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亞通史

鎖定
《中亞通史》是2007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篤本。
書    名
中亞通史
作    者
丁篤本
類    別
歷史古籍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4年02月01日
頁    數
474 頁
定    價
22 元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10位[7228109112] 13位[9787228109111]

中亞通史內容提要

20世紀90年代初,隨着蘇聯解體、中亞五國的獨立,中亞問題開始引起我國學術界的關注。雖然近年來國內也陸續出版了一些有關研究中亞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方面的著作,但中亞通史研究卻始終是一個空白。為此,新疆人民出版社把《中亞通史》作為國家“十五”規劃重點選題。納入了出版計劃。
後來雖然調湖南師範大學任教,仍然致力於中亞史的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起已陸續有多部專著問世。因此,《中亞通史》古代卷(上、下)和近代卷可以説是其集近30年中亞史研究之大成的代表作。《中亞通史》現代卷的作者丁篤本先生,20世紀80年代初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曾在俄羅斯喀山大學留學深造,長期從事蘇聯現代史的教學與研究,也有多部專著出版。兩位作者在《中亞通史》的寫作過程中,除了充分利用自身積累的豐富資料和研究成果之外,還參閲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特別是蘇聯解體後公佈的文獻資料,吸收了國內外學術界在中亞史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撰寫的《中亞通史》無論在邏輯的演繹、歷史的敍述,還是史料的運用、觀點的闡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徵。

中亞通史編輯推薦

《中亞通史》古代卷(上、下)和近代卷的作者王治來先生,20世紀50年代末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曾在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和中亞研究所工作20多年,參加過《新疆簡史》等重大課題研究,在中亞史研究方面也有許多成果。

中亞通史作者簡介

丁篤本,男,漢族,1950年9月生,湖南攸縣人。1982年1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世界史專業,分配到湖南師範大學工作。1997年任教授。長期從事世界歷史及國際問題的教學與研究,出版著作多部,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代表性著作有《世界之發現》、《紅旗落地》、《蘇聯政體與官制史》、《中亞國際關係史》(合著)等。

中亞通史目錄

序言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亞的影響
第一節 世界大戰爆發之際的中亞概況
第二節 大戰對中亞的影響和1916年民族暴動
第二章 1917年俄國革命時期的中亞
第一節 二月革命和中亞民族運動
第二節 十月革命和中亞蘇維埃政權的建立
第三節 中亞蘇維埃政權的初步鞏固
第三章 中亞的內戰
第一節 中亞反蘇維埃政權自衞勢力的覆滅
第二節 希瓦(花剌子模)革命和布哈拉革命
第三節 巴斯馬奇運動的興亡
第四章 中亞的經濟社會改造和民族國家的組建
第一節 中亞的土地改革和新經濟政策
第二節 民族國家劃界和各民族共和國的建立
第三節 中亞農業集體化運動和工業化建設的開始
第五章 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前期的中亞
第一節 中亞工業化建設高潮和政治清洗
第二節 蘇聯衞國戰爭時期的中亞
第六章 1914~1945年蘇聯中亞與鄰國的關係
第一節 中亞與阿富汗的關係
第二節 中亞與楊增新統治下的中國新疆的關係
第三節 中亞與盛世才統治下的中國新疆的關係
第七章 1945~1964年的中亞
第一節 斯大林晚年時期的中亞
第二節 赫魯曉夫執政時期中亞的政治狀況
第三節 赫魯曉夫執政時期中亞的經濟發展
第八章 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的中亞
第一節 中亞黨政機構的膨脹和幹部問題
第二節 中亞的民族狀況和民族糾紛
第三節 中亞的經濟建設成就和問題
第九章 全面改革和蘇聯解體時期的中亞
第一節 全面改革的啓動和阿拉木圖“十二月事件”
第二節 中亞政治體制改革民族矛盾的激化
第三節 蘇聯走向解體和中亞各國的獨立
第十章 戰後中亞與周邊國家地區的關係
第一節 中亞與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新疆的關係
第二節 新中國成立後中亞與中國新疆的關係
第三節 蘇聯及其中亞地區與阿富汗的關係
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