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原四大名寺

鎖定
中原四大名寺,是指中原地區佛教界四個有影響力的寺院,分別為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雲巖寺 [3]  [2] 
中文名
中原四大名寺
別    名
中原四大名剎
組    成
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雲巖寺

中原四大名寺洛陽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
洛陽白馬寺(3張)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於是邀請他們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公元67年)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中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幾度興廢,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隨着白馬寺國際佛殿苑和釋源佛教研究院的建成,白馬寺成為集佛教朝覲、佛事活動、文化交流、佛教教育、佛教旅遊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佛教文化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佛教聖地。 [6] 

中原四大名寺登封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中國河南鄭州登封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由於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時期,享有盛名,以禪宗武術並稱於世。民國時期被軍閥石友三幾乎焚燬殆盡。現任少林寺方丈是釋永信。除了河南鄭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經考據後證明在歷史上曾出現過位於福建的少林寺,被稱為“南少林”。關於南少林所處地點,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種説法。另有1976年版電影;特別是1982年版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而享譽海內外。

中原四大名寺開封相國寺

開封大相國寺 開封大相國寺
相國寺,又稱大相國寺,位於開封市中心,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國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佔地達500餘畝,轄64個禪、律院,養僧千餘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水滸傳》描寫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故事,就發生在其所轄之地。後因戰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琉璃殿、藏經樓、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蹟。

中原四大名寺嵩縣雲巖寺

嵩縣雲巖寺 嵩縣雲巖寺 [3]
雲巖寺,位於嵩縣白河鎮下寺村境內,為唐元和年間(公元806年—820年)自在禪師開創,距今約1200餘年,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在中國佛教文化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伏牛山地區佛寺的代表。 [4]  明洪武年間,雲巖寺被“復加葺理”。此後,就藩洛陽的伊王、就藩南陽的唐王都對其進行過資助,雲巖寺逐漸進入鼎盛時期。嘉靖、萬曆年間,到這裏雲遊和清修的僧人成千上萬,以至於“至其山者如入佛國,唄聲梵響,別自一乾坤也”,一派佛國氣象。明末,雲巖寺因流寇紛擾而“佛像蒙塵,眾僧奔散”,再度衰敗。清嘉慶年間曾重修雲巖寺,“文革”前後它又遭損毀。古寺幾經興廢,歷盡滄桑,好在寺中的千年銀杏林保留了下來,保持着勃勃生機。 [3] 

中原四大名寺其他説法

汝州風穴寺與南陽水簾寺也有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並稱“中原四大名寺”的説法。

中原四大名寺汝州風穴寺

汝州風穴寺 汝州風穴寺
風穴寺始建於東漢初平元年,原名“香積寺”,又名“千峯寺”、“白雲禪寺”,已有1800餘年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與白馬寺、少林寺、相國寺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免費向遊人開放。
寺廟被羣山環抱,更有松柏蒼翠、泉水奔流,風景秀麗。風穴寺內比較完整地保存了唐、宋、元、明、清歷代的文物和建築,被譽為“古建築博物館”。其中最有價值的是唐代的七祖塔、宋代的懸鐘閣和金代的中佛殿,唐塔、宋鍾、金殿被稱作風穴寺三大國寶。 [5] 

中原四大名寺南陽水簾寺

水簾寺,位於河南省桐柏山腹地,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和開封大相國寺並稱“當代中原四大名寺”,是中國臨宗的重要道場,豫南鄂北地區佛事活動中心。
南陽水簾寺 南陽水簾寺
水簾寺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歷代碑刻記載,宋元佑三年(108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均有重修。千百年來,水簾寺時遭兵災匪衰。至1949年前,寺院業已荒廢。1949年後,又有僧人在此結茅居耕,至“文革”時期僧人離散,千年古剎湮設於枯木敗草之中。
1983年起,水簾寺在傳虛、印恭、妙俠法師的主持下,開始了大規模重建修復工作。自1983年至1993年間,先後建成大雄寶殿、玉佛樓、毗廬殿、天王殿、山門、僧房樓、觀音禪林和各類房舍共180間,儼然一座百寶莊嚴的梵宇佛剎巍然落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