泉水披掛而下。據説這個泉的水被稱之為“聖水”,舊社會王爺不讓婦女靠近,當地人依舊遵守着這個習俗。浩翰的巴丹吉林沙漠,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四大沙漠,這裏降水量只有80毫米,蒸發量卻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卻均勻地分佈着113個海子,而且無論冬夏水位恆定,不增不減,更加令人不解的是,鹹甜水相伴相生。 [5] 
廟海子與“沙漠故宮”
廟海子與“沙漠故宮” 廟海子與“沙漠故宮”
廟海子蒙語稱為蘇敏吉林,意思是“有廟的海子”。海子邊有座藏傳佛教寺廟,建於1755年。這座白牆金頂漢藏混合的建築背靠沙山,面朝湖水,莊嚴肅穆,幽靜典雅,被稱為“沙漠故宮”,是巴丹吉林沙漠的地標,亦是牧民心目中神聖的殿堂。寺外還有一座白塔,在黃沙藍水間顯得格外搶眼。傳説寺廟是彙集了身懷絕技的能工巧匠,採用了雅布賴山和天山的石頭做基石和棟樑而建成,是沙漠中唯一從始建保存至今的寺廟。夕陽映紅了沙山,連同湖岸婆娑的柳樹與古廟一起靜靜地倒映在水中,如夢似幻。廟海子邊有十幾户牧民,以前靠放牧為生,湖裏的滷蟲亦是牧民的收入來源之一,據説滷蟲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魚、蝦類幼體的最佳飼料,牧民稱之為鹽蟲子,蟲體通紅形如蝦。每當秋季,牧民撈起滷蟲曬乾,一公斤可賣200多元。近幾年為保護沙漠生態限制放牧,年輕人多數出外謀生去了,年長者留守居住,政府補貼建房,在旅遊季節接待遊客食宿。旅遊收入是牧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廟海子是個神奇的湖。湖周圍是沙山,這裏一年的降水量僅有幾十毫米,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湖水含鹽量高,但卻不曾枯竭,也不曾被風沙掩埋。湖中有淡水泉眼,還有一眼聽經泉———每當寺廟頌經,泉水就會汩汩流出,頌經聲一停,泉水也戛然而止。這裏的地下水豐沛,只需挖幾米深,就有淡水了。這是巴丹吉林沙漠的神奇之處。據最新研究推測,沙漠之下可能隱藏河網,水源來自500公里外的祁連山,或者是更遙遠的青藏高原的冰雪消融滲入地下流入暗河。

中國八大沙漠騰格裏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理位置

騰格裏沙漠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介於北緯37°30′至40°,東經102°20′至106°。南越長城,東抵賀蘭山,西至雅布賴山 [1]  。南北長240公里,東西寬160公里,總面積約4.3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第四大沙漠。是阿拉善沙漠的東部,在銀額盆地底部。騰格裏沙漠行政區劃主要屬阿拉善左旗,西部和東南邊緣分別屬於甘肅民勤、武威和寧夏的中衞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嶺和南部的騰格里兩部分,習慣統稱騰格裏沙漠。內部有沙丘、湖盆、草灘、山地、殘丘及平原等交錯分佈。沙丘面積佔71%,以流動沙丘為主,大多為格狀沙丘鏈及新月形沙丘鏈,高度多在10~20公尺(33~66英尺)之間。湖盆共422個,半數有積水,為乾涸或退縮的殘留湖。
騰格里為蒙古語,意思是象天一樣浩渺無際。

中國八大沙漠地形地貌

沙漠內部沙丘、湖盆、山地、平地交錯分佈。其中沙丘佔71%,湖盆佔7%,山地殘丘及平地佔22%。在沙丘中,流動沙丘佔93%,餘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為10至20米,主要為格狀沙丘及格狀沙丘鏈,新月形沙丘分佈在邊緣地區。高大複合型沙丘鏈則見於沙漠東北部,高度約50-100米。就地形來説,屬於阿拉善高原之沖積平原,海拔1050米,在地質構造上是一個斷陷盆地(在銀額盆地),為細沙及粘土狀第四之沖積—湖積物所覆蓋,其上為沖積、淤積和風積物,多為高低不等3-10米的流動、半固定、固定沙丘、平緩沙地及丘間低地相互交錯呈復區分佈的地貌類型。黃河自南向北流經磴口縣的東南端,磴口綠州的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大體在1048-1053米之間。山地大部為流沙掩沒或被沙丘分割的零散孤山殘丘,如阿拉古山、青山、頭道山、二道山、三道山、四道山、圖蘭泰山等。沙漠內部的平地主要分佈在東南部的查拉湖與通湖之間。 沙漠中的湖盆邊緣已有小面積開墾。 [2] 

中國八大沙漠氣候

騰格裏沙漠 騰格裏沙漠
氣候終年為西風環流控制,屬中温帶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0.3毫米,最小年水降水量公33.3毫米,年均氣温7.8℃,絕對最高氣温39℃,絕對最低氣温-29.6℃,年均蒸發量2258.8毫米,無霜期168天,光照3181小時,太陽輻射150千卡/平方釐米,大於10℃的有效積温3289.1℃,終年盛行西南風,主要害風為西北風,風勢強烈,風沙危害為主要自然災害,但光熱資源豐富,發展規模化養殖業有潛在優勢。騰格裏沙漠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靠近湖盆和河流地毆,水分條件較好。騰格裏沙漠乾燥度4-12,年平均氣温7-9℃,為內蒙古和寧夏光照最長、積温最高的地區之一。年降水量116-148毫米,;降雨雖少,但多集中在7-8月,雨熱同季,為夏季1年生草類和其他小禾草生長提供了較好水熱條件。年蒸發量3000-3600毫米,年平均風速3-4米/秒,2-3月份出現8級暴風,年大風日數30-50天,是沙漠中風能資源豐富區之一。這就為利用風能提供了前提。

中國八大沙漠柴達木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理位置

位於青海省柴達木盆地、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3.49萬平方千米 [11]  ,海拔2500米-3000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沙漠。 [1]  柴達木盆地沙漠是中國第五大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氣候特徵

乾旱程度由東向西增大,東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乾燥度2.1~9.0;西部年降水量僅10~25毫米,乾燥度在9.0~20.0。盆地中呈現出風蝕地、沙丘、戈壁、鹽湖及鹽土平原相互交錯分佈的景觀。 [8] 

中國八大沙漠沙丘分佈

柴達木沙漠 柴達木沙漠
柴達木沙漠的沙丘分佈比較零散,並多與戈壁交錯分佈於山前洪積平原上,其中比較集中的是在盆地西南部的祁曼塔格山、沙松烏拉山北麓等地,形成一條大致呈西北--東南向的斷續分佈的沙帶。北部花海子和東部鐵圭等地也有小面積的分佈。沙丘多為流動的新月形沙丘、沙丘鏈和沙壟,一般高5米-10米;高大的(20米-50米)複合型沙丘鏈也有分佈,但面積很小,固定、半固定的灌叢沙堆,則散佈在洪積平原前緣潛水位較高的地帶。

中國八大沙漠風蝕地貌

柴達木沙漠風蝕地貌發育廣泛,佔盆地內沙漠面積的67%。主要分佈在盆地西北部,東起馬海、南八仙一帶,西達茫崖地區,北至冷湖、俄博梁之間的範圍內。那裏由第三系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所構成的西北—東南走向的短軸背斜構造非常發育,岩層疏鬆,軟硬相間。風向與構造走向一致,也是西北方向,強烈的風蝕作用形成了排列方向大致與風向相同的風蝕長丘和風蝕劣地。有一些褶曲隆起的穹形丘陵上也廣泛分佈有這種風蝕地貌。晴天麗日下的青海柴達木荒漠戈壁常常出現“海市蜃樓”奇觀。戈壁灘上的沙丘在陽光和浮雲的作用下不斷變幻着顏色,周圍“波光粼粼的湖水”中的倒影若隱若現、瞬息萬變。

中國八大沙漠間歇泉”奇觀

在柴達木沙漠最神奇的現象應該就是——間歇泉,在柴達木沙漠有一條約為3米寬的河流,這條河流兩岸有着非常多的泉眼,這些泉眼一年四季都在往外冒水,在沙漠裏能有常年往外冒水的泉眼可不多。
而這泉眼也造成了柴達木沙漠的那條小河流泉水一年四季長流不斷,而且不管旱澇,這泉水的流量不漲不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這也不會結冰,反而會冒出熱氣。 [9] 

中國八大沙漠庫姆塔格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理位置

庫姆塔格沙漠位於新疆南部東端,羅泊湖以南、以東,面積2.2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第六大沙漠。 [1] 
在維吾爾語裏,“庫木”是“沙漠”的意思,“塔格”是“沙山”的意思,合起來便是“沙山”。它與鄯善縣城毗鄰,東西長約65公里、南北寬約32公里。庫木塔格沙漠靜卧在中國海拔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之中,區域內海拔一般高約500米,最高點尤熱克塔格海拔只有681米。庫木塔格大沙漠是世界上唯一與城市相連的沙漠,長年與綠洲友好相處,親如近鄰,創造了“沙不進、綠不退、人不遷”的世界奇蹟。 [6] 

中國八大沙漠地形地貌

庫姆塔格沙漠具有典型的雅丹、風稜石、風蝕坑等風蝕地貌和格狀沙丘、新月形沙丘、蜂窩狀沙丘、金字塔形沙丘、星狀沙丘和線狀沙丘等沙丘類型。 [7] 

中國八大沙漠自然景觀

庫姆塔格沙漠 庫姆塔格沙漠
站在鄯善老城向南望去,金色的大漠雄渾壯觀、風光無限,千百年來與綠洲長相廝守,默默對視,猶如忠誠的戀人,給人無盡的遐想。
庫姆塔格,維吾爾語是“沙山”之意。庫姆塔格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為來自天山七角井風口和達坂城風口的狂風,沿途經過長風程,挾帶着大量沙子,最後在庫姆塔格地區相遇碰撞並沉積,形成“有沙山的沙漠”這一獨特的景觀。庫姆塔格沙漠已開闢成為集科研、考察、探險、沙地運動、沙療保健、大漠觀光於一體的風景區。

中國八大沙漠庫布齊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地理位置

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北部,面積約1.39萬平方公里 [1]  。庫布齊在蒙語中意為“弓弦”。它長400公里,寬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橫卧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蒙古三旗。我們所拜謁的是杭錦旗段的庫布齊。庫布齊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令京城人談之色變的今春沙塵暴的源頭之一就是庫布齊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主要景點

庫布齊沙漠 庫布齊沙漠
庫布齊沙漠景觀壯美,風光獨特。700裏黃河宛如弓背,迤邐東去的茫茫沙漠宛如一束弓弦,組成了巨大的金弓形。庫布齊的響沙灣景區以浩瀚的特大響沙帶堪稱天下一絕,在乾燥條件下,沙子只要受到外界觸動就會發出一種像飛機掠頂而過的“嗡嗡嗡”的轟鳴聲,四季皆響,十分奇妙;而神光響沙旅遊景區夜間有熒光顯現,格外神奇;美麗的七星湖景區碧波盪漾,在滾滾黃沙中倒映出澄淨的天空,動人心魄。

中國八大沙漠烏蘭布和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東北部,河套平原的西南部,面積近0.91萬平方公里 [1]  ,歷史上曾是“人民熾盛、牛馬布野”、“將軍塞外遊,杏花撒滿頭”的綠蔭冉冉的富庶草原。現在的土地類型由沙丘、沙荒地、耕地和小片草原組成。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第八大沙漠。

中國八大沙漠氣候條件

氣候終年為西風環流控制,屬中温帶典型的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0.3毫米,最小年水降水量公33.3毫米,年均氣温7.8℃,絕對最高氣温39℃,絕對最低氣温-29.6℃,年均蒸發量2258.8毫米,無霜期168天,光照3181小時,太陽輻射150千卡/平方釐米,大於10℃的有效積温?3289.1℃,終年盛行西南風,主要害風為西北風,風勢強烈,年均風速4.1m/s,風沙危害為主要自然災害,但光熱資源豐富,發展農業具有潛在優勢。 [2] 

中國八大沙漠地質水文

就大地形來説,屬於阿拉善高原之沖積平原,海拔1050m,在地質構造上是一個斷陷盆地,為細沙及粘土狀第四之沖積—湖積物所覆蓋,其上為沖積、淤積和風積物,多為高低不等3-10米的流動、半固定、固定沙丘、平緩沙地及丘間低地相互交錯呈復區分佈的地貌類型。黃河自南向北流經磴口縣的東南端,磴口綠州的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大體在1048—1053m之間。而烏蘭布和沙漠整個地勢都低於黃河水面,有引黃灌溉的條件,從而彌補了降雨少,蒸發大,乾旱缺水的不利因素。且地下水埋深淺5-8米,淺層水資源豐富,水質良好宜於灌溉。據內蒙古河套總局勘測資料,淺層承壓、半承壓水極為豐富,有100米含水層,總儲量為57億立方米,而且水質良好,是堅持排灌的優質水源。

中國八大沙漠植被特徵

烏蘭布和沙漠的荒漠植被隸屬亞非荒漠植物區,亞洲中部區,阿拉善省,東阿拉善洲。阿拉善荒漠省的東界就在烏蘭布和沙漠的東緣,也就是亞洲中部荒漠區與草原區的分界線,而且是極為重要的植物地理學分界線。植物地理成分古老而種類貧乏,以蒙古種,戈壁--蒙古種,戈壁種以及古地中海區系的荒漠成分佔主導地位,世界種與與泛北極區系成分十分貧乏。據初步採集與統計,烏蘭布和沙漠境內共有種子植物312種,隸屬49科169屬,戈壁區系成分中一些地方性特有的單種屬和寡種屬的優勢作用十分顯著。灌木、半灌木佔絕對優勢。烏蘭布和沙漠植物基本上都是沙生、旱生、鹽生類灌木和小灌木組成,這些植物對當地生境有極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10] 

中國八大沙漠沙漠景觀

烏蘭布和沙漠 烏蘭布和沙漠
這裏的沙丘形態異彩紛呈:堆狀沙丘分佈在敖包圖、敖包魯格、吉蘭泰地區;壟崗沙丘分佈在白雲敖包;格狀新月形沙丘分佈在契裏蓋、傲倫布魯格、敖包圖;新月形沙丘分佈在哈騰套海一帶。  位於內蒙古烏海地區的烏蘭布和沙漠部分與黃河漠水相連,每當夕陽西下,麟波閃閃,“長河落日”、“大漠孤煙”,構成一幅瑰麗多姿的塞上風景畫。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