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世俗

(漢語詞語)

鎖定
世俗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shì sú。一指世間不知變通的、拘泥的習俗;二指非宗教的;三指當時社會的風俗習慣;四指塵世,世間;五指俗人,普通人;六指流俗,庸俗。
中文名
世俗
拼    音
shìsú
近義詞
庸俗
英    文
common customs
解    釋
指當時社會的風俗習慣
文獻記載
《文子·道原》

目錄

世俗釋義

1、[common customs]∶世間一般的習俗。世俗之見。
2、 [mundane]∶非宗教的。她不允許他們在去教堂來回的路上談論世俗的事情 [2] 

世俗出處

文子·道原》

世俗例句

1、指當時社會的風俗習慣
①《文子·道原》:“矜偽以惑世,畸行以迷眾,聖人不以為世俗。”
②《史記·循吏列傳》:“施教導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緩禁止,吏無奸邪,盜賊不起。”
③明 邵璨《香囊記·辭婚》:“只是這個人有些執古相,不通世俗。”
2、塵世;世間
①《莊子·天地》:“夫明白入素,無為復樸,體性抱神,以遊世俗之間者,汝將固驚邪。”
②漢 賈誼 《惜誓》:“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惡。”
③宋 蘇軾次韻子由送陳侗知陝州》:“世俗自無常, 徐公 故逶迤。”
④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世俗俚語亦有可取之處:處貧賤易,處富貴難;安勞苦易,安閒散難;忍痛易,忍癢難。”
⑤王西彥 《古屋》第四部七:“一切世俗的享樂,一切所謂榮華富貴,我全看破了。”
3、指俗人,普通人
①《莊子·天下》:“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②《商君書·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③《史記·孝武本紀》:“其所語,世俗之所知也,毋絕殊者,而天子獨喜。”
《文選.曹植.求自試表》:此二臣豈好為誇主,而耀世俗哉。 [3] 
⑤宋 蘇舜欽 《和彥猷晚宴明月樓》之一:“憑欄揮手問世俗,何人得到蟾蜍宮。”
⑥清 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二:“世俗以勢利為是非,皆此類也。”
4、流俗;庸俗 [1] 
①唐 韓愈 《王公墓誌銘》:“公所為文章,無世俗氣。”
②清 湯之旭《皇清州同知尹思袁公(袁可立曾孫)墓誌銘》:“舅氏天性豪邁,喜施與,無世俗齷齪態,而交結知名,座客常滿。”
③ 葉聖陶 《倪煥之》一:“樹柏説到末了一句時,煥之覺得他突然是中年人了,老練,精明,世俗,完全在眉宇之間刻畫出來。”

世俗示例分析

“世俗”,有兩種解釋:一指民間流行的氣習;一指平常、凡庸的人。潮語義同,有“世俗是這樣”(前義)“我這個世俗人”(後義)等説法。
作前義詞例
楚辭屈原漁父》:“安能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皓皓,比喻貞潔)
《楚辭》東方朔七諫·沉江》:“世俗更而變化兮,伯夷餓於首陽。”
1993年5月份的《舞台與銀幕·人體模特》一文中説:“你可曾領悟到人體模特衝破世俗偏見樊籬灑淚滴血的精神之光,那可是一種凝重而悲壯的美。”
作後義詞例:《孟子·梁惠王》:“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也。”
商君書·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