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

鎖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50軍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起義後改編而成 [1] 
中文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
部隊前身
由原國民黨軍第60軍起義後改編
首任軍長
曾澤生
首任政委
徐文烈
副軍長
葉長庚
參謀長
舒行
撤編時間
1985年12月1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部隊前身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起義後,立即開赴吉林省九台及其附近地區待命,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軍委授予這支部隊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番號,並任命了領導人。
軍長曾澤生、副軍長葉長庚、參謀長舒行、政治部主任王振乾。其所屬原第182師編為第148師,師長白肇學,政治委員陳一震;原暫編第21師編為第149師,師長隴耀,政治委員李桂林;原暫編第52師編為第150師,師長李佐,政治委員李冠元。全軍2.3萬餘人,隸屬東北軍區。3月,遵照中央軍委命令,東北軍區將第167師(由1948年2月25日在營口起義的原國民黨軍東北保安暫編第58師改編而成),編入第50軍建制,師長王家善、政治委員張梓楨。全軍共轄4個步兵師,1個直屬炮兵團 [1]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列編參戰

1948年5~9月,吉林省長春國民黨守軍東北“剿總”所屬第1兵團指揮的新編第7軍和第60軍,已遭東北人民解放軍重兵長時間圍困。遼瀋戰役開始後,經過人民解放軍的爭取,其第60軍軍長曾澤生率所部第182師、暫編第21、第52師於10月17日起義。
長春起義後曾澤生(右一)與四野領導在一起 長春起義後曾澤生(右一)與四野領導在一起
1949年1月2日,中共中央軍委授予起義部隊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番號,任命曾澤生為軍長,徐文烈為政治委員,葉長庚為副軍長(後陳克非),王振乾為政治部主任(後何運洪),後舒行任參謀長。所屬3個師依次授予第148、第149、第150師番號。全軍共2.3萬餘人,隸屬東北軍區。3月,由1948年2月在遼寧省營口起義的國民黨軍東北保安暫編第58師改編而成的東北軍區獨立第5師改稱第167師,編入該軍建制。第50軍成立後,按照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原則進行政治整訓,軍、師、團均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委員會和政治機關以及政治工作制度。6月,第50軍經山海關南下,歸第四野戰軍建制。9月,到達湖北省當陽地區,部隊再次整編,第150師所屬部隊補入第148、第149師;第167師改稱第150師。10~11月中旬參加鄂西戰役。11月下旬調歸第二野戰軍指揮,向四川進軍,於12月參加成都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
1950年2月,第50軍歸還第四野戰軍建制,回師湖北修築漢江大堤和參加農業生產。5月,以在成都戰役中接受和平改編的國民黨軍第20兵團殘部縮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67師,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建制。9月,第50軍調駐吉林省,隸屬東北軍區。10月,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第50軍部分軍師領導在漢城興國寺 第50軍部分軍師領導在漢城興國寺
1950年10月25日,第50軍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開赴朝鮮,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一、二、三、四次戰役。在第三次戰役中,全殲英軍皇家重型坦克營,解放漢城。在第四次戰役中,在漢江兩岸頑強抗敵50晝夜,沉重打擊和消耗了敵有生力量,保證了志願軍主力休整、集結和糧彈補充,為準備實施戰役反擊爭取了時間。1951年3月15日回國整補。同年7月,第二次開赴朝鮮,擔負西海岸防禦以及搶修機場等任務。10月至11月,奉命執行渡海攻島任務,在空軍和炮兵支援下,先後攻佔南朝鮮軍盤的椴島、炭島、大和島小和島、和艾島。1955年4月,第50軍從朝鮮撤軍回國。第50軍在入朝作戰的期間,廣大指戰員發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勝利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各項任務。湧現出二級戰鬥英雄、特等功臣鮑清芳國際主義戰士、二級模範王永維等功臣、模範1.4萬人,有1個團、6個連、11個班、7個組獲榮譽稱號,有7000餘人獲朝鮮政府授予的勳章或獎章。
1955年4月12日,第50軍回國,隸屬於瀋陽軍區建制領導。1967年5月27日,第50軍調歸成都軍區建制領導。1985年12月1日,第50軍番號撤銷。 [2] 
參考資料
  • 1.    君威.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軍史沿革[J].軍事史林,2010(7):13-17.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