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不愧

鎖定
不愧,是漢語詞彙,指副詞,拼音是bù kuì,意思一是不感到羞愧;二是當之無愧。出自《孟子·盡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中文名
不愧
拼    音
bù kuì
釋    義
1、不感到羞愧。2、當之無愧。
類    型
漢語詞彙。是指副詞

不愧基本解釋

副詞。同“為”、“是”連用,表示當之無愧:
小李品德好、功課好、身體好,不愧為三好學生
白求恩不愧是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

不愧引證解釋

亦作“不媿”
1、不感到羞愧。
《漢書·田儋傳》:吾亨人之兄,與其弟並肩而事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搖,我獨不媿於心乎?
宋·歐陽修《回丁判官書》:“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當之不愧也。
清 鄭燮 《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書後又一紙》:“後代有 齊國 ,亦無一達人。惟 田橫 之卒,五百人從之,斯不愧祖宗風烈。”
2、引申謂當得起某種稱號。
梁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此其(袁可立)於出處間,眞不愧古人矣。” [2] 
《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你姐姐固是絕代佳人,小生也不愧今時才子 [1]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九:柳惠光聽到這裏,覺得嚴律師真不愧是個刀筆吏,説話一針見血。
參考資料
  • 1.    不愧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17-10-10]
  • 2.    梁雲構.豹陵集·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金陵: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明刊本,明崇禎四年:明 梁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此其(袁可立)於出處間,眞不愧古人矣。”